"猿粪"西瑭
时间跑的如此之快,以至于让我无语N回。回想起来也有好久没写日志了,琢磨着……怎么就让我如此无奈呢。的确,岁月不牢人啊,一晃又是09年中旬了,不过想想快“六一”了,这心里面也有一丝丝的欢喜。毕竟,在长辈们眼里,我永远是长不大的小屁孩,还有就是某人口中,如此英明的我也永远抬不起成熟的头啊,咳呀!真是(无语+无奈)*2 一直以来期盼着能够巡游各地,至少得把江、浙给扫遍了。也就是怀着如此的壮志,开始了09年以来的第一次旅游——西塘。 西塘的景色跟我预期的没有太大区别,就是地方太小了,去了2天,足足把那逛了4遍。当然,类似死胡同的角落没去,毕竟人生地不熟,万一被那个什么的,一世的英明和清白就毁在这里了。绝对不行,也不允许。 那里到处都是卖花裙子、花衣服还有很多花姑娘在那儿挑儿,疯狂的坎价——不过基本老板都分文不让的。其实,在我看来,基本属于在上海七浦路批发过来的,接着运回西塘卖的衣服,竟然还敢声称纯手工制作,简直就是……太……我顶你个肺啊! 不过道是有很多的上海人,感觉好象根本就没出上海一样。那儿的人也都听得懂上海话,甚至有些还能说呢,很熟练,肯定练过的。听的最多的就是黄瓜2块一根,臭豆腐5元8块,太啃人了,不过草莓还是蛮便宜的,2元钱吃N多个。可惜买了后自己只吃了一个,其他都被……咳!不提也罢。 晚上的西塘还是那样的热闹,人山人海。石桥、石阶全是脚丫子,真是怕怕的。由于住的是私房,是景区内的,所以房价难免贵点,不过有房间已经是很幸运了,可惜就是看不到小流水,还有就是隔壁的房客实在太吵了,正是私房的缘故,隔音特别差,吵得我都睡不着,过去一打听才知道待了22个人,不是打闹就是尖叫,整个西塘都被他们给吵翻了。后来才知道投诉他们的不单单是我们几个,附近的房客和老板都劝说过了,咳!真牛,真羡慕他们能那样的肆无忌惮啊。隔壁是一座寺庙,好多人在烧香,都飘到房间来了。老板说是老和尚生日,所以特地给他庆贺,真好,和尚都过生日。 提到老板真是让我彻底崩溃,到景区接我们时,我一瞅就认出了,他一直深信是缘分啊,我心想,这个么很正常的,骑破车来接我们么就他一人,顶多是这个“猿粪”。就冲这2个字,拼命的叫我和他去河边喝茶,我真是无语啊,总共叫了我6次,见一次说一次,真是“猿粪”啊。后来想想,自己确实过分了些,因为我一次机会都没给他,呵呵! 短途游就是这样的新鲜和刺激,因为让我见了不少的长进。虽然弄得满身的劳累,但是认识了很多的人和事,还真是不错。特别是老板,“猿粪”2字话不离口,诶~~~~,真是“猿粪”啊! 收起阅读 »
品質部各部門的工作職責/流程描述
在論壇上看到很多關於品質部門的職責的討論,有的側重於IQC,有的側重於IPQC,有的側重於QE,各不相同。我想,要是有一份詳細的品質部門的職責描述,它包含了對IQC,IPQC,QE,OQA(或OQC或FQC),SQE等工作的具體內容和工作流程的說明,那麼對一些剛接觸品質工作的朋友或許會有很大的幫助,可減少不必要的尋找這方面的資料的時間。在此動機下,我參考了本公司的品質部的職責和工作流程,作出了下面的一些總結。希望對大家有幫助,同時希望它也得到完善,因為有幾部分我沒涉及到,比如可靠性部分。注:1。 由於在公司使用的是英文輸入,只好回到家裡重新翻譯為中文,我英文有限,有些地方翻譯得不夠准確,請你們自己理解,改正。 2。 由於各家公司的情況不一樣,或許職責也會有所不同,主要還是以你公司的為主。 3。在職責描述中,你也可當作工作流程參考(不一定准確)QUALITY FUNCTION DSCRIPTION(品質部各部門的工作職責/流程描述)1. How to understand "QM"? What's the content? (怎麼理解品質管理,它的內容有哪些?) To organize the necessary function and activities to reach the defined quality requirements. Including: 組織必要的資源進行改善和預防活動以達到公司或組織設定的品質目標或要求。包括:1.1 Set up quality system建立組織的品質體系 1.2 Set up the Quality manual & quality policy and quality procedure設立組織的品質方針,編制品質手冊,品質運行程序1.3 Graded quality document規范化組織的品質文件1.4 Quality document control作好組織的品質文件控制1.5 Quality records作好組織的品質記錄1.6 Quality plan擬定組織或公司的品質計劃1.7 Internal quality audit進行內部品質申核1.8 Corrective & preventive action執行品質改善和預防活動1.9 Quality performance review進行品質績效評估1.10 Quality concept/quality system training品質觀念和品質系統的培訓2. How to understand the "QC"? What's the content? (怎麼理解品質控制,其內容是什麼?) 2.1 PMP availability 確保PMP被執行 2.2 Process flow define and review(including FMEA, 6sigma) 確保工藝流程(PFMEA)被正確執行 2.3 Process and material qualification 每道工藝和物料的認可 2.4 Process equipment and software quality and control 工藝設備和測試軟件的監控 2.5 Tool control 使用的工夾量具的認可和控制 2.6 Work instruction review, critical process control 使用的操作指示卡的評估以及關鍵工序的控制 2.7 In-process control(quality patrol and check-list) 制程的控制,包括巡拉和檢查清單等 2.8 Statistical methods and techniques 統計技術的應用 2.9 Process capability 制程能力的監控 2.10 Rework policy 返工或返修程序的跟進 2.11 Failure analysis 壞品的分析和跟進 2.12 Push 6S activities 推動6S的執行3. How to understand the "QA"? What's the content? (怎麼理解品質保證?其內容是什麼?) 3.1 Inspection/Test specification set up 檢查或測試規范設立的認可 3.2 Workmanship/criteria set up 工藝和品質標准的界定 3.3 Inspection/Test flow 檢查或測試的跟進 3.4 Out-going testing/inspection list 出貨檢查的檢查要點的設立 3.5 Release for shipment 交貨許可 3.6 Inspection/Test equipment, test program control 檢查/測試設備和軟件的控制 3.7 Inspection and testing Record 檢查/測試記錄的整理 3.8 Control for NC products 不合格品的控制 3.9 Product identification 產品的可追溯性控制 3.10 Product traceability 產品可靠性測試 3.11 product quality control by handling, storage, packing, and delivery 包裝,搬運,貯存和交付過程中的品質控制 3.12 Sampling standard 抽樣標准的制定4. Job for QE(品質工程的工作內容) 4.1 Production equipment qualification 生產設備的認可 4.2 Test/tool qualification 測試設備/量具的認可 4.3 New process/new equipment development 新工藝/設備的研究 4.4 Online trouble-shooting 生產線品質問題的解決 4.5 PPM improvement 組織資源進行品質問題的改善活動 4.6 Failure analysis 進行壞品分析 4.7 Reliability test 可靠性測試方法的研究 4.8 DOE 執行試驗設計 4.9 SPC 領導SPC活動 4.10 CS---Customer service 處理客戶投訴5. In quality control activities, what plan will be prepared? (在品質改善活動中, 將要准備什麼計劃?) 5.1 QP(Quality plan) 品質計劃 5.2 PMP(Process management plan) 工序管理計劃 5.3 CI(Continuous improvement plan, PPM target) 持續改善計劃, 包含需設立的PPM目標 5.4 Subcontractor/supplier PPM improvement plan 外發協力廠/供應商的品質改善計劃 5.5 Quality cost reduction plan 品質成本減少計劃 5.6 Quality training plan 品質培訓計劃 5.7 Quality system improvement---Toward QS9000 and ISO14001 品質體系的改善計劃 6. How to understand "Management"(怎麼理解管理) (organize a team, take effective activities such as planning, organizing, training, controlling, adjusting, and assessing to reach a given target) 組織資源,采取有效的活動,如策劃,組織,訓練,控制,調整和評估,以達到設定的目標。 6.1 To set the target 設定目標 6.2 To analyze current situation 分析現狀 6.3 prepare executive program 擬定相應的執行程序 6.4 Organize the team and prepare resource 組織資源 6.5 Training 培訓相關的人員 6.6 Operating based on program 根據制定的行動計劃去加以執行 6.7 Monitoring and control(Key performance indicator) 監控關鍵的績效表現 6.8 Assessment and adjustment 評估改善效果,調整相應的措施 6.9 Continuous improvement 實施連續的改善7. How to control the quality for a new product(怎麼控制新產品的品質)7.1 QFD(Quality function development)執行質量功能展開7.2 DMT(Design maturity test)實施設計成熟度測試7.3 FMEA 准備失效模式及影響分析報告 7.4 ETR(Engineering trial run) 進行工程試產 7.5 Preparation for mass production) 大批量生產的准備 7.6 WI/PFC review 生產操作指示和工藝流程圖的准備和批准 7.7 PMP 准備工序管理計劃 7.8 Tester/equipment qualification(MSA-GRR, correlation, calibration) 測試儀器的認可(通過MSA,相關和調校進行) 7.9 Material qualification 使用的材料的批准認可 7.10 Process sample approval(PSA) 工序使用的樣品的批准 7.11 Mass production monitoring(SPC) 使用SPC工具對大批量生產進行監控 7.12 Continuous improvement 進行連續的改善8. How to control incoming quality(怎麼進行來料品質控制)8.1 Incoming piece part inspection/test specification准備或取得來料的規范或測試方法 8.2 Functional/dimensional ranking(safety requirement, major requirement or minor requirement) 從功能/尺寸等方面對產品缺陷進行分級8.2 Sampling plan and AQL(Acceptable quality level)確定來料抽樣計劃8.3 Tester/checking equipment maintain and calibrationIQC所使用的測試儀器的維護和調校8.4 Incoming quality control procedure准備來料品質控制程序8.5 Inspection/Test instruction preparation and review來料檢查或測試指示卡的制作和批准 8.7 Material checking and judgement(OK or NG) 來料的檢查和作出收貨與否的決定 8.8 MRB procedure(rework, scrap, sorting, RTV or UAI) 跟進MRB程序以確定問題批來料是返工/翻工,報廢,篩選,退回供應商還是讓步使用8.9 SCAR and supplier feedback發出SCAR給供應商尋求品質問題的解決,並跟進供應商的回復8.10 Incoming quality record作好來料檢查記錄8.11 IQC report/Supplier quality indicator作好供應商品質狀況的記錄8.12 Material identification and release to production作好產品的標記,發放到貨倉或生產線8.13 Scored card for supplier quality ranking作好供應商的品質記分卡8.14 Supplier PPM Improvement plan推動供應商的實施品質改善計劃8.15 Shelf life and expired date control產品有效期控制 8.16 Supplier out-going data collection 收集供應商的出貨檢查記錄8.16 AVL(Acceptable Vendor Level) and kick off guideline 制定合格和不合格供應商,以及取消不合格供應商的資格的程序 收起阅读 »
四十个我看到心痛的短语,你痛了么??!
