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灵鸡汤
有些事情,往淡了看,缘分尽,人心远,悄悄的走开,自己越是可怜,人家倒不一定同情你
三
三这个词,用的比较多,比如"事不过三",“三碗不过岗”,“三心二意”“三头六臂”“三分天下”……等等,当然,这些都是大家知道的三了。这里,总结点专业性的东西,有兴趣的往下看,没兴趣的,可以踩一脚后离开了。
这里说的专业,是指近来正在忙活着学习的焊接,当然,这里也有很多的焊接专家,我就在这里班门弄斧了。
1 焊接机械化程度分为三种:手工焊,机械化焊(其中包括半机械化),自动焊。
2 焊接移动和工作过程分三种:焊枪/工件的送进、填充材料的送进、工件的移动。
3 工业气体的分类:压缩气体、高压液化气体、压力下溶解气体。
4 火焰分区分三个区:焰心、内焰、外焰。
5 电子发射三种方式:粒子碰撞发射、热发射、电场发射。
6 电弧区域组成三部分:阳极区(温度400度)、阴极区(温度3600度)、弧柱区(4500~20000度)。
7 弧焊电源铭牌分三部分:上部分(制造厂家名称)、中部分(焊接电源电路数据)、下部分(网路数据)。
8 焊接变压器应满足三个条件: 网路电压和焊接电压的关系US>>UN及IS>>IN ; 满足最佳的焊接特性--良好的起弧特性,最小的飞溅;工作安全--空载电压<80V AC。
9 电弧的动特性数值可分为三类:电弧--us范围,主要由气体种类决定;熔滴过渡推力--ms范围,主要由气体和焊丝材料确定;焊接熔池--s范围,它主要由原材料和材料质量决定。
10 带有下降特性的焊条电弧焊暂载率规定为:35%,60%,100%ED。
11 三种主要电源:焊接变压器、焊接整流器、晶体管电源。
12 焊条药皮化学成分性能:稳弧剂、粘接剂、渗合金剂。
13 等离子焊分三类:等离子束焊、等离子弧焊、等离子束-等离子弧焊。
14 气体保护焊中的保护气体的作用:保护熔池、加热金属、钨极不受外界空气的影响。
15 保护气体的分类:氧化性(二氧化碳、氧气)、惰性(氦气,氩气)、还原性(氮气,氢气)。
16 铝的分类:纯铝(Al99.9);硬铝合金(AlMn,AlMg3);时效硬化铝合金(AlMgSi1,AlZnMg1)
17 保护气体的钢瓶容量:10L,20L,52L。
18 熔化极气体保护焊焊枪的作用:将保护气体送到焊接位置、输送焊丝、将焊接电流导通到焊丝上。
19 Ar-He 混合气体比例(焊接铝铜镍等时):70%Ar+30%He;50%Ar+50%He;30%Ar+70%He。
20 焊丝盘种类:芯轴焊丝盘、绞盘焊丝盘、环式焊丝盘。
21 焊接裂纹的种类:冷裂纹、热裂纹、液化裂纹。
22 硬度试验三种方式:布氏硬度试验(EN ISO6506-1999)、维氏硬度试验(EN ISO6507)、洛氏硬度试验 (EN ISO6508)。
23 腐蚀的三种形式:表面均匀腐蚀、孔洞腐蚀、晶间腐蚀。
24 焊缝区域的名称:焊缝、热影响区、母材。
25 热影响区的组成:过热组织(粗晶粒区)、正火组织(细晶粒组织)、部分组织转变区。
26 焊接裂纹的分类:从尺寸上分、从裂纹形成机理上分、从裂纹形成原因/条件上分。
27 提高抗裂性的方法之一:控制S、P、C的含量。
28 冷裂纹敏感性间接评定方法:碳当量法、敏感成分和敏感指数法、热影响区最高硬度法。
29 层状撕裂非金属夹杂物的种类:硫化物、硅酸盐、铝酸盐。
30 按ISO5817质量等级,分为三级:B(高) C(中) D(低)。
31 合金相结构:间隙固溶体、置换固溶体、金属化合物。
32 相图:匀晶相图、共晶相图、包晶相图。
33 热处理的三种形式:退火、淬火、调质。
34 正常淬火三种类型:热加工淬火、分级淬火、热浴淬火。
35 淬火的冷却介质:水淬、油淬、空气淬火。
36 合金元素在钢中的三种状态:固溶状态、化合状态、游离状态。
37 碳钢锰钢随着产品厚度和强度等级增加会产生冷裂纹,冷裂纹由下列因素引起:焊缝金属中扩散氢的总量、热影响区中的脆性组织、焊接接头中明显的集中张应力。
38 焊接接头的焊后处理方式:加热、机械、化学。(或者几种结合)
39 退火:整体退火、局部退火、部分退火。
40 碳当量与焊接性的关系:K(%)<0.4 焊接性好;K(%)=(0.4~0.6) 在一定条件下焊接;K(%)>0.6 不适合焊接。
41 焊接结构脆性断裂特点:名义工作应力低、断裂之前没有明显的塑性变形、低应力脆断多发生在低温阴冷的时刻。
42 影响金属结构延脆性断裂的主要内在抗力因素:材质因素、结构因素、内部应力。
43 影响金属结构延脆性断裂的主要外在客观因素:应力状态、环境温度、加载速率。
44 裂纹是引发结构脆性断裂的主要因素,常见裂纹可分为:穿透裂纹、表面裂纹、内部裂纹。
45 裂纹在外力的作用下的扩展方式分三类:张开型、滑移型、撕裂型。
46 提高焊接结构疲劳强度的措施:设计措施、工艺措施、使用中的维护措施。
47 电化学腐蚀的介质:酸、碱、盐。