1.你突然点醒了我,我们的相识能够以年计算了,你找到你爱的,而我,还在原地徘徊着。 2.如果我从没遇见你,如果我从没爱上你,如果我一开始没坚信,也许我就不会是现在的这个自己。 3.你变了,我也变了,回不去的温柔,泪水如泉涌,最熟悉的变得最令我心痛。 4.情断了,绑不住,试着放手,走与不走,留与不留,我不想懂。 5.明知你心里没有我,也永远做不到你想要得那个,却不由自主让你看到最真实的我,掩藏住受伤的我。 6.当一切都回不去了,当我决定要走,你才明白冷落了我,我要的不多,可你都没给够,哪怕一个温柔的相拥,对我来讲,都是幸福的。 7.如果爱不曾来过,如果梦不曾碎过,如果心不曾疼过,那么我,是否还是你认识的我? 8.别害怕,我一直站在你的身后,总在你呼唤时守在你左右。 9.不要走,请逗留,不要再让我心痛,难道你认为伤我还不够? 10.不要再折磨我,我的心已被割破,流尽的不是血,是爱你的错。 11.诺言不过上一种谎言,那是种美丽的欺骗,可就是有人愿意为了它放弃一切. 12.你就像我口中的牛奶,我渴了,饿了,困了,累了,你却帮不了我什么,只上一暂时滋润了。 13.野猫的女人很任性,他们倔强不失可爱,野蛮不失温柔,他们认定的东西,就算不要、也不能让别人拥有,她们是贪心的,因为她们害怕寂寞。 14.擦肩而过,你我,并不是属于彼此的,无所谓的珍重与再见,无所谓的感受与苦涩已化作尘埃飘过,我们该珍惜现在。 15.窗外雨在下,一颗挨着一颗,我的泪水也蓬勃了,如窗外那断了线的雨珠。 16.当温柔不在,当泪水擦干,我现在的挽留还算不算?只愿不会成遗憾。 17.喜欢就喜欢了,心被牵动,无须理由,爱上你是我的自由,请打开窗口,让我的灵魂与你的灵魂相拥。 18.说过不会比你先走,说过就算走也决不回头,说过不再用手试泪,说过就算你走也不在原地逗留,说过的不在也再,说过的一切已不算,你的臂弯已不再是我心灵的港湾,而那些承诺不过是无稽之谈。 19.想爱不能爱才最寂寞,我试着勇敢一点,可我无法面对镜中颤抖的双眼,所以只能跟靠近我的每个人说再见。 20.走,还是要走的的,留下来的不过是一副躯壳,留,还是要留的,我的心就在次生根了。 21.孤独的双眼沉默着,何时才被明亮发现,躲在黑暗角落的我 22.你的寂寞让我留恋,不小心回头看了你一眼,只有孤单的人会寂寞。 23.淡了,散了,不多,一点就够了,睡了,呼呼中,懂了?是的。 24.梦已逝,心已碎,留下只是在为离开做准备。 25.如果不要我,请离开我,留下,只是继续令我难过。 26.如果我能够继续等待,如果时间能够停留下来,如果……没有如果? 27.断了联络,断了思念,最后的希望已灰飞湮灭,心已疲倦,痛吗?不懂。 28.擦去脸上的泪水,却带不走心中痛楚的感觉。 29.爱就爱了,接受拒绝?简单的几个字却变了味,你无言的回应,我逃避的闪躲,为何?正面回答不会比现在更伤害我。不要坚信,他没回应总好过答应了无法承诺,那样心更炙热,他给不起,你还要吗? 30.愁绪吗?有点闷,一点孤独品尝一点寂寞。 31.天空开始放晴,微风划过,如此轻柔,想每次你偷亲我的脸颊一样,我笑了,仅仅是因为想起了你。 32.有点落寞,我不懂该怎么说,让它在无声中逝去,我走了,其实它没有来过,只是夜晚心异常柔软。 33.当我流着泪向你说再见,你只是冷漠的向我告别,不感看你的冷漠的眼,心已碎成千片。 34.我难道的时候你在哪里?心痛的感觉令我麻痹,痛得我难以呼吸,却不敢告诉你。 35.你的心已不属于我,可我却还期待你的回应,明知不可以,却还是被牵引。 36.爱来过,也走过,痴过也恨过,伤过才会懂,一切皆是错。 37.电话那头,又是沉默,该放手,却难割舍。 38.每到夜深人静,我才倍感寂寞倍感心酸,孤单的人心易碎,总是看到别人双双对对,才感觉,一个人好孤单,只是真心已不在,真心已不算。 39.当依靠的肩膀不在,当我的眼泪流干,当我决定放手,我的心已不在。 40.我难过的时候你在哪里?一句抱歉就能把空白代替?
收起阅读 »
年会的一天
周五下午开始感觉在发烧,头疼并着扁桃体开始发炎
下午实在支撑不住,提前一小时下班回家
儿子在老家,偏LG车打不着,吃了药,撑着煮了碗面条,喝了点汤
见到儿子已经到晚上八点以后,婆婆还没给儿子做吃的
身体不舒服,忍着不说
一回到家就躺到床上,只想安安静静睡会
婆婆MS怕慢怠于我,一个劲的叫吃饭
扁桃体已经肿了,别说吃饭,连水都不想喝
LG不知道在干嘛,老半天才帮答一句“她感冒了”
迷迷糊糊睡了一觉,被儿子哭声闹醒了,一看,夜里11点了
婆婆在跟儿子洗澡,小家伙不愿意,一直哭,听着火大,把LG踢下去抱儿子过来,哄着他洗完,他就再不愿意去奶奶那睡觉了,实在没办法,让他跟LG同一床被子,我背对着他,好不容晚睡着,已是夜里12点以后了。
周六公司年会,有节目必须上台,早上一醒,扁桃体仍是痛的厉害,叫了医生打了一针,打的很慢,打完已是11点半了,顾不了那么多,急急忙忙起床收拾了一下,赶去约定地点化妆。偏偏赶上堵车,到时已快下午两点。化完妆做了指甲就赶往酒店了。
第一支舞演完,跟同伴有点急了,肚皮舞练的时间不长,只有两天,一紧张,动作全忘了,赶紧去后台合了一下动作才稍稍安心了点。
节目是第7个,因为中间穿插了优秀员工颁奖,上台领完奖赶紧去换衣服,四个人慌慌张张的换上节目装,赶到前台下,上个节目已经是尾声了。节目名字叫《印度新娘》,所以穿着新娘装上场,效果还不错,一上台就掌声一片,上台已经没时间去想紧不紧张了,错了也就错着跳,总归还不错,三分钟总算有惊无险的过了。
节目演完下场,胃开始抽痛,唉,这个年会,真是记忆深刻啊!
收起阅读 »
下午实在支撑不住,提前一小时下班回家
儿子在老家,偏LG车打不着,吃了药,撑着煮了碗面条,喝了点汤
见到儿子已经到晚上八点以后,婆婆还没给儿子做吃的
身体不舒服,忍着不说
一回到家就躺到床上,只想安安静静睡会
婆婆MS怕慢怠于我,一个劲的叫吃饭
扁桃体已经肿了,别说吃饭,连水都不想喝
LG不知道在干嘛,老半天才帮答一句“她感冒了”
迷迷糊糊睡了一觉,被儿子哭声闹醒了,一看,夜里11点了
婆婆在跟儿子洗澡,小家伙不愿意,一直哭,听着火大,把LG踢下去抱儿子过来,哄着他洗完,他就再不愿意去奶奶那睡觉了,实在没办法,让他跟LG同一床被子,我背对着他,好不容晚睡着,已是夜里12点以后了。
周六公司年会,有节目必须上台,早上一醒,扁桃体仍是痛的厉害,叫了医生打了一针,打的很慢,打完已是11点半了,顾不了那么多,急急忙忙起床收拾了一下,赶去约定地点化妆。偏偏赶上堵车,到时已快下午两点。化完妆做了指甲就赶往酒店了。
第一支舞演完,跟同伴有点急了,肚皮舞练的时间不长,只有两天,一紧张,动作全忘了,赶紧去后台合了一下动作才稍稍安心了点。
节目是第7个,因为中间穿插了优秀员工颁奖,上台领完奖赶紧去换衣服,四个人慌慌张张的换上节目装,赶到前台下,上个节目已经是尾声了。节目名字叫《印度新娘》,所以穿着新娘装上场,效果还不错,一上台就掌声一片,上台已经没时间去想紧不紧张了,错了也就错着跳,总归还不错,三分钟总算有惊无险的过了。
节目演完下场,胃开始抽痛,唉,这个年会,真是记忆深刻啊!
收起阅读 »
管理中的十大经典理论
管理中的十大经典理论1、彼得原理 奫\i[*1] 0JE? 螜?$N4? 每个组织都是由各种不同的职位、等级或阶层的排列所组成,每个人都隶属于其中的某个等级。彼得原理是美国学者劳伦斯·彼得在对组织中人员晋升的相关现象研究后,得出一个结论:在各种组织中,雇员总是趋向于晋升到其不称职的地位。彼得原理有时也被称为向上爬的原理。 这种现象在现实生活中无处不在:一名称职的教授被提升为大学校长后,却无法胜任;一个优秀的运动员被提升为主管体育的官员,而无所作为。 对一个组织而言,一旦相当部分人员被推到其不称职的级别,就会造成组织的人浮于事,效率低下,导致平庸者出人头地,发展停滞。 因此,这就要求改变单纯的根据贡献决定晋升的企业员工晋升机制,不能因某人在某个岗位上干得很出色,就推断此人一定能够胜任更高一级的职务。将一名职工晋升到一个无法很好发挥才能的岗位,不仅不是对本人的奖励,反而使其无法很好发挥才能,也给企业带来损失。 ??