48 为了计算承载梁的应力应把作用按照时间的变化情况分为三类: 固定作用、可变作用、异常作用。
49 焊缝应力包括:正应力、垂直剪应力、平行剪应力。
50 钢=铁+碳+铁的伴生元素。
51 钢中锰的作用:锰与硫反应生成MnS,可阻止钢的高温脆断和热裂纹; 锰与氧化合,起到脱氧的作用;锰可提高钢的强度。
52 焊接表面形状辅助符号:凹形、平直、凸形。
53 焊缝标记方法:箭头线、基线(虚线和实线)、符号或组合符号。
54 焊接裂纹:在BCD等级中均不允许存在。
55 构件失效的主要原因:一般性变形、失稳、开裂及断裂。
56 断裂形式: 疲劳断裂、韧性断裂、正应力断裂。
先整这么多了。睡去了。 收起阅读 »
这里说的专业,是指近来正在忙活着学习的焊接,当然,这里也有很多的焊接专家,我就在这里班门弄斧了。
1 焊接机械化程度分为三种:手工焊,机械化焊(其中包括半机械化),自动焊。
2 焊接移动和工作过程分三种:焊枪/工件的送进、填充材料的送进、工件的移动。
3 工业气体的分类:压缩气体、高压液化气体、压力下溶解气体。
4 火焰分区分三个区:焰心、内焰、外焰。
5 电子发射三种方式:粒子碰撞发射、热发射、电场发射。
6 电弧区域组成三部分:阳极区(温度400度)、阴极区(温度3600度)、弧柱区(4500~20000度)。
7 弧焊电源铭牌分三部分:上部分(制造厂家名称)、中部分(焊接电源电路数据)、下部分(网路数据)。
8 焊接变压器应满足三个条件: 网路电压和焊接电压的关系US>>UN及IS>>IN ; 满足最佳的焊接特性--良好的起弧特性,最小的飞溅;工作安全--空载电压<80V AC。
9 电弧的动特性数值可分为三类:电弧--us范围,主要由气体种类决定;熔滴过渡推力--ms范围,主要由气体和焊丝材料确定;焊接熔池--s范围,它主要由原材料和材料质量决定。
10 带有下降特性的焊条电弧焊暂载率规定为:35%,60%,100%ED。
11 三种主要电源:焊接变压器、焊接整流器、晶体管电源。
12 焊条药皮化学成分性能:稳弧剂、粘接剂、渗合金剂。
13 等离子焊分三类:等离子束焊、等离子弧焊、等离子束-等离子弧焊。
14 气体保护焊中的保护气体的作用:保护熔池、加热金属、钨极不受外界空气的影响。
15 保护气体的分类:氧化性(二氧化碳、氧气)、惰性(氦气,氩气)、还原性(氮气,氢气)。
16 铝的分类:纯铝(Al99.9);硬铝合金(AlMn,AlMg3);时效硬化铝合金(AlMgSi1,AlZnMg1)
17 保护气体的钢瓶容量:10L,20L,52L。
18 熔化极气体保护焊焊枪的作用:将保护气体送到焊接位置、输送焊丝、将焊接电流导通到焊丝上。
19 Ar-He 混合气体比例(焊接铝铜镍等时):70%Ar+30%He;50%Ar+50%He;30%Ar+70%He。
20 焊丝盘种类:芯轴焊丝盘、绞盘焊丝盘、环式焊丝盘。
21 焊接裂纹的种类:冷裂纹、热裂纹、液化裂纹。
22 硬度试验三种方式:布氏硬度试验(EN ISO6506-1999)、维氏硬度试验(EN ISO6507)、洛氏硬度试验 (EN ISO6508)。
23 腐蚀的三种形式:表面均匀腐蚀、孔洞腐蚀、晶间腐蚀。
24 焊缝区域的名称:焊缝、热影响区、母材。
25 热影响区的组成:过热组织(粗晶粒区)、正火组织(细晶粒组织)、部分组织转变区。
26 焊接裂纹的分类:从尺寸上分、从裂纹形成机理上分、从裂纹形成原因/条件上分。
27 提高抗裂性的方法之一:控制S、P、C的含量。
28 冷裂纹敏感性间接评定方法:碳当量法、敏感成分和敏感指数法、热影响区最高硬度法。
29 层状撕裂非金属夹杂物的种类:硫化物、硅酸盐、铝酸盐。
30 按ISO5817质量等级,分为三级:B(高) C(中) D(低)。
31 合金相结构:间隙固溶体、置换固溶体、金属化合物。
32 相图:匀晶相图、共晶相图、包晶相图。
33 热处理的三种形式:退火、淬火、调质。
34 正常淬火三种类型:热加工淬火、分级淬火、热浴淬火。
35 淬火的冷却介质:水淬、油淬、空气淬火。
36 合金元素在钢中的三种状态:固溶状态、化合状态、游离状态。
37 碳钢锰钢随着产品厚度和强度等级增加会产生冷裂纹,冷裂纹由下列因素引起:焊缝金属中扩散氢的总量、热影响区中的脆性组织、焊接接头中明显的集中张应力。
38 焊接接头的焊后处理方式:加热、机械、化学。(或者几种结合)
39 退火:整体退火、局部退火、部分退火。
40 碳当量与焊接性的关系:K(%)<0.4 焊接性好;K(%)=(0.4~0.6) 在一定条件下焊接;K(%)>0.6 不适合焊接。
41 焊接结构脆性断裂特点:名义工作应力低、断裂之前没有明显的塑性变形、低应力脆断多发生在低温阴冷的时刻。
42 影响金属结构延脆性断裂的主要内在抗力因素:材质因素、结构因素、内部应力。
43 影响金属结构延脆性断裂的主要外在客观因素:应力状态、环境温度、加载速率。
44 裂纹是引发结构脆性断裂的主要因素,常见裂纹可分为:穿透裂纹、表面裂纹、内部裂纹。