;8 3? o鄿砶t崬­j 2、酒与污水定律 O[*2] @NH??5 j
?A?? 酒与污水定律是指把一匙酒倒进一桶污水,得到的是一桶污水;如果把一匙污水倒进一桶酒,得到的还是一桶污水。在任何组织里,几乎都存在几个难弄的人物,他们存在的目的似乎就是为了把事情搞糟。最糟糕的是,他们像果箱里的烂苹果,如果不及时处理,它会迅速传染,把果箱里其他苹果也弄烂。 烂苹果的可怕之处,在于它那惊人的破坏力。一个正直能干的人进入一个混乱的部门可能会被吞没,而一个无德无才者能很快将一个高效的部门变成一盘散沙。组织系统往往是脆弱的,是建立在相互理解、妥协和容忍的基础上的,很容易被侵害、被毒化。 破坏者能力非凡的另一个重要原因在于,破坏总比建设容易。一个能工巧匠花费时日精心制作的陶瓷器,一头驴子一秒钟就能毁坏掉。如果一个组织里有这样的一头驴子,即使拥有再多的能工巧匠,也不会有多少像样的工作成果。如果你的组织里有这样的一头驴子,你应该马上把它清除掉,如果你无力这样做,就应该把它拴起来。 D鎞[1]k/­ u? Y?8;呏`m? 3、木桶定律 jJ旮鎟風k f((?T餮 水桶定律是讲一只水桶能装多少水,这完全取决于它最短的那块木板。这就是说任何一个组织,可能面临的一个共同问题,即构成组织的各个部分往往是优劣不齐的,而劣势部分往往决定整个组织的水平。 水桶定律与酒与污水定律不同,后者讨论的是组织中的破坏力量,最短的木板却是组织中有用的一个部分,只不过比其他部分差一些,你不能把它们当成烂苹果扔掉。强弱只是相对而言的,无法消除,问题在于你容忍这种弱点到什么程度,如果严重到成为阻碍工作的瓶颈,你就不得不有所动作。 a?q[3] 儩? ?桕?? 4、马太效应 [4] 棩)[]E<"L ?q鬈p處Z 《新约·马太福音》中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个国王远行前,交给3个仆人每人一锭银子,吩咐道:你们去做生意,等我回来时,再来见我。国王回来时,第一个仆人说:主人,你交给我的一锭银子,我已赚了10锭。于是,国王奖励他10座城邑。第二个仆人报告:主人,你给我的一锭银子,我已赚了5锭。于是,国王奖励他5座城邑。第三仆人报告说:主人,你给我的1锭银子,我一直包在手帕里,怕丢失,一直没有拿出来。于是,国王命令将第三个仆人的1锭银子赏给第一个仆人,说:凡是少的,就连他所有的,也要夺过来。凡是多的,还要给他,叫他多多益善.这就是马太效应,反应当今社会中存在的一个普遍现象,即赢家通吃. 对企业经营发展而言,马太效应告诉我们,要想在某一个领域保持优势,就必须在此领域迅速做大。当你成为某个领域的领头羊时,即便投资回报率相同,你也能更轻易地获得比弱小的同行更大的收益.而若没有实力迅速在某个领域做大,就要不停地寻找新的发展领域,才能保证获得较好的回报。 ‑?{阈<迒Z 2?繈皽揞 5、零和游戏原理 煉械踐?]s n?i? 零和游戏是指一项游戏中,游戏者有输有赢,一方所赢正是另一方所输,游戏的总成绩永远为零,零和游戏原理之所以广受关注,主要是因为人们在社会的方方面面都能发现与零和游戏类似的局面,胜利者的光荣后面往往隐藏着失败者的辛酸和苦涩。 20世纪,人类经历两次世界大战、经济高速增长,科技进步、全球一体化以及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零和游戏观念正逐渐被双赢观念所取代。人们开始认识到利已不一定要建立在损人的基础上。通过有效合作皆大欢喜的结局是可能出现的。 但从零和游戏走向双赢,要求各方面要有真诚合作的精神和勇气,在合作中不要小聪明,不要总想占别人的小便宜,要遵守游戏规则,否则双赢的局面就不可能出现,最终吃亏的还是合作者自己。 t衚?汼?D[*5] ?~觔kf誛? 6、华盛顿合作规律 鮕佷v8G?? ?糪桳搋 华盛顿合作规律说的是一个人敷衍了事,两个人互相推诿,三个人则永无成事之日。多少有点类似于我们三个和尚的故事。 人与人的合作,不是人力的简单相加,而是要复杂和微妙得多。在这种合作中,假定每个人的能力都为1,那么,10个人的合作结果有时比10大得多,有时,甚至比1还要小。因为人不是静止物,而更像方向各异的能量,相互推动时,自然事半功倍,相互抵触时,则一事无成。 我们传统的管理理论中,对合作研究得并不多,最直观的反映就是,目前的大多数管理制度和行为都是致力于减少人力的无谓消耗,而非利用组织提高人的效能。换言之,不妨说管理的主要目的不是让每个人做得更好,而是避免内耗过多。 熊堷樤 收起阅读 »
做人75法则 让你思想更成熟
做人75法则 让你思想更成熟
01.犯了错误就该诚实地认错——狡辩、诿过只会害了自己。 02. 朋友之间要保持距离——这样的友谊才能长久。 03.钱追人,人追健康——有了健康,还怕挣不到钱么? 04.别轻易转行——转行的风险很高,最好不要轻率为之。 05.适度地抬高身价——在就业市场中,人也是一种商品。 06.把敬业变成习惯——从长期看是为了自己。 07.运用累积法壮大资产——不求快,不求多,不中断。 08.忍一时,争千秋形势比人强时,必须忍。 09.与其你死我活,不如你活我也活——这就是双赢,是良性竞争。 10.以“播种”的心态经营人际关系——种子播得越早越坚韧。 11.做事切勿率性而为——率性而为只会害了自己。 12.遇到魔鬼型的主管时——接受他的磨练可让你的性格越来越坚韧。 13.不要当众和主管吵架——那会让你无路可走,只有走人。 14.向不同行业的人学习新知识——记住,要用请教的态度。 15.所有的困难都是好事——这是老天爷在磨练你,目的是把重任交给你。 16.用吃亏就是占便宜的心态做人做事——那样你就可以迅速长大。 17.不要在失意者面前谈论你的得意——那样伤害你的人际关系。 18.不要小看守时这件事——守时是对别人的尊重。 19.用时间来看人——时间是检验大师。 20.用打听来看人——把获得的信息汇总,就可以了解那个人。 21.建立一个朋友档案——以免人到用时方恨少。 22.扩大交友圈——主动出击,不要等别人上门找你。 23.保持交友的弹性——敌人也可以变成朋友。 24.要交喜欢“修理”你的朋友——这种朋友是你的人生导师。 25.毛遂自荐,好处多多——让别人看到你,知道你的存在,知道你的能力。 26.小心突然升温的友情——对待这种友情的正确态度是:不推不迎,礼尚往来。 27.做老二,不做老大——老大没当好,容易变成老三老四。 28.做人要中规中矩——目的是赢得他人的尊重和信赖。 29.用“物质利”换取“人情利”——“物质利”是一时的,“人情利”是长远的。 30.不要独想荣耀——今天独享荣耀,明天可能就可能独吞苦果。 31.找一位“衣食父母”——那个人可减少你摸索的时间。 32.找一位对手来跟——跟住他,最终超越他。 33.用耐心把冷板凳坐热——冷板凳都坐过了,还有什么好怕的呢? 34.套用别人的成功模式——别人的成功模式可成为一种指引,让你有方向可循。 35.偷偷地把自己当成老板或主管——逐渐培养自己当老板或主管的能力。 36.不要满足于眼前的小成就——问问自己:我这辈子就这样了吗? 37.让自己尽快成为本行的专家——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38.不要有怀才不遇的想法——怀才不遇多半是自己造成的。 39.跌倒了,一定要爬起来——不爬起来,别人会看不起你,你自己也会失去机会。 40.不要为失败找借口——应该直面失败,并迅速找出失败的原因。 41.改变环境或改变自己——与其改变环境,不如改变自己。 42.不打没有把握的仗——生命是经不起一次次的浪费的。 43.把反省自己当成每日的功课——因为你不是完美的,会说错话,也会做错事。 44.碰到低调时,自己鼓励自己——千万别蚯螅 45.依靠别人的智能做事——一个人的能力是有限的。 46.时时都要有危机意识——别以为你的命好运气也好。 47.主角配角都能演,台上台下都自在——面对人生,要练就能屈能伸的个性。 48.要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这是成熟的一个最重要的标志。 49.做乌龟,不做兔子——有兔子资质的人容易骄傲,而骄傲会成为成功路上的绊脚石。 50.先做小事,先赚小钱——为做大事赚大钱积累经验。 51.别让过去的失败捆住你的手脚,否则永远难成大事。 52.像蟑螂一样活着——人如果有蟑螂的韧性,还有什么日子不能过呢? 53.靠实力,不靠派系——派系不是永远的,实力才是你能依靠一生的东西。 54.自己发光,不要等别人把你磨光——谁有空、有心情去认真地“磨”你呢? 55.逢山开路,遇水架桥——要学会投其所好。 56.永远跑在下属的前面——权力领导、情义领导都不如才能领导。 57.“新官上任三把火”有必要——要大声地告诉别人:我来了。 58.只要5毛钱,不要1块钱——拿一块钱的机会只有一次。 59.放下架子,路就会越走越宽——架子只会捆住你的手脚。 60.话别说得太圆满——目的是给意外留有余地,以免下不了台。 61.尽快成为你所在的那一行的专家——只要努力就会成功。 62.多赞美别人——不用花钱,就能使人快乐,何乐而不为呢? 63.尊重别人的领土范围——别因为疏忽引发不必要的麻烦。 64.不要轻易吐露你的失意——以免被人认为你软弱无能。 65.人际关系的原则是:有舍才有得——你满足了对方,对方才会满足你。 66.不要忽略面子问题——不给面子的行为最容易引起是非。 67.妥善处理与小人的关系——不要依附他,也不要得罪他。 68.最好不要挡住别人的财路——与其挡人财路,不如自己别辟财路。 69.用低姿态化解别人的嫉妒——嫉妒是烈火,会烧毁一个人。 70.做人做事不必面面俱到——总会有人不满意你。 71.认识并运用人性中的自私——要想办法用别人的自私为自己谋利。 72.顺着毛摸,他就会听你的——脾气再大、城府再深、个性再强的人也吃不消这招。 73.以积极的作为推动否极泰来——坚持住,努力向上,积累能力。 74.以戒备谨慎的心态延缓盛极而衰的时间——很多失败都是在兴盛时埋下的伏笔。 75.万事俱备,花自然会开——努力就行了,花什么时候开由老天爷安排。