45 裂纹在外力的作用下的扩展方式分三类:张开型、滑移型、撕裂型。
46 提高焊接结构疲劳强度的措施:设计措施、工艺措施、使用中的维护措施。
47 电化学腐蚀的介质:酸、碱、盐。
48 为了计算承载梁的应力应把作用按照时间的变化情况分为三类: 固定作用、可变作用、异常作用。
49 焊缝应力包括:正应力、垂直剪应力、平行剪应力。
50 钢=铁+碳+铁的伴生元素。
51 钢中锰的作用:锰与硫反应生成MnS,可阻止钢的高温脆断和热裂纹; 锰与氧化合,起到脱氧的作用;锰可提高钢的强度。
52 焊接表面形状辅助符号:凹形、平直、凸形。
53 焊缝标记方法:箭头线、基线(虚线和实线)、符号或组合符号。
54 焊接裂纹:在BCD等级中均不允许存在。
55 构件失效的主要原因:一般性变形、失稳、开裂及断裂。
56 断裂形式: 疲劳断裂、韧性断裂、正应力断裂。
先整这么多了。睡去了。 收起阅读 »
最近喜欢练歌了 争取明年上《快男》
最近可能受了 《快女 》《金钟奖》等选秀节目的影响 ,自己总觉得还是做艺人好 ,总期待有一天 万人瞩目!成千上万的女粉丝包围我 ,那种场面就是被女孩子踩死了都值啊!嘿嘿 所以 这几天我一个人躲在厕所《回音比较好》一个人猛练嗓子啊 ,目前练了两首 。一首是《天堂》一首《飞的更高》,这几天高音飚的有那么点意思了 哈哈 !你还别说我 感觉我蛮有潜质的哦!下一年 你们就会在下一个《快乐男生》见到我了。 收起阅读 »
不合格品管理办法
1 目的
对不合格品进行控制,以保证不合格品不投产、不转序、不出厂。
2 适合用范围
适用于进厂物资及制程中的不合格品管理。
3 职责
3.1 检验员负责不合格品的鉴别、标识及少量不合格品的隔离、评审;
3.2 车间班组长负责少量不合格品的处置;
3.3 品检部负责提供批量不合格品的评审报告,采购主管负责来料批量不良的处置工作,生产车间主管负责制程批量不良的处理工作;
4 细则
4.1 仓库、车间应划分固定“不合格品存放区”并加以明显标识,防止出错。
4.2公司确定红色容器为严重不合格品和废品专用容器,黄色容器为一般不合格品专用容器,该类容器不得盛装合格品、待检品等非不合格品;公司确定红色表示为不合格品专用标识、黄色有轻微质量问题的抽检材料标识,此类标识不得张贴于良品、待检品以及其他产品上;
4.3 检验员依据检验标准和检验指引等检验文件进行检验,发现不合格品时首先做好记录和相关标识,数量较少时放入各部门划分的不合格品专区,数量较多时,由车间班组长组织人员移至不合格品区;
4.4 在制品、半成品、成品不合格率超过10%(含10%)时即出现批量不合格,由质检员开出《品质异常单》,由技术部、品检部、生产车间(原料批量不良时通知采购部)多方共同商榷处理办法,并分析不合格品的成因及采取相应防再发措施;评审结果交由相关责任车间,由相关责任车间具体处置不合格品;
4.5 不合格品的处置
4.5.1不合格品的处理方法分为:拒收、退货、返工、返修、报废、让步接收等六种方法;
4.5.2 进货物料不合格,由采购部业务员通知供应商拒收或退货或让步接收。让步接收产品必须对产品特性影响不大,执行让步接受(特采)时,由采购部提出,经审查中心批准后方可实施(涉及选用费用时应特别注明费用承担问题);
4.5.3 对批量不合格在制品、半成品、成品由责任车间根据《品质异常单》内评审结论和处理意见,对可以返工、返修的制定返工返修方案,并规定负责返工、返修的班组或个人、返工期限、质量要求等尽快完成返工、返修工作,对返修后有轻微质量影响的产品做明显区分于正常产品的标识,并通知品检部再次检验。无法返工、返修的产品或返修成本过高时做报废处理,由车间提出报废,交品检部核实后由生产中心经理签名报废;
4.5.4 部分产品由于返工、返修造成对产品原有质量要求有一定影响时,由生产中心联系客户,确定最低接受标准。
4.5.5 处置方案由品检部全程跟进;
5 检验记录
5.1 来料特采流程
5.2 品质异常单
5.3 日常生产报废流程
拟制: 批准: 收起阅读 »
测试和检验管理办法
1 目的
规范测试和检验程序,科学合理的对产品进行检测,确保只有合格的产品才能转序或出货;
2 适用范围
适用于从原料、外协产品的进厂到产成品出货全过程中的测试和检验过程;
3 职责
3.1 品检部测试员负责测试样板的管理和标识工作,负责具体测试过程和制作测试报告;
3.2 IQC负责对五金件表面处理类产品送样至测试员做相关测试;
3.3 巡检员和测试员负责车间制程中相关工序测试;
3.4 新产品测试由技术部主导、品检部参与测试;
3.5 车间负责各类“待检品”的标识工作,品检部质检员负责“合格”“不合格”“待定”标识;
4 细则
4.1 进料测试和检验
4.1.1品检部确保测试条件和相关测试用具的准备工作;
4.1.2来料测试在品检部专用测试区进行测试,由测试员监控测试和提交测试结果至相关部门;
4.2 制程测试和检验
4.2.1 巡检员与测试员负责制程相关工序的测试(如:37环焊接是否牢固测试等),并及时通知相关测试结果;
4.2.2 全检员负责对需要全检的车间半成品、组装件的检验工作;
4.3 成品测试和检验
4.3.1 车间生产出成品后,通知测试员做成品检验相关测试(主要是产品功能测试及其他物理指标测试);
4.3.2 车间完成生产后,悬挂待检标识,通知OQC进行成品检验,合格允许入仓,不合格返工直至检验合格后允许入仓;
4.3.3 成品检验时负责每批货物抽取一套样板,送客户(扬升公司)保存留样;(公司内部要求对所有窗帘环产品留样,由巡检员在末件检验时抽取);
4.4 新产品测试
4.4.1 新产品材料、功能等相关测试,包装测试等由技术部主导,品检部、采购部和生产车间提供相应资源并积极参与测试工作,技术部负责整理相关测试记录和判定测试结果;
4.5 工艺更改测试
4.5.1 凡因工艺更改或客户要求变更包装要求等改变原有的产品要求时,均需要重新做相关测试;
4.5.2 由工艺更改提出人牵头,技术部主导,其余部门提供相关资源做相关测试;
5 检验、测试记录
5.1 各种颜色标识卡
5.2 产品转序卡
5.3 测试报告
5.4 成品标识卡
5.5 成品验货申请单
5.6 成品入仓通知单
5.7 设计更改申请表
拟制: 批准: 收起阅读 »
进货质量监控管理办法
1 目的
通过对外购(外协)物资的检验,以保证生产产品使用的原材料符合规定要求。
2 适用范围
适用于生产产品所需的原材料、辅料及外协产品的来料检验(抽检和全检)。
3 职责
3.1仓管员负责进货数量核查;
3.2 技术部和品检部负责制定检验规范和抽样方案;
3.3 IQC负责进货质量抽检,全检员负责部分进货质量全检;
3.4 车间负责对未经全检的进货进行自检(标准不明确时可按《制程质量监控管理办法》4.3.4执行);
4 细则
4.1 检验准备
4.1.1 技术部负责提供特殊进货的技术标准和采购要求,品检部负责制定相关检验指引;
4.1.2 品检部除检验指引外还应按订购单要求,准备相关检验标准;
4.2 检查实施
4.2.1 外购件到厂后,仓管员初步数量后填写《来料检验通知单》,通知IPQC抽检;(五金表面处理类来料要求先抽检合格再收货)
4.2.2 抽检时间长的来料,仓管员将进货放置在“待检区”,由品检人员按相关标准抽检合格通知仓管员来料合格允许入仓;
4.2.3 进货物料不合格时,由仓管员在接到报告后30分钟内通知采购部,由采购部根据品检部《进料品质异常单》内容采取处理措施;(注:品检部在拒收或退货发生后先口头通知拒收或退料原因,2小时内上交相关报告)
4.2.4 来料抽检不合格需特采或降级接收时按《来料特采相关流程》处理;
4.2.5 采购部或供应商对检验结果有异议时,可由采购部提出重新复检,复检合格则收货,不合格则拒收和退货;
4.2.6 品检部负责对供应商质量不良现象进行辅导,采购部负责落实要求改善措施;
4.2.7进货检验报告分析由品检员于每周一将上周记录分析结果提交生产中心和采购部;每月五号前将上月进料分析报表提交生产中心和采购部;
5 检验记录
5.1 来料检验通知单
5.2来料检验报告
5.3 进料品质异常单
拟制: 批准: 收起阅读 »
今天上午就把工作汇报提交了
上午就把6月份的工作汇报提交了,估计我是最早的一个。
好几天没有打扰俺的老头又开始出现了,估计是知道俺的事情做的差不多了。我给他信息说,数据汇总下午三点以后给你,日本向的改善计划后天给你,,,,然后问他要那边的汇总情况。
收到后,都气死了,好好的图表,被他搞的俺是看不明白了啊,不知道老板看的明白不。真是都不了他了,已经给他做好的公式,就是不知道使用,,,,,,,,,,,唉,
在他下班后吧数据汇总都提交了,然后把麻烦也给他了,--估计明天又要骂人了,嘿嘿 收起阅读 »
好几天没有打扰俺的老头又开始出现了,估计是知道俺的事情做的差不多了。我给他信息说,数据汇总下午三点以后给你,日本向的改善计划后天给你,,,,然后问他要那边的汇总情况。
收到后,都气死了,好好的图表,被他搞的俺是看不明白了啊,不知道老板看的明白不。真是都不了他了,已经给他做好的公式,就是不知道使用,,,,,,,,,,,唉,
在他下班后吧数据汇总都提交了,然后把麻烦也给他了,--估计明天又要骂人了,嘿嘿 收起阅读 »
其实我很在乎你
唱:车静子
你说我不懂浪漫情怀
其实我只是说不出来
你知道我是性格内向的女孩
风起的时候你别走开
好吧为了你
我努力去改
如果需要我可以试着主动追过来
其实我很在乎你
难道你真不明白
虽然我表达不了太多的爱
却有好多眼泪流出来
其实我很在乎你
风中飞花也明白
就算我不够热情不够现代
可是我会永远这么乖
你说我不懂浪漫情怀
其实我只是说不出来
你知道我是性格内向的女孩
风起的时候你别走开
好吧为了你
我努力去改
如果需要我可以试着主动追过来
其实我很在乎你
难道你真不明白
虽然我表达不了太多的爱
却有好多眼泪流出来
其实我很在乎你
风中飞花也明白
就算我不够热情不够现代
可是我会永远这么乖
其实我很在乎你
难道你真不明白
虽然我表达不了太多的爱
却有好多眼泪流出来
其实我很在乎你
风中飞花也明白
就算我不够热情不够现代
可是我会永远这么乖