收起阅读 »
要做正确的事先要正确的做事
重要的是做正确的事(to get the right things done),而不仅仅是正确地做事(to do things right)。彼得·德鲁克三十多年前提出的这一观点,堪称管理思想发展的一个里程碑。所谓做正确的事,是追求效果;而正确地做事是追求效率。弗雷德里克·W·泰勒首倡的科学管理运动,被称为效率主义,它使管理从经验开始变为科学,这是第一个里程碑。德鲁克在六十年代初提出的“为成果而管理”的观点,可以称为效果主义,它改变了经理人的思维方式,把经理人的关注重点从效率引向了效果。正如德鲁克所言:“如果以极高的效率去做本来就不该做的事情,最徒劳无益的工作也莫过于此。”注重效果,追求成果,关注机会而不是问题,着眼于贡献而不是工作,这是德鲁克卷轶浩繁的著述中一脉相承的主题。效率低仍然是竞争力的瓶颈做正确的事无疑是首要的,对企业家和经理人来说,更是如此。但现阶段中国企业的大量实践却时时在提醒我们,效率低仍然是制约我国企业竞争力提升的瓶颈,不能把正确的事做好恐怕是我们的主要问题。这样的例子太多了。资本运营一直是上市公司和管理媒体的一大热点。尤其是大规模的并购案,从策划、资产评估,到包装、重组,不乏惊心动魄、引人入胜之处。最后是皆大欢喜,双赢或多赢。但几年下来,当我们回顾一下诸多的并购案时,我们发现真正成功者寥寥无几。这是为什么?显然,不是并购的意图和操作有问题,而是并购后的管理和文化整合跟不上。并购者是在做正确的事,但并购的成功却依赖于正确地做事的能力。企业多元化经营也面临同样的困惑。作为一种摆脱成熟产业的激烈竞争,寻求新的增长点,或是充分发挥现有资源的潜能,降低风险、建立安全的事业结构的基本战略,多元化是大型企业集团的必然选择。但为什么我国大企业的多元化大多业绩不佳,甚至在某些领域铩羽而归?如家电企业进军IT业,零售企业进军房地产,制造企业进军服务业。究其原因,不是因为事业选择不当,不是因为进入时机太晚,而是因为管理能力驾驭不了多元化带来的复杂性。质量一直是困扰中国企业的老问题。中国企业国际化难在哪里?难就难在质量上不去。当年日本企业的国际化为什么做得好,不是日本人英语比我们说得好,而是日本产品的质量好。质量是世界语,桃李不言,下自成蹊。而提高质量,是一个点点滴滴、日积月累的过程,是典型的正确地做事的过程。企业引进ERP所面临的困惑就更多了。我国许多企业都怀着一种急切的心情,试图通过引进国际上普遍采用的管理软件系统,一步实现管理与国际接轨。但是,越是国际上通行的先进的管理软件系统,对企业原系统流程所作的改动就越大,实施的难度就越大,投入的资源和持续的时间就越长,从而失败的风险就越大。当然,如果最终实施成功,所获得的收益也就越大。对中国企业来说,引进ERP是一件正确的事,但它需要的不是在做与不做上做出选择,而是长期地、锲而不舍地正确地做事的决心和毅力。可见,要做正确的事,先要正确地做事。对中国大多数企业来说,还不至于到了德鲁克所说的以极高的效率去做本来就不该做的事情的地步,我们要达到以极高的效率做事的程度还要走很长的路。重要的是要比人家跑得更快做正确的事对企业家和经理人来说,往往是指那些涉及方向、定位、战略和进退的重大决策。在德鲁克看来,有效的经理人(executives)不需要做太多的决策。他特别举了曾在二十世纪初期担任美国AT&T公司总裁的西奥多·维尔(Theodore Vail)的例子,他认为AT&T公司之所以有今天的成就(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正是AT&T的顶峰时期),主要在于维尔担任总裁期间所做的四项重大决策。即公开承诺AT&T公司的使命是“我们的企业是服务”,建立贝尔实验室,成立公众监督委员会,以及开创了一个满足非上市私人公司资金需求的大众资本市场。的确,这才是经理人应当做的,也只有经理人才能做的正确的事。不过,对现阶段我国绝大多数企业来说,这样的重大决策是不是议事日程上的首要问题呢?我认为还不是。从总体上看,我国绝大多数企业尚处于跟随和追赶国外先进企业的阶段,我们的基本战略是后发制人。对于追赶者来说,市场机会和方向基本上是清楚的,问题是怎么尽快缩小与世界级竞争对手的差距,也就是怎么正确地做事。这样说绝不是低估我们的企业家和经理人的创造性,一定会有不少独辟蹊径脱颖而出的企业,也可能会有实现跨越式发展的企业,但对大多数中国企业来说,是怎么比人家跑得更快。这至少是这一代企业家和经理人的历史使命,切莫小看了它的艰巨性。企业管理思维上的盲点重结果,轻方法,重效果,轻效率。这种倾向使我国大多数企业的增长一直呈现出外延型的、粗放型的特征。它在过去虽然带来了规模的快速扩张,但并没有实现效益和效率的同步增长。因为效益和效率的增长,要求在市场行销、产品开发、成本控制、供应链管理和信息管理等领域更精细、更量化、更讲究方法的管理,而这恰恰是我国企业所缺乏的。于是我们看到,许多产业市场看上去似乎已饱和,其实并非是潜在市场已经挖尽,而是企业的管理深不下去了,是企业的素质上不去了。重事件,轻过程,重问题解决,轻制度建设。我们总是在救火,堵漏洞,忙于处理突发事件;总是重犯同样的错误,重蹈覆辙。我们在事故发生后追究责任方面很有声势,但在防止事故发生的制度建设上却少有建树。我们的经验和教训从来都是发生在个人身上,往往不能在制度层面和组织层面上形成积累。重宏观,轻微观,重整体,轻细节。我国企业普遍轻视作业管理,工业工程师严重短缺,熟练技工的地位很低;价值评价和价值分配体系的扭曲,造成优秀人才不安心于作业研究和工艺钻研。这甚至反映到商学院的教育中,MBA学生对战略、营销、财务课程趋之若鹜,却不愿意选修生产管理等注重方法的课程。但宏观是由微观组成的,没有细节哪来的总体。生意界有句行话:细节是魔鬼。英格瓦·坎普拉德凭着“零售即细节”(Retail is detail)的信条造就了家喻户晓的宜家家居,我们的管理要能做到不放过每一个细节的地步,我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就令人生畏了。重经营,轻管理,重人治,轻法制,几乎成了我国许多企业的痼疾。造成这种偏向有历史和社会的根源,并非只是由于我国的经济发展速度太快了,我国企业面临的机会太多了。其实这种偏向在西方国家也经历过。F. W. 泰勒在推行科学管理时,就曾在他的《工厂管理》一文中尖锐地指出过这种偏向。他指出,重经营、轻管理的思维方式的实质,是把管理看成是人的问题,而不是看成一种制度问题。他呼吁:“过去,人是第一位的,将来,制度必须是第一位的。”(《科学管理原理》)我并不认为泰勒的预言始终正确,但至少适用于现阶段中国的大多数企业。即使在管理方面,我国许多企业也存在着重改革,轻改进,热衷于造势,耐不住寂寞的偏向。我们喜欢革新,动不动就推倒重来;在心底里看不起改良,对点滴的改进不屑一顾。我们民族的历史中,或许是历史教科书中,也是改革的悲壮多于改良的睿智。孰不知世界上许多发达国家一直走的是改良的道路。诸如君主立宪,皇权虚设,临朝不临政,全是在不断改良和改进中的伟大创造,这些即使对企业来说也不无借鉴意义。板凳宁坐十年冷正确地做事真的是很不容易。要我们企业的研发人员遵循结构化的开发流程,一张一张地去填写流程模板和开发文档,他们会抱怨:这哪叫创新;要测试人员不厌其烦地用一遍又一遍的测试去发现软件中的“Bug”,他们会觉得这是在嚼别人嚼过的馍;要销售人员每天填写《业务员工作记录表》,他们会挖苦你:你要的是订单还是记录表;……。这样的事在企业中碰到的实在太多了。正确地做事之所以难,在于它要改变的是我们的观念、习惯和文化,这都是些根深蒂固的东西。好在我们已经有了一些正确做事的成功榜样。华为是成功的,但在华为看来,自成立以来,十几年只做了一件事,即专注于网络核心设备的研制。海尔花大力气把质量真正做好了,从而打开了世界级企业之门。万科卖掉了初具规模的杂货连锁事业,专心致志地做房地产,从而使品牌人口皆碑。正确地做事要专注,专注地做事必成功。我们的文化中,缺乏分析的传统。我们的工业化历程中,没有经历过科学管理运动。但是,中国企业要具有国际竞争力,就要在我们的文化中培育工业文化基因,就要补上科学管理课。
一、木桶法则:一只沿口不齐的木桶,它盛水的多少,不在于木桶上那块最长的木板,而在于木桶上最短的那块木板。要使木桶多盛水(提高水桶的整体效应),需要的不是去增加最长的那块木板长度,而是下工夫依次补齐木桶上最短的那些木板,这就是管理上有名的「木桶」法则。企业管理也是如此,要提高企业的效益,就必须狠抓薄弱环节,否则单位的整体工作就会受到影响。人们常说「取长补短」,即取长的目的是为了补短,只取长而不补短,就很难提高工作的整体效应。
二、「一分钟」管理法则:目前,西方许多企业纷纷采用「一分钟」管理法则,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具体内容包括一分钟目标、一分钟赞美及一分钟批评。具体地说:1、「一分钟目标」,就是要求企业中的每个人都将自己的主要目标和职责随时记在一张纸上,每一个目标及其检验标准都应该在250个字内表达清楚,一个人在一分钟内能读完。这样不仅便于每个人明确自己为何而干、如何去干,而且还可以据此定期检查自己的工作业绩;2、「一分钟赞美」,就是领导要花费不长的时间,及时对员工的业绩加以赞美,这样可以促使每位员工明确自己所做的事情、更加努力地工作,起到一种激励和鞭策作用,充分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其不断向完美的方向发展;3、「一分钟批评」,是指对于应该做好但却没有做好的事情,领导要对相关人员进行及时批评,指出其错误,然后提醒他,你是如何器重他,不满的是他此时此地的工作。这样可使做错事的人乐于接受批评,达到「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效果,避免类似错误的再度发生。
三、「热炉」法则:「热炉」法则不仅形象地阐述了规章制度的权威性,而且活灵活现地描述了惩处所需掌握的原则:(1)热炉火红,不用手去摸也知道炉子是热的,是会灼伤人的,这就是惩处的警告性原则。领导者要经常对下属进行规章制度教育,警告或劝戒不要触犯规章制度,否则会受到惩处。(2)每当碰到热炉,肯定会被火灼伤,这就是规章制度的权威性。也就是说只要触犯单位的规章制度,就一定会受到惩处。(3)当你碰到热炉时,立即就被灼伤,这就是惩处的实时性原则。惩处必须在错误行为发生后立即进行,决不拖泥带水,决不能有时间差,以达到及时改正错误行为的目的。(4)不管是谁碰到热炉,都会被灼伤,这就是规章制度的公平性原则。
四、「金鱼缸」法则:金鱼缸是玻璃做的,透明度很高,不论从哪个角度观察,里面的情况都一清二楚,这就是管理上的「金鱼缸」法则。「金鱼缸」法则运用到管理中,就是要求领导者必须增加规章制度和各项工作的透明度。各项规章制度和工作有了透明度,领导者的行为就会置于员工的监督之下,就会有效地防止领导者滥用权力,从而强化领导者的自我约束机制。同时,员工在履行监督义务的同时,自身的主人翁意识和责任感得到极大的提升,而敬业、爱岗和创新的精神也必将得到升华。
五、「南风」法则:「南风」法则也称「温暖」法则,源于法国作家拉封丹写过的一则寓言:北风和南风比威力,看谁能把行人身上的大衣脱掉。北风首先吹得人寒冷刺骨,结果行人为了抵御北风的侵袭,便把大衣裹得紧紧的。南风则徐徐吹动,顿时风和日丽,行人觉得温暖如春,随之开始解开纽扣,继而脱掉大衣,最终南风获得了胜利。这则寓言形象地说明一个道理:温暖胜于严寒、柔性胜于刚性。领导者在管理中运用「南风」法则,就是要尊重和关心员工,以员工为本,多点「人情味」,少点官架子,尽力解决员工日常生活中的实际困难,使员工真正感觉到领导者给予的温暖,从而激发他们工作的积极性。
六、「刺猬」法则:「刺猬」法则讲的是:两只困倦的刺猬,由于寒冷而拥在一起。可因为各自身上都长着刺,刺得对方怎么也睡不舒服。于是它们离开了一段距离,但又冷得受不了,于是凑到一起。几经折腾,两只刺猬终于找到了一个合适的距离,既能互相获得对方的温暖又不致于被扎。「刺猬」法则就是管理和人际交往中的「心理距离效应」。心理学研究认为:领导者要搞好工作,就应该与员工保持亲密关系,这样做可以获得他们的尊重。与员工保持一定的心理距离,不仅可以避免员工之间的嫉妒和紧张,而且可以减少他们的恭维、奉承、行贿等行为,防止与员工称兄道弟、吃喝不分,并在工作中丧失原则。事实上,雾里看花,水中望月,给人的是「距离美」的感觉,管理上也是如此。一个原本很受员工敬佩的领导者,往往由于与员工「亲密无间」,就会使自己的缺点显露无遗,结果在不知不觉中丧失了严肃性,不利于对其更进一步的管理。另外,「刺猬」法则还启示我们,彼此间的亲密协作是必不可少的,员工之间、管理者与员工之间、管理者之间,尽管每个人都有其特点和个性,但各自为战在工作中却是不可取的,「独木难成林」、众人划桨开大船就是这个道理。线务局的工作千头万绪,各位局领导、中层干部、管理人员,各区域局、各部室都要各司其职、各负其责、立足本岗、发挥作用,同时也要注意分工不分家、补台不包办、到位不越位,切实形成合力、发挥团队作用。
七、「青蛙原理」:关于「问题管理」有个著名的「青蛙原理」,说的是如果把一只青蛙扔进沸水中,青蛙肯定会马上跳出来。但是如果把一只青蛙放入冷水中逐渐加温,青蛙则会在不知不觉中丧失跳出去的能力,直至被热水烫死。这个原理是用来形容企业中存在的两种性质的问题,即显性问题和隐性问题。人们对显性问题的反应就如同青蛙对沸水的反应一样,会马上采取相应的措施,及时地将其扼杀在萌芽状态;而隐性问题由于自身的隐匿性,不易被发现,往往是等到发现时,已经对企业酿成了严重的损失。这就启示我们,很多线路障碍都是一些不起眼的小问题日积月累的结果,有客观的,但是也有主观的,跟我们的部分线务员在巡回或随工配合中的麻痹大意有关,听任一些小问题长期自由发展,最终酿成了影响线路通畅的大祸。「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因此我们要时刻关注潜在的问题,而不是等小问题变大了、危机降临了再临时抱佛脚。
八、鲶鱼效应:「鲶鱼效应」来自一个古老的传说:一个小渔村的渔民靠到深海捕捉沙丁鱼(一种比较懒的鱼)为生。但由于捕鱼点距离陆地比较远,渔民捕的鱼运回渔村时,往往死掉大半,很难卖出好价钱。只有一个渔翁,他运回陆地的鱼,都是活的,总能卖出好价钱,但是他从来不让人看他的鱼舱。直到他死后,好奇的村民才发现,原来他的鱼舱里总是放着一条鲶鱼。由于鲶鱼是以捕食沙丁鱼为生,所以鲶鱼在鱼舱里会不停地追逐沙丁鱼,结果一些老弱的沙丁鱼被吃掉,但其它的沙丁鱼由于总在不停游动,所以都活着到岸。而其它渔船所捕的沙丁鱼静止不动,结果一大半都会死掉。这个传说告诉我们一个浅显的道理:「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如果一个企业缺少活力与竞争意识,没有生存的压力,就如同「沙丁鱼」一样,在「鱼舱」里混吃混喝,必然会被日益残酷的市场竞争所淘汰。一个员工也是如此,长期安于现状、不思进取,必然会成为时代的弃儿。
九、「走动式」管理:这种管理方式属于最典型的柔性管理,目的很明确,就是要求企业的管理层要经常深入到基层和员工群众中去,体察民意、了解实情,与员工打成一片,从而增强领导层的亲和力和企业的凝聚力,激发员工的自豪感、自信心,起到上下一心、团结一致、共同进步的理想效果。「走动式」管理启示我们:一个整天忙忙碌碌、足不出户的领导决不是好领导,而事无巨细、事必躬亲的领导也不是好领导,只有削掉「椅子背儿」,从办公室中解放出来、深入基层与员工群众中去,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收起阅读 »
一、木桶法则:一只沿口不齐的木桶,它盛水的多少,不在于木桶上那块最长的木板,而在于木桶上最短的那块木板。要使木桶多盛水(提高水桶的整体效应),需要的不是去增加最长的那块木板长度,而是下工夫依次补齐木桶上最短的那些木板,这就是管理上有名的「木桶」法则。企业管理也是如此,要提高企业的效益,就必须狠抓薄弱环节,否则单位的整体工作就会受到影响。人们常说「取长补短」,即取长的目的是为了补短,只取长而不补短,就很难提高工作的整体效应。
二、「一分钟」管理法则:目前,西方许多企业纷纷采用「一分钟」管理法则,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具体内容包括一分钟目标、一分钟赞美及一分钟批评。具体地说:1、「一分钟目标」,就是要求企业中的每个人都将自己的主要目标和职责随时记在一张纸上,每一个目标及其检验标准都应该在250个字内表达清楚,一个人在一分钟内能读完。这样不仅便于每个人明确自己为何而干、如何去干,而且还可以据此定期检查自己的工作业绩;2、「一分钟赞美」,就是领导要花费不长的时间,及时对员工的业绩加以赞美,这样可以促使每位员工明确自己所做的事情、更加努力地工作,起到一种激励和鞭策作用,充分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其不断向完美的方向发展;3、「一分钟批评」,是指对于应该做好但却没有做好的事情,领导要对相关人员进行及时批评,指出其错误,然后提醒他,你是如何器重他,不满的是他此时此地的工作。这样可使做错事的人乐于接受批评,达到「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效果,避免类似错误的再度发生。
三、「热炉」法则:「热炉」法则不仅形象地阐述了规章制度的权威性,而且活灵活现地描述了惩处所需掌握的原则:(1)热炉火红,不用手去摸也知道炉子是热的,是会灼伤人的,这就是惩处的警告性原则。领导者要经常对下属进行规章制度教育,警告或劝戒不要触犯规章制度,否则会受到惩处。(2)每当碰到热炉,肯定会被火灼伤,这就是规章制度的权威性。也就是说只要触犯单位的规章制度,就一定会受到惩处。(3)当你碰到热炉时,立即就被灼伤,这就是惩处的实时性原则。惩处必须在错误行为发生后立即进行,决不拖泥带水,决不能有时间差,以达到及时改正错误行为的目的。(4)不管是谁碰到热炉,都会被灼伤,这就是规章制度的公平性原则。
四、「金鱼缸」法则:金鱼缸是玻璃做的,透明度很高,不论从哪个角度观察,里面的情况都一清二楚,这就是管理上的「金鱼缸」法则。「金鱼缸」法则运用到管理中,就是要求领导者必须增加规章制度和各项工作的透明度。各项规章制度和工作有了透明度,领导者的行为就会置于员工的监督之下,就会有效地防止领导者滥用权力,从而强化领导者的自我约束机制。同时,员工在履行监督义务的同时,自身的主人翁意识和责任感得到极大的提升,而敬业、爱岗和创新的精神也必将得到升华。
五、「南风」法则:「南风」法则也称「温暖」法则,源于法国作家拉封丹写过的一则寓言:北风和南风比威力,看谁能把行人身上的大衣脱掉。北风首先吹得人寒冷刺骨,结果行人为了抵御北风的侵袭,便把大衣裹得紧紧的。南风则徐徐吹动,顿时风和日丽,行人觉得温暖如春,随之开始解开纽扣,继而脱掉大衣,最终南风获得了胜利。这则寓言形象地说明一个道理:温暖胜于严寒、柔性胜于刚性。领导者在管理中运用「南风」法则,就是要尊重和关心员工,以员工为本,多点「人情味」,少点官架子,尽力解决员工日常生活中的实际困难,使员工真正感觉到领导者给予的温暖,从而激发他们工作的积极性。