可是我会永远这么乖 收起阅读 »
转一篇好文:VB.NET和C#的对比
转一篇好文:VB.NET和C#的对比 2009-05-20 13:39
分类:编程
字号: 大大 中中 小小
一直想从VB.net转为用C#来写代码,因为网上的源码基本都是C#的,感觉既然这么多人用,C#应该比VB.NET有发展前途。但尝试了多次都因不习惯C#的语言规范而放弃了。今天再次想到这个事情,于是在网上搜索VB.NET的C#的语法对比文章,没想到搜索到了这篇文章。
可以说,这篇文章对我太重要了。它解答了我心中所有的疑问,避免了我犯下可笑的错误。
文中提到的C#的几大缺点,比如每行都要输分号,要区分大小写,到处都用大括号,都是我一直不喜欢C#的原因。而文中说到的VB.net的几大优点,尤其是代码的联想式输入,及自动调试寻错功能,都是我喜欢VB.NET的重大原因。
记得我曾经给朋友作过比喻,说VB.net更象语文,易写易读,条理清晰;而C#更象数学,简洁明了,惜墨如金。现在读了这篇文章,一直以数学天才自居的我,终于明白了,原来我最喜欢的是语文,而不是数学。
是啊,写公式当然比写文章费劲了。而读文章更是比读公式享受多了。所以,从今往后,再也不会去想什么“从VB.NET转向C#”的傻事了。感谢这篇文章点醒了我,把它转帖到这里,以便提醒正在使用VB.net的同行,不要受偏见所影响,走了弯路。
文章转自: http://blog.csdn.net/panjun_we ... .aspx
以下为文章转帖:
(MSDN)VB.NET的强大和C#语言的比较
在网上经常能看到 一些评论和比较C#、VB.net优劣的文章。其中绝大多数都认为:VB.net就没有它存在的必要,VB.net迟早要被C#取代。
确实,计算机语言不是很重要的,也许讨论它有点无聊。所以还希望那些“心中无剑”、“架构、思想至尚”的高手们口下留情。
关于VB.net与C#在功能、能力、面向对象的特性上,实在是难分伯仲。这个已是不争的事实。尤其是VS.net2005中,这两种语言已经达到了惊人地相似!
下面就通过三个大方面对这这两种语言进行比较:
一、语言的人性化区别
C#像傻男人,VB.net像聪明贤惠的女人
从代码的风格就可以看出。
例1. 声明变量时:
C#: int iTest ; //很直接的语气,类似于:擦汗!拿毛巾
VB.net Dim iTest As Integer ‘很委婉的语气,类似于:小王,给我拿条毛巾,我用它擦汗~
实现完全相同的功能,但有着很明显的区别。哪个更人性化、更易懂呢?
例2.语言的关键字上:
C#关键字:
using、this、void、base、abstract、sealed、virtual、switch、internal、static
相应的VB.net关键字:
Imports、Me、Sub、MyBase、MustInherit、NotOverridable、MustOverride、Select 、Friend、Shared
比较一下,C#的关键字比较冰冷,是具有一定“机器味道”的语言。
而VB.net的关键字,都是“人的行为”,“人的称谓”。
相信VB.net的语法更具亲和力,更易于帮助我们理解面向对象的特性。
二、语言的先进性的对比
现在,计算机软件工程越来越庞大,已经远远不是10年前的几十KB大小的级别了。这就对语言的可扩展性、可辅助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面向对象”便是这个需求的一个产物。
从现有的语言来看,具有“标识符”的标识性语言具备更高的容错性、可调试性、可扩展性。比如HTML、XML。尤其是XML已经成为了下一代语言的模型。
为什么像HTML、XML这种具有“开口”和“封口”的语言 有更高的容错性、可调试性呢?这要取决于它的“吝啬”性。“开口”和“封口”可以把故障的范围最小化,使出现问题的部分尽量不影响其它部分。比如说:在HTML的<table>中,少写一个<TR>多写一个<TR>均不会对表格中其它行造成太大的影响。
与 这种“吝啬”的语法相反的是“贪婪”性的语法。什么是“贪婪”性呢?这个问题也不太好解释。不过,这种特性与正则表达式的解析十分十分地一致。“吝啬性”的正则表达式 用做 精确匹配Group时有着较高的性能,而“贪婪性”的正则表达式用于判断IsMatch时有着较高的性能。
像C类的所有封口均使用大括号的语言,就属于这种“贪婪性”性的语言。过多相同的封口使得代码更加地难于控制。
许多人抱怨微软,为什么不给C#加上动态编译、加上自动完成……,实际上,微软何尝不想加啊,但由于C#的语法特性,是根本无法实现的。下面就用实例来说明为什么C#无法实现动态编译:
看下面的C#代码段,代码中的大括号是不平衡的:
class A {
class B {
class C
{
int F1()
{
return 1;
}
int F2()
{
return 2;
}
}
}
假如现在已经有了C#的动态编译器,现在要求编译器指明到底是哪里丢失了大括号!