六、「刺猬」法则:「刺猬」法则讲的是:两只困倦的刺猬,由于寒冷而拥在一起。可因为各自身上都长着刺,刺得对方怎么也睡不舒服。于是它们离开了一段距离,但又冷得受不了,于是凑到一起。几经折腾,两只刺猬终于找到了一个合适的距离,既能互相获得对方的温暖又不致于被扎。「刺猬」法则就是管理和人际交往中的「心理距离效应」。心理学研究认为:领导者要搞好工作,就应该与员工保持亲密关系,这样做可以获得他们的尊重。与员工保持一定的心理距离,不仅可以避免员工之间的嫉妒和紧张,而且可以减少他们的恭维、奉承、行贿等行为,防止与员工称兄道弟、吃喝不分,并在工作中丧失原则。事实上,雾里看花,水中望月,给人的是「距离美」的感觉,管理上也是如此。一个原本很受员工敬佩的领导者,往往由于与员工「亲密无间」,就会使自己的缺点显露无遗,结果在不知不觉中丧失了严肃性,不利于对其更进一步的管理。另外,「刺猬」法则还启示我们,彼此间的亲密协作是必不可少的,员工之间、管理者与员工之间、管理者之间,尽管每个人都有其特点和个性,但各自为战在工作中却是不可取的,「独木难成林」、众人划桨开大船就是这个道理。线务局的工作千头万绪,各位局领导、中层干部、管理人员,各区域局、各部室都要各司其职、各负其责、立足本岗、发挥作用,同时也要注意分工不分家、补台不包办、到位不越位,切实形成合力、发挥团队作用。
七、「青蛙原理」:关于「问题管理」有个著名的「青蛙原理」,说的是如果把一只青蛙扔进沸水中,青蛙肯定会马上跳出来。但是如果把一只青蛙放入冷水中逐渐加温,青蛙则会在不知不觉中丧失跳出去的能力,直至被热水烫死。这个原理是用来形容企业中存在的两种性质的问题,即显性问题和隐性问题。人们对显性问题的反应就如同青蛙对沸水的反应一样,会马上采取相应的措施,及时地将其扼杀在萌芽状态;而隐性问题由于自身的隐匿性,不易被发现,往往是等到发现时,已经对企业酿成了严重的损失。这就启示我们,很多线路障碍都是一些不起眼的小问题日积月累的结果,有客观的,但是也有主观的,跟我们的部分线务员在巡回或随工配合中的麻痹大意有关,听任一些小问题长期自由发展,最终酿成了影响线路通畅的大祸。「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因此我们要时刻关注潜在的问题,而不是等小问题变大了、危机降临了再临时抱佛脚。
八、鲶鱼效应:「鲶鱼效应」来自一个古老的传说:一个小渔村的渔民靠到深海捕捉沙丁鱼(一种比较懒的鱼)为生。但由于捕鱼点距离陆地比较远,渔民捕的鱼运回渔村时,往往死掉大半,很难卖出好价钱。只有一个渔翁,他运回陆地的鱼,都是活的,总能卖出好价钱,但是他从来不让人看他的鱼舱。直到他死后,好奇的村民才发现,原来他的鱼舱里总是放着一条鲶鱼。由于鲶鱼是以捕食沙丁鱼为生,所以鲶鱼在鱼舱里会不停地追逐沙丁鱼,结果一些老弱的沙丁鱼被吃掉,但其它的沙丁鱼由于总在不停游动,所以都活着到岸。而其它渔船所捕的沙丁鱼静止不动,结果一大半都会死掉。这个传说告诉我们一个浅显的道理:「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如果一个企业缺少活力与竞争意识,没有生存的压力,就如同「沙丁鱼」一样,在「鱼舱」里混吃混喝,必然会被日益残酷的市场竞争所淘汰。一个员工也是如此,长期安于现状、不思进取,必然会成为时代的弃儿。
九、「走动式」管理:这种管理方式属于最典型的柔性管理,目的很明确,就是要求企业的管理层要经常深入到基层和员工群众中去,体察民意、了解实情,与员工打成一片,从而增强领导层的亲和力和企业的凝聚力,激发员工的自豪感、自信心,起到上下一心、团结一致、共同进步的理想效果。「走动式」管理启示我们:一个整天忙忙碌碌、足不出户的领导决不是好领导,而事无巨细、事必躬亲的领导也不是好领导,只有削掉「椅子背儿」,从办公室中解放出来、深入基层与员工群众中去,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收起阅读 »
随意写几句
淅淅沥沥的小雨下了一天一夜,伴随着早来的春雷。滋润了万物,当然也包括心情,呵呵 :)
孙文公园的杜鹃花应该开了吧。老家家乡的山上也有野杜鹃花,老家人管它叫做映山红,只是家乡的花期不及这里这么长,此时映山红的叶子还未长出来呢,因为温度不过五度。得农历三月才会有哈~~~来这里,对花的兴趣已经远远不及年少时候,南国城市四季如春,随时可以看到姹紫嫣红的花,不知道是不是轻易得到看到的不会去珍惜? 呵呵
说到花,想起了家里的野金银花,香味扑鼻。小时候上学路上经常去采摘这种花,最佳的采摘时间是早上,冒着遇到蛇的危险,和着露水,折下整枝,大部分是含苞待放的花骨朵。采来一般插在清水瓶里,小小的教室都可以闻到。有些调皮的同学,把花插在墨水瓶里,然后花叶和颜色都变成了黑色,花香也带着墨汁的味道。嘿嘿
还有三天就要放假了,早已经没有做事的心情,即使被人催着。这几天迷迷糊糊的过着,自己都觉得对不起老板给的那份工资,不过我相信大部分人和我一样,等待着放假,等待着过年。
今年不回家过年,有了小家回大家的机会更少了。。想起朴实的母亲,还有勤劳的父亲,希望你们平平安安,健健康康。
十天的年假,意味着十天没有机会见到你了。亲爱的,你会在哪里?哪天我发SAMETIME问你白痴的问题时,你一定要回复我,那是我想你了,请,不要让我失望。呵呵 收起阅读 »
孙文公园的杜鹃花应该开了吧。老家家乡的山上也有野杜鹃花,老家人管它叫做映山红,只是家乡的花期不及这里这么长,此时映山红的叶子还未长出来呢,因为温度不过五度。得农历三月才会有哈~~~来这里,对花的兴趣已经远远不及年少时候,南国城市四季如春,随时可以看到姹紫嫣红的花,不知道是不是轻易得到看到的不会去珍惜? 呵呵
说到花,想起了家里的野金银花,香味扑鼻。小时候上学路上经常去采摘这种花,最佳的采摘时间是早上,冒着遇到蛇的危险,和着露水,折下整枝,大部分是含苞待放的花骨朵。采来一般插在清水瓶里,小小的教室都可以闻到。有些调皮的同学,把花插在墨水瓶里,然后花叶和颜色都变成了黑色,花香也带着墨汁的味道。嘿嘿
还有三天就要放假了,早已经没有做事的心情,即使被人催着。这几天迷迷糊糊的过着,自己都觉得对不起老板给的那份工资,不过我相信大部分人和我一样,等待着放假,等待着过年。
今年不回家过年,有了小家回大家的机会更少了。。想起朴实的母亲,还有勤劳的父亲,希望你们平平安安,健健康康。
十天的年假,意味着十天没有机会见到你了。亲爱的,你会在哪里?哪天我发SAMETIME问你白痴的问题时,你一定要回复我,那是我想你了,请,不要让我失望。呵呵 收起阅读 »
2008年9月:漫漫长夜行6:小议日本人
2008年9月:漫漫长夜行6:小议日本人
说实话,从小看到的电视剧中,日本人都是猥琐,凶残和暴躁的。高中那会流行日剧,我们得以认识木村拓哉,滨崎步等日本明星,逐渐对日本的形象有改观。到了大学,由于我们学的是机械,所以对日本了解的更多,可是了解的越多,感情就越复杂。
日本侵华是不可否认的事实,南京大屠杀也是不可抹灭的耻辱。中日的历史就是一部战争史,从唐朝以来,就战争不断,尽管我们胜多败少,可是我们一败就几乎亡国。所以我们和日本是天生对立的民族:他们想上岸,我们就在岸边,他们想扩张,我们就在他们周围。所以我从来都不相信中日友好。中国和日本两个民族都有很强的自尊,都很勤劳能吃苦,都很聪明,都对资源有强烈的渴望和需求,所以中日两国的冲突时不可避免的。
但是就现在来说,日本比我们更为先进,日本的机械,电子,化学,教育都远比我们发达,而恰恰是这些,才是一个国家强大的基础。这次来装机的是日本人普通工人,也就是我们的普工,但是他们的素质很高:每次喝完水,都会把水杯整齐的摆放整齐,甚至水杯上的把手都是统一的方向,从远处看起来,非常整齐。日本人做事速度不快,但很细致,必要的工具和零件都放在右手边,甚至不同大小的零件都做了分类,每天收班后,他们总会把工具,桌椅和地面整理的很干净再走,这和现场的其他国内承包商有很大的差距,每次我们打扫卫生时,日本人工作的地方几乎不用清扫,而其他地方则反复打扫,最后还不得不做出一条规定:看到谁随地吐痰,丢垃圾则罚款。
日本人大多无法和我们交流,所以每次休息时他们都是自己围在一起聊些什么,他们说话声音很轻柔,刚好能够让你听到,而且不至于让你反感。有的事情他们反复做都不会动气,而我们有时候急起来就想骂人。
他们和我们一样,有统一的工作服,每次下班前,他们一定会用专用的毛巾把工作服上上下下的擦一遍。保证自己干净。至于日本人鞠躬的事情,我还没有见到过。
不过日本人比较好色,这个倒是真的,代组会日语,有时候和他们聊到女人的时候,大家都笑的心照不宣。 综合来说,日本人值得我们去学习,两个月中,我们从他们身上确实学到了很多的东西,但是我们应该超越他们,真正的从心里上使他们服气,这也算是一种另类的爱国吧,呵呵。 收起阅读 »
2008年9月:漫漫长夜行6:鬼子进厂了!
2008年9月:漫漫长夜行6:鬼子进厂了!
9月的最后一个星期一早上,当我进厂时,我一眼就发现了,在我们上个星期清理出来的地方,出现了很多的大木柜和人,戴课和他们中一个穿西装的人显得很亲密,不停的聊着什么,并时不时的发出了笑声。其他的一些人则在这片区域里指指点点。
8点整,代组再次把我们召集起来,开一个简单的早会,他向我们介绍了下那些工人,他们是从日本过来装机的,所有的机器都在昨天晚上进厂了,从今天开始,我们将和日本人相处整整2个月。
我很好奇的问了句:“机器是哪里做的?”代组像看白痴般的看我说:“还用问?当然是日本人做的,不然他们过来干嘛?”