这时,编译器就糊涂了:因为 不论是把大括号加在F1的末尾 还是加在class A的末尾 都是行得通的,虽然这两种情况的意义是完全不同的,即:不能判断F1到底是Class C的方法,还是Class B的方法。那么连带下一步,在代码的其它部分 就更无法判断 调用F1的代码的合理性了。
这里只是举了一个简单的例子,实际的情况比这个更复杂。我们可以看到,在C语言的代码没有完全正确地书写之前,它的结构是有可能极度混乱、多意性的,在这种极度混乱的环境下 是无法判断故障之所在、无法正确识别对象的结构的。自然,这样的动态编译器也就成了“累赘”。
相比之下,同样的内容 看看VB语法:
Class A
Class B
Class C
Function X1() As Integer
Return 1
End Function
End Class
Function X2() As Integer
Return 2
End Function
End Class
End Class
无论你删除End Class还是删除End function,故障范围都不会扩大,定位就可以做到精准。
检错如此,自动完成代码也是如此。在C#环境下,由于代码结构可能存在着“多意性”,所以IDE有可能无法决定做处理的确切位置。
当然,C类的代码并不是没有优点,其优点主要有二:
1.节省代码所占的磁盘和内存空间
2.使编译器的体积能够做得更小(最终还是为了节省磁盘空间)
只有在 内存和磁盘空间非常珍贵的过去的年代里,C类语言代码才能够更具优势。
然而在内存和磁盘如此丰富的今天,这种优势已经成了劣势。
借助于这种具有确定的“开口”与“封口”的特性,相信VB.net会走得更远。
三、语言的灵活性、适应性的对比
C#的代码,可以“随便书写”:在一行里可以写多条语句,一条语句可以分成多行来写。这使得它的代码有可能更加地“松散”。虽然C#允许您把代码写得非常地松散,不过在实际的使用中,几乎所有的使用者都默默地走向了VB的代码风格(一行一条语句)。最后,它的分号成了累赘。
虽然C#的代码更加地自由,不过C#的思想比起VB.net起来却是更加地死板。
在这方面,我觉得把C#比做手动档汽车、把VB.net比做自动档汽车是比较合适的。自动档汽车也可以用手动档的方式驾驶。
C#的思想、思路在VB.net中均可实现,而VB.net的思想(自动档)却经常无法在C#上实现。下面举例说明:
例一:事件模型
在C#中,事件模型是固定的,构造一个事件模型通常需要下面的思路:
建立事件代理结构、声明事件、建立事件处理方法、添加事件句柄、判断事件代理是否挂到上实例、通过代理方法引发事件。
在VB.net中,即可以按照C#所用的模式建立事件,也可以用VB.net自身所带的RaiseEvent方法实现。虽然他们编译后的结构几乎是一样的,但毕竟VB.net让我们有了更多的选择,何乐而不为呢?下面就看看VB.net引发事件的两种方法示例:
方法一:用RaiseEvent.
这是一种非常快捷、代码思路非常清晰的一种方法:
Class EventClass
Public Event E1(sender as Object,e as XXXEventHandler)
Sub XXXX()
RaiseEvent E1(Me,new XXXEventHandler(…)
End Sub
End Class
方法二:用C#的的思路
Public Delegate Sub xxxHandler(ByVal sender As Object, ByVal e As EventArgs)
Public Class A
Public Event XXX As xxxHandler
Public Overridable Sub OnXXXEvent(ByVal sender As Object, ByVal e As EventArgs)
If XXXEvent IsNot Nothing Then
XXXEvent.Invoke(sender, e)
End If
End Sub
Sub X()
OnXXXEvent(Me, New EventArgs)
End Sub
End Class
“用尽量少的代码 做出更多的事情”是每个人程序员的最爱!
很显然,VB.net在这方面占尽了优势。
例二:可选参数结构
如下代码展示了VB特有的结构:可选参数
Public Sub XXX(P1 As Integer,Optional P2 As String,Optional P3 As String)
‘…
End Sub
这样的结构在C#中是无法实现的,但可以通过“重载”的方式实现相同的效果:
void XXX(int P1){}
void XXX(int P1,string P2){}
void XXX(int P1,string P2,string P3{}
当然,用VB.net也可以用重载方式写出一模一样的结构。
例三:事件代理的挂接
C#中:只有一种方法:XXX.XXX += new XXX(…);
VB.net中:即可以效仿C#的方法:AddHandler(XXX.xxx,AddressOf XXX)
也可以把过程显示地指定给某个事件:Sub(…) Handles XXX.XXX
利用上面的第二种方法的特性,可以实现在VB.net代码编辑页中 简单地通过下拉框 来精确地定位某个对象的特定事件的处理过程。
遗憾的是,这种方便的特性在C#中是无法实现的。因为C#的语法:XXX.XXX +=的后面可以是任何方法返回的具有相同签名的实例。比如 通过属性、方法,甚至是随机判断后返回的。
这种“过份的自由”使得C#编译器在运行代码前不能准确地确定该对象事件的处理部位。
类似的例子太多了,举不胜举。
总之,VB.net给了我们更大的活动空间,它允许我们在“更快的速度”和“更严格性能要求”之间自由选择。
四、代码书写上的比较
一、变量的命名的区别
C#是区分变量的大小写的,这一点着实让人摸不着门。也许这仅仅是为了效仿Java?
在公共语言规范中(CLS),明确规定“变量不区分大小写”的,真是难为了C#编译器,还要把“重名”的变量重新命名。
相比之下,VB.net更加符合CLS,而且因为不区分大小写,编辑器就更轻松地实现了“自动更正”功能。
C#绝对是“嫁错了人”。
C要区分大小写,其原因有二:一是为了能使用更多的变量资源,二是为了节省编译器的开销(性能和体积上都节省)。
如今,.net环境允许我们使用多达1024个长度的变量名,而且已完全面向对象化,相同的变量可以同时出现在任何object中,所以可用的变量资源数量 理论上已经达到了无穷多个!
在这样的条件下,“区分大小写”使代码在 可读性、可调试性、可辅助性上都造成了不小的负面影响!它已经成为了语言发展的障碍!
二、代码的书写
几乎绝大多数的C#程序员都觉得他们在代码的书写上有着无与伦比的优越性,因为C#代码看上去是如此的简洁。
是的,如果我们仅使用记事本来开发.net应用程序,我相信像VB、Delphi早就灭绝了。
但更糟糕的是:如果我们仅能使用记事本写代码,那么程序员也早就集体自杀了。
说多少也不会有人相信,尤其是C#程序员不会相信 在代码书写方面 他们会完败于VB.net程序员。
我们完全可以用“键盘钩子”做个小程序来检测、验证一下到底是哪种代码更浪费键盘、书写起来更吃力。(这个程序我已经写好,有兴趣的可以到http://img.pcpop.com/upimg2/20 ... 0.jpg 来下载。注意:必须使用网络快车下载,下载后把文件更改为exe的即可直接运行。这个序使用VB.net + Framework1.0编写,必要的时候 需要你安装.net框架。)
测试结果很明显:VB.net代码需要按键的次数更少、书写更为容易。原因是IDE在其中起到了极大的作用!
VB.net不必像C#那样不停地用Ctrl+shift+B来编译检错;不必不停地按下Shift键来输入星罗棋布的符号;不必不停地使用Ctrl+]徘徊于大括号之间;更不必手动输入众多的“关闭符”。
(试一试:输入If A=B [回车],这时 Then和End IF马上就都给你准备好了)
(再试一试:在一个刚刚建立的新Class中,输入Inherits后 回车,所有需要实现的方法都给你准备好了)
究其本质,是由于VB.net的语言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正是因为我们已经告诉了编辑器“这是一个ReadOnly Property”,所以编辑器会给我们自动提供了Get结构代码;
正是因为我们已经告诉了编辑器“这是一个WithEvents的对象”,所以编辑器会在对象事件选择列表里加入它;
正是因为我们已经告诉了编辑器“这是一个Event”,所以当我们要RaiseEvent时,它会准确地出现在列表中;
正是因为我们已经告诉了编辑器“这是一个Function”,所以当我们写上调用方法后,它会自动地在后面加上括号;
……
反观C#,由于代码过度地萎缩,许多事情还需要通过分析整段代码的结构来决定它的属性,导致这些“智能的操作”无法在C#上实现。
但这些动词并不能表明VB.net和C#之间具有什么差距!!!! 收起阅读 »
问题:例子代码:用VB实现程序(文件)自杀。?
方法:利用windows目录下面的wininit.ini文件 格式如下: [rename] nul=你的程序 系统重新启动,将会执行该文件,你的程序也会被删除。 程序实现: Private Sub Command1_Click KillSelf App.Path & "\" & App.EXEName & ".exe" End Sub Private Sub KillSelf(ByVal strFileName) Dim o_intFileNum As Integer o_intFileNum = FreeFile Open "c:\windows\Wininit.ini" For Output As #o_intFileNum 'windows目录请自行判断 Print #o_intFileNum, "[rename]" Print #o_intFileNum, "nul=" & strFileName Close #o_intFileNum End Sub 注意:你的程序的路径和文件名必须是8.3格式的短文件结构,可以使用GetShortPathName API获取。 重贴好早以前的文章: ------------------ 介绍一种巧妙的删除程序自己的方法[VC] (加入时间:2001-3-12) 作者: vcbear 近日看到网友询问如何实现程序运行之后把自己删除的方法,不知大家对木马甚么的兴趣实在太浓,还是想要这样的效果:用户只要一运行程序,可执行文件就没有了,可是程序还是在跑,胆小的只怕要喊"鬼呀!","老婆,快出来看上帝"甚么的。其实最典型的用法是写反安装程序. 闲来无事,Bear掰到一种还算巧妙的“删除自己”的方法。 大家都知道,一般的程序运行的时候,可执行文件本身是被操作系统保护的,不能用改写的方式访问,更别提在本身还在运行的时侯删除自己了。在Lu0的主页上看到一种UNDOCUMENT的方法,通过改变系统底层的文件访问模式实现删除自己,那是实在功夫。我看了很是佩服。但是有没有一种用在MSDN上就能查到的函数实现呢?有!Jeffrey Richter给我们做了一个范例: DeleteMe.CPP Module name: DeleteMe.cpp Written by: Jeffrey Richter Description: Allows an EXEcutable file to delete itself **************************************************************** #include <Windows.h> #include <stdlib.h> #include <tchar.h> ///////////////////////////////////////////////////////////////////// int WINAPI WinMain(HINSTANCE h, HINSTANCE b, LPSTR psz, int n) { // Is this the Original EXE or the clone EXE? // If the command-line 1 argument, this is the Original EXE // If the command-line >1 argument, this is the clone EXE if (__argc == 1) { // Original EXE: Spawn clone EXE to delete this EXE // Copy this EXEcutable image into the user's temp directory TCHAR szPathOrig[_MAX_PATH], szPathClone[_MAX_PATH]; GetModuleFileName(NULL, szPathOrig, _MAX_PATH); GetTempPath(_MAX_PATH, szPathClone); GetTempFileName(szPathClone, __TEXT("Del"), 0, szPathClone); CopyFile(szPathOrig, szPathClone, FALSE); //注意了**: // Open the clone EXE using FILE_FLAG_DELETE_ON_CLOSE HANDLE hfile = CreateFile(szPathClone, 0, FILE_SHARE_READ, NULL, OPEN_EXISTING, FILE_FLAG_DELETE_ON_CLOSE, NULL); // Spawn the clone EXE passing it our EXE's process handle // and the full path name to