我沉默。在机械上,中国的确和日本有很大差距,我在实习的时候,就听一个台干说过,同样是冲压机,日本制造的可以用10年,台湾制造的可以用8年,而大陆制造的只能用4~6年。尽管我们现在经济总量超过日本了,已居世界第二,但那个只是经济和政治资本,无论是在教育,科技还是人才储备上,我们和日本,和美国都不是一个档次。有时候我逛论坛,经常看到有些热血青年因为我们经济第二,便豪言壮语,扬言要干掉日本,打倒美帝。在钦佩他们的爱国热情之前,我不由得想起了鲁迅先生的一句话:“倘是狮子,说自己肥大,倒没什么;但若是绵羊夸耀自己肥大,那就有问题了。”原话记不清了,但是近百年过去了,这句话言犹在耳,时刻警醒着我们。
早会的最后,戴课过来了,他介绍了下这周我们要做的事情,除了保持地面干净外,还要配合日本人装机。最后,他看看我们,说:“上周打扫的不错,日本人说我们5S做的很好,我希望大家能够维持。” 这句话后来成为我们打扫的最原始的动力,因为日本人是5S的发明者,能得到他们的认可,我们很有成就感。 收起阅读 »
2008年9月:漫漫长夜行5:清扫清洁
当我们9个人扛着扫把来到目标地点时,我们都被吓到了:齐膝高的垃圾里什么都有:砖块,粉尘,塑料袋甚至还有发馊的饭菜和大解后的残留物。深圳的9月份还是夏天,所以成群的苍蝇在上空盘旋,我们恶心的都快吐了。
代组和我们8人开了临时会议,目标和完成时间不变,但是我们全部换上了重型装备:口罩耳塞手套,铁锹推车工鞋。准备好后,我们8个人分两个方向,相向行进。我们用铁锹铲,用手捡,用火烧,能用的办法我们几乎都用到了,花了整整3天时间,我们两个小组终于胜利会师,初步整出了4000平米(200*20)的一块场地。
3天下来,我们几乎都累趴下了,砖块粉尘和塑料袋都还好说,最难以忍受的就是发馊的饭菜和大解的残留物。气味重不说,还非常的难清洁,我们往往需要用铁锹拼命的铲,才能够把粘在地上的给铲掉,处理完后我们还要清洗工具。
最后我们做了个估计,这3天,我们处理了不下100车垃圾。 第4天开始,我们开始针对这片区域进行清洁,这次我们用扫把,用抹布把这块地方再次梳理了一次,2天后,看着干净的地面,我们终于松了口气:任务达成了! 收起阅读 »
痛苦的断网
公元2010年2月5日,我们这里号称光纤的网断掉了,据老板说是因为我们这栋楼里面有人上黄色网站导致的,以我品工的角度来看,这个原因纯粹扯淡,能封的网站国家早就封了,不能封的网站你一个小小的网站管理员能够去封?我认为,这是人员故障,不是技术故障,只要你老板想去解决,还有解决不了的事情?
截止到2010年2月7日,整整3天时间,我断断续续,只能够上1个小时网,所以现在我不得不面临一个课题:没网的日子怎么过?
初中时候开始上网,可那是纯粹是为了玩游戏而上网,加上少年好动,所以没有网络对我来说毫无影响,高中三年,能够上网就已经是万幸了,每天十几个小时的苦读让你根本无暇顾及。直至到了大学,时间空出了很多,电脑,网络才逐渐入主我们的生活,到了大三,我们几乎都已颓废,为了网络,我们可以不去运动,也可以少睡觉,甚至还可以不去吃饭,其实我们在网络上得到了什么?不外乎看电影,玩游戏,做些非常无聊的事情。很多次我不想就这样虚度光阴,不想被网络所累,可是回到宿舍我才发现,我已被网络牢牢套死:书,不想看;足球,不想踢,看着其他人在魔兽,我终于还是忍不住,把自己规划好的学习计划抛到了脑后。
现在工作了,这种情况有所好转,但是辛苦了一天的我回来后,仍然只能用肥皂剧,用游戏来麻痹自己,尽量让自己不去想那些繁琐的,烦心的事情。通俗的说,也许我有点上瘾。
现在终于断网了,这几天真的有点不自在,晚上回来了,习惯性的开了电脑后却不知道自己该干些什么,眼前一大堆的书,有日语,英语,机械的,热力学的,高分子的,6西格玛的,心理学的,励志的。但是我却一本都看不下去。
也许,这次断网带来的影响并不全是坏的,至少他能够让我重新思考无网络的生活,让我去思考今后的路该怎么走。 收起阅读 »
我的潘多拉
2013年肯定是我这辈子最难忘记的一年。最近发生的事情忽然让我想明白了很多事情。我知道------这就是成熟,这就是所谓的长大,这也就是所谓的人生。身体的疼痛让我知道,原来很多很多都是不重要的,很多事都是没必要在意的。可能当人痛不欲生的时候头脑反而是最清楚的。我的老公,真不知道我以后还有没机会这么称呼他。他说他的天塌了,我知道他说的是对的。我们原本的规划,或者说他期待的普通人的生活,被我的身体击败了。没有小孩好像是他难以想象的事情。然而我却不希望有小孩,至少我们目前的经济情况我是不会要小孩的。但是我却都没和他商量,我承认我是一个“没心”的家伙。很多年前,我看过一句话,当时挺不明白的,现在才知道是如此的适合于此刻的我。“一个女人爱一个男人的时候,最想做的事就是给他生孩子”。然而我却不想。扪心自问,这段经历了风雨,应该见到彩虹的爱情貌似在不知不觉中已经离开了我们彼此。我们都以为爱着对方,结果我们却只是爱着自己,我们以为我们是一起为彼此的将来付出努力着,其实,我们都只是为了自己的将来而已,只是这个将来里面希望有对方而已。这,是爱吗?至少不是我要的爱。我的身体,原本我以为我是最健康的,毕竟我才28岁,还是虚岁。正值青春岁月,却要想着一些很可怕的未来。当我躺着不敢动弹的时候,我心里突然明白了,原来很多都是靠不住的,只有钱才是最重要的。特别是在人生病的时候。对于我以前自以为是的不把钱当一回事的观念,我觉得可笑而又可悲。或许,这种有得有失的人生才是真实的人生吧。也才是天意吧。对于,将来,我能想到的就是开开心心的赚钱,开开心心的花钱。情反而是可有可无的东西了。这或许也是很多有钱人的想法吧。虽然我现在没钱,但我相信终有一天我会是有钱的人。不管,他选择的是和我一起生活,还是我们祝福彼此过的更好,我都不会恨谁,更不会去伤害谁,我相信我会幸福的过好每一天。我相信我的这一生是值得的。如果离婚了,我还是会好好的。我还会努力的相信我的爱情终有一天会临幸我的。生活不就是要充满希望吗?奢望也是希望的一种嘛! 收起阅读 »
郁闷啊。。。心淡了。。。
快过年,在09年的一年里,公司换了生产副总(搞销售的来当生产副总-经验为零!),结果生产一团糟,计划一塌糊涂,订单“大把”,却无法交货。后天要出货,明天要生产,可今天的物料还没到位;白天工人回来等(没事做),晚上却要加班(开通宵);变更不试产,新产品总在晚上去完成总装,问题“一箩箩”;质量问题一出,品管不给出货,就说品管员眼睛太“锐利”了,耳朵太“敏感”了。结果闹到老板那里,告状!由老板召开了“声讨会”,采购经理说明天要生产了,今天所进的物料被品管部“卡住”了,无法完成采购任务;生产经理说明天要出货了,品管部在“找茬”,不给出货,影响了生产进度。而老板却“蒙了”,竟然看不出问题点。还好,这场“声讨会”提供了一个给本人“演讲”的平台(本人从来没有如此理直气壮过,有来有回,连老板都哑言了)。事情过去了,但什么也没改变,品管部所做的一切努力,老板都不放在眼里,口中说如何如何重视质量,都是纸上谈兵。哎,心淡了,心凉了,是时候为自己打算打算了,是时候离开了! 收起阅读 »
记住吧,总会有人喜欢你的
年前有那么一段时间,我去苏北的一个小镇支教。有一个小男孩,一直安静地坐在靠窗户的地方,眼望着窗外空荡荡的天空。他的伙伴私下里告诉我,他是班级里成绩最差的一名学生,”没有人喜欢他的。” 一天下午,他迟到了,裤管儿、袖口全是泥,左手上还有一个鲜红的小口子。他犹豫了半天,就是说不出迟到的理由。”既然迟到,先站到教室后面去听讲!”这是我第一次”体罚”学生。下课后,我推车回宿舍,竟然发现车篓里多了一堆橘子,还没想出是谁的好心,就被大家瓜分了。 那次之后,他又打了一次架。我更生气了。 有一天,他终于忍不住来问我:”老师,你是不是不喜欢我?”我说:”是的,又迟到又打架,没有人会喜欢你……”哪知我话还没说完,他就走了。 第二天体育课,练单杠时,他摔伤了,躺在地上死活就是不肯去卫生所。班上的”机灵鬼”找来了他的爷爷。爷爷连声问”要紧不”,他撒娇地说不疼。我说,还是去看看医生吧。他终于骄傲地回了我一句话:”不要紧,爷爷会喜欢我的。”我愣了。 在办公室,他爷爷问我:”你就是那个外地来的老师吧?毛毛说你的课上得好,他很喜欢你的。我种了几亩橘子,前几天,他搬了个小凳子去摘,还被划了道小口子……”我忽然觉得自己犯了一个天大的错误。 以后上课,我一直”讨好”他,他还是对我爱理不理的。临了,我要走了,他哭得一塌糊涂,他还给我写了一封长长的信。我从中知道了这个为我摘橘子而迟到的孤儿,知道了他赌气故意摔坏自己证明这世界还有人真心喜欢他……我忽然觉得这封信是我这一段时光最大的感动和最深的遗憾。 他说:”无论老师喜不喜欢我,我都喜欢你的课。”信的末尾是这样一句:”老师,记住吧,总会有人喜欢你的,就像爷爷喜欢我一样……” 收起阅读 »
恐归一族
有一个让你牵挂的地方,叫家;全家人一年只有一顿饭 叫年夜饭。 随着春运的开始,年的气息渐渐浓了起来,“过年回家吗?”这句话成了眼下使用频率最高的问候语。火车站,汽车站,排成了长龙的买票的队伍,注解着归乡人归心似箭的迫切心情。 有钱没钱,回家过年。回家过年是中国人的传统习俗,它不仅是亲情团聚与人际沟通,更是父母的期盼。然而,也有一些人因为种种原因,在回与不回的两难中徘徊,并且是离年越近心中越烦躁,于是,“春节恐归族”诞生了……… 一家网站在发起的“你为何不敢回老家过年”的调查中,有43%的人选择因“回家过年开支太大,承受不起”而不敢回老家过年。在这些受调查者中,有80%的比例是未婚男女,其中月收入在5000元以下的占90%。 收入不多,但过年花费却相当昂贵。在这一调查中,只有10%左右的受调查者的过年花费在3000元以下,甚至有相当多的受调查者表示过一次年要花掉万元以上。 有“恐归族”在网上还总结了春节不敢回家的“五大怕”:一怕饭局“车轮战”,太累;二怕春运压力大,太惧;三怕父母逼婚事,太窘;四怕往来人情债,太烦;五怕节后综合征,太愁。 合肥网友“风生水起”上个礼拜将自己的QQ签名改成了“虎年春节去哪儿过?”。“风生水起”说,他的月工资有3000多元,但除了还贷,连给小孩买奶粉和尿布的钱都不够,每月基本的生活消费都指望着老婆的那2000多元。“风生水起”家住河南商丘农村,他说,一年没回去了,一到老家,探访的任务就把春节的几天假期全占去了,亲戚朋友去了一家不去另一家,人家就会认为你架子大,瞧不起人,所以,五舅六叔七姑八姨,家家都少不了,有时一顿饭还得吃上下场。去吃也不是白吃的,到谁家不得带上两条烟、两瓶酒啊。 另外,“风生水起”还有一个顾忌,就是儿子太小,回老家一趟,抢火车,转汽车,坐三轮,带着孩子和一大堆婴儿用品,实在是太让孩子和爱人遭罪受了。爱人说,一年忙到尾,好不容易过个春节长假,还要像打仗一样往家赶,为什么不能在家好好休息一下呢。 来自安徽淮北的陈小姐已经两年没有回家过年了。上个礼拜,母亲一连打来几个电话,催她“今年过年,一定要回来!”陈小姐很理解父母,毕竟大学毕业后三四年了,人生大事还未定。但她思考再三,还是打算不回家,她不愿意回去过年的原因非常简单,到她这个年龄还没结婚,就会被人笑话,“一回家,村里人还有亲戚都来问,自己受不了,父母的面子上也挂不住,那还有心情过年啊。” 像陈小姐这样,并不是源于回家本身的“恐归族”不在少数,这些人由于各种原因,成了“剩斗士”,回家以后最怕的就是被父母催婚、逼婚。为了逃避“剩斗士”们无奈何成了恐归一族。 除了怕饭局连轴转,父母催婚事,派发压岁钱也成了“恐归族”怕回家的一个重要原因。既然已经工作了,回去就意味着不得不给兄弟姐妹、表兄弟姐妹的下一代发压岁钱,现在物价上涨,几十块钱的红包早就拿不出手了,这样一来,对年轻的工薪阶层来说,又成了一笔不小的负担。 调查发现,“恐归族”中,农村出来的大学生占有很大的比例。为了自己能上大学,能出人头地,这些人的父母付出了太多,如今,孩子走上了社会,父母对他们并没有过多的要求,也不指望他们回到家里帮老人揉揉背捶捶肩刷刷筷子洗洗碗,他们能回家父母就很开心了,然而,很多人因为种种原因选择了逃避。其实,孩子即使不回,老人也会给亲朋们说“孩子在单位忙,为公家的事回不来”,但做父母的内心的那份渴盼,是子女们无法理解的。 父母盼儿归,为儿“恐归”不敢归。一面是父母的殷殷期盼,一面是一大堆恐归的理由,“恐归族”们在进退两难间确实难以抉择。“恐归族”反映了扎根在一部分人内心深处的春节文化意境正在发生着微妙的变化,他们想活得更轻松,不愿让自己太累太沉重。这是新观念与传统的一种冲突,我们应该给予宽容和理解。 但春节对于我们,毕竟每年只有一次,和家人的年夜饭,一生也就那么几十次,虽说如今已进入网络时代,人们的沟通方式越来越方便,越来越多样化,但无论我们走进什么时代,亲情是永远不能淡化的也无可替代的。父母不会在乎孩子能给自己多少钱,而是孩子是否平安快乐,“在外头忙一年了,孩子为什么不愿回来。” 如果有时间、有条件,春节最好还是回家陪陪父母吧。父母年纪大了,陪伴在他们身边的时间已经不多,做子女的应该好好珍惜这为时不多的陪伴。 收起阅读 »
等待结果
老妹马上就回家了,还带了很多海鲜。有点想吃了、、、、、、
回家、回家脑海里一直在想着,快点给我一个结果吧!我都着急了。
回家、回家脑海里一直在想着,快点给我一个结果吧!我都着急了。
小心电线,注意安全……
1.电线一扎长度:100米,正负误差0.5米;
2.电线型号:BV单股,BVR多股,BVV双胶单股,BVVR双胶多股;
3.电线常用规格:1平方/1.5平方/2.5平方/4平方/6平方/10平方等;
4.BV/BVR区别:BV为单股线,BVR为多股,BVR比BR贵10%左右;
5.BVR比BV的好处:a水电施工方便.b在板弯时不易把线折断;
6.广东科技出版社《现代电工手册》中常用电线的载流量:
1/1.5/2.5/4/6/10/16平方----7A/22A/30A/39A/51A/70A/98A7.国标GB4706.1-1992/1998规定的电线负载电流值(部分)
1平方铜芯线允许长期负载电流为:6A---8A
1.5平方铜芯线允许长期负载电流为:8A---15A
2.5平方铜芯线允许长期负载电流为:16A---25A
4平方铜芯线允许长期负载电流为:25A---32A
6平方铜芯线允许长期负载电流为:32A---40A
8.家庭电路设计,2000年前,电路设计一般是:进户线4—6 mm2,照明1.5 mm2,插座2.5 mm2,空调4 mm2专线。2000年后,电路设计一般是:进户线6—10 mm2,照明2.5 mm2,插座4 mm2,空调6 mm2专线。 收起阅读 »
回家之路第一站:宁国
感谢CCAV,感谢佛祖,感谢小A姐,帮我四处奔走,终于买到了回家的票。
本来说好我自己坐车GO宁国的,后来她昨晚刚好到余姚出差,没能赶回,所以今天上午跟我一起从杭州西站坐大巴到宁国,可怜的小A,贴了我不少车费~
我把换洗的衣服用各种收纳袋分装,为了节约空间,还真空压缩了一下,可惜重量还在,要是能压轻一点就好了,真重。
从杭州到宁国,一路上,我都盯着窗外,途经临安,虽然竹子没有安吉多,不过,也算壮观了。至少这里的河水因为一直下雨,没法清澈,但至少水是绿的;菜地也是没有搭过塑料棚的。
沿途山多,江西也是山区,我也应该算山里的孩子吧。河里流淌着家乡的味道,风刮过竹林,那跌宕起伏的竹尖比卧虎藏龙里的镜头美上很多倍。这是大自然的神奇,山的神奇,关造物主屁事。
可恨的是,今天坐的车是辆濒临报废的车,葱爷现在不晕车了!破就破吧,车窗外面还脏兮兮的,有点看不清楚。我恨!
到了宁国,帮偶订的酒店很不错,很安静,房间里也很干净,有电脑,可惜显示器点不亮,还是得用我自己的电脑。。。偶已经知足了,就算让偶打地铺,偶都能睡得跟日韩剧里面的主人公一样香甜。
宁国是个小地方,空气很好,吹在脸上的北风都很舒服,没有干燥的感觉。车子行驶中,偶然发现有一家店名叫“二佰伍卤点”,我晕,这店老板真2。
还有,戴出尔反尔,说好合肥见的,后来当了逃兵,害偶和小A郁闷了好久,之~
偶只好桐城上车,明天早上七点半的车到安庆,春春来接。据说当晚,春婶要把春春召回老家。
8号下午四点多准时上火车,凌晨1点多到,要等五六个小时,才能买回镇上的火车票。
神偷姐姐什么时候生宝宝呢?会是侄女还是侄子呢?
戴什么时候会来天目山玩呢?
魔七早已经在家里狂吃狂喝狂睡了吧。。。。。。
卡卡西啥时候放假回家陪自己的老婆和别人的老婆呢?
RB也回家了,什么时候能见上一面呢?
正在创业的三个GG过得怎样了呢?祝他们家庭和睦,财源广进。。。
三嫂啥时候来杭州做项目呢?
祝A姐过得开心快乐,俺也是半个聋哑人呢。。。
绿酒说过完年要来杭州,什么时候会来呢?
小Q的公司办得怎么样了?辛苦吗?祝他生意兴隆呢。。。 收起阅读 »
本来说好我自己坐车GO宁国的,后来她昨晚刚好到余姚出差,没能赶回,所以今天上午跟我一起从杭州西站坐大巴到宁国,可怜的小A,贴了我不少车费~
我把换洗的衣服用各种收纳袋分装,为了节约空间,还真空压缩了一下,可惜重量还在,要是能压轻一点就好了,真重。
从杭州到宁国,一路上,我都盯着窗外,途经临安,虽然竹子没有安吉多,不过,也算壮观了。至少这里的河水因为一直下雨,没法清澈,但至少水是绿的;菜地也是没有搭过塑料棚的。
沿途山多,江西也是山区,我也应该算山里的孩子吧。河里流淌着家乡的味道,风刮过竹林,那跌宕起伏的竹尖比卧虎藏龙里的镜头美上很多倍。这是大自然的神奇,山的神奇,关造物主屁事。
可恨的是,今天坐的车是辆濒临报废的车,葱爷现在不晕车了!破就破吧,车窗外面还脏兮兮的,有点看不清楚。我恨!
到了宁国,帮偶订的酒店很不错,很安静,房间里也很干净,有电脑,可惜显示器点不亮,还是得用我自己的电脑。。。偶已经知足了,就算让偶打地铺,偶都能睡得跟日韩剧里面的主人公一样香甜。
宁国是个小地方,空气很好,吹在脸上的北风都很舒服,没有干燥的感觉。车子行驶中,偶然发现有一家店名叫“二佰伍卤点”,我晕,这店老板真2。
还有,戴出尔反尔,说好合肥见的,后来当了逃兵,害偶和小A郁闷了好久,之~
偶只好桐城上车,明天早上七点半的车到安庆,春春来接。据说当晚,春婶要把春春召回老家。
8号下午四点多准时上火车,凌晨1点多到,要等五六个小时,才能买回镇上的火车票。
神偷姐姐什么时候生宝宝呢?会是侄女还是侄子呢?
戴什么时候会来天目山玩呢?
魔七早已经在家里狂吃狂喝狂睡了吧。。。。。。
卡卡西啥时候放假回家陪自己的老婆和别人的老婆呢?
RB也回家了,什么时候能见上一面呢?
正在创业的三个GG过得怎样了呢?祝他们家庭和睦,财源广进。。。
三嫂啥时候来杭州做项目呢?
祝A姐过得开心快乐,俺也是半个聋哑人呢。。。
绿酒说过完年要来杭州,什么时候会来呢?
小Q的公司办得怎么样了?辛苦吗?祝他生意兴隆呢。。。 收起阅读 »
春节的伤感
过年了,中午已经定好了和别人拼车回婆家,但就在下午打了一个电话给妹后,我就后悔了,我突然很想很想在深圳和父母姐妹一起过,已经三年没有一起过年了,想想心里真的好难受。老公那边也难,只有婆婆一人在家,又无论如何都不忍心让她老人家一个人过的,好想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