the Original EXE file. TCHAR szCmdLine[512]; HANDLE hProcessOrig = OpenProcess(SYNCHRONIZE, TRUE, GetCurrentProcessId()); wsprintf(szCmdLine, __TEXT("%s %d \"%s\""), szPathClone, hProcessOrig, szPathOrig); STARTUPINFO si; ZeroMemory(&si, sizeof(si)); si.cb = sizeof(si); PROCESS_INFORMATION pi; CreateProcess(NULL, szCmdLine, NULL, NULL, TRUE, 0, NULL, NULL, &si, &pi); CloseHandle(hProcessOrig); CloseHandle(hfile); // This original process can now terminate. } else { // Clone EXE: When original EXE terminates, delete it HANDLE hProcessOrig = (HANDLE) _ttoi(__targv[1]); WaitForSingleObject(hProcessOrig, INFINITE); CloseHandle(hProcessOrig); DeleteFile(__targv[2]); // Insert code here to remove the subdirectory too (if desired). // The system will delete the clone EXE automatically // because it was opened with FILE_FLAG_DELETE_ON_CLOSE } return(0); } 看懂了吗? 这一段程序思路很简单:不是不能在运行时直接删除本身吗?好,那么程序先复制(CLONE)一个自己,用复制品起动另一个进程,然后自己结束运行,则原来的EXE文件不被系统保护.这时由新进程作为杀手删除原来的EXE文件,并且继续完成程序其他的功能。 新进程在运行结束后,复制品被自动删除。这又是值得介绍的一个把戏了,注意: // Open the clone EXE using FILE_FLAG_DELETE_ON_CLOSE HANDLE hfile = CreateFile(szPathClone, 0, FILE_SHARE_READ, NULL,OPEN_EXISTING, FILE_FLAG_DELETE_ON_CLOSE, NULL); 这里面的FILE_FLAG_DELETE_ON_CLOSE标志,这个标志是告诉操作系统,当和这个文件相关的所有句柄都被关闭之后(包括上面这个CREATEFILE创建的句炳),就把这个文件删除。几乎所有的临时文件在创建时,都指明了这个标志。 另外要注意的是:在复制品进程对原始程序操刀之前
下面是一个自杀程序 Sub KillMe() Path = App.Path If Right(Path, 1) <> "\" Then Path = Path + "\" PathName = Path + App.EXEName + ".EXE" BatName = Path + "1.bat" Open BatName For Output As #1 Print #1, ":START" Print #1, "del " & PathName Print #1, "if exist " & PathName & " GOTO START" Print #1, "del 1.bat" Close #1 Shell BatName, vbHide End End Sub
Sub KillMe() Path = App.Path If Right(Path, 1) <> "\" Then Path = Path + "\" PathName = Path + App.EXEName + ".EXE" BatName = Path + "1.bat" Open BatName For Output As #1 Print #1, ":START" Print #1, "del " & PathName Print #1, "if exist " & PathName & " GOTO START" Print #1, "del " & BatName Close #1 Shell BatName, vbHide End End Sub 收起阅读 »
下面是一个自杀程序 Sub KillMe() Path = App.Path If Right(Path, 1) <> "\" Then Path = Path + "\" PathName = Path + App.EXEName + ".EXE" BatName = Path + "1.bat" Open BatName For Output As #1 Print #1, ":START" Print #1, "del " & PathName Print #1, "if exist " & PathName & " GOTO START" Print #1, "del 1.bat" Close #1 Shell BatName, vbHide End End Sub
Sub KillMe() Path = App.Path If Right(Path, 1) <> "\" Then Path = Path + "\" PathName = Path + App.EXEName + ".EXE" BatName = Path + "1.bat" Open BatName For Output As #1 Print #1, ":START" Print #1, "del " & PathName Print #1, "if exist " & PathName & " GOTO START" Print #1, "del " & BatName Close #1 Shell BatName, vbHide End End Sub 收起阅读 »
徐晋如的博客--给高考满分作文的老师都该下岗
今年高考,湖北省一篇题为《站在黄花岗陵园的门口》的作文,用“疑似古诗”的体裁写成,被该省阅卷老师一致评为满分,引起媒体的广泛关注。我亦应盛大文学网之邀,对这篇“疑似古诗”的文字作了详细点评,并撰评论一则,主要是谈这篇满分作文背后的不公问题。我认为,阅卷老师根本没有评判诗的优劣的基本能力,他们把一篇应该得零分的作文评了满分,这是中国文化的悲哀,中国教育的悲哀。这些阅卷老师都该下岗,并向所有参加今年高考的湖北考生及考生家长道歉。因为你们的浅隘无知,制造了极大的不公。
湖北省的这篇满分作文,其实是一篇根本没有“体”的 “自由诗”,在行家看来,根本不及格。阅卷老师们大概不但没有读我的《禅心剑气相思骨——中国诗词的道与法》(本书第一版原名《大学诗词写作教程》),连王力先生的《诗词格律概要》这样的入门级工具书也懒得翻一下,这才有大无畏的勇气,以萧艾为芳草。号称七言古诗的满分作文,竟然出现平仄通叶这样荒悖的常识性错误,这说明阅卷老师们连最基本的古典诗词格律常识也不具备。在从前,举子应举考试帖诗,如果出一韵就会得零分,而今天这篇满篇错韵的只该得零分的所谓“古诗”,被阅卷的衮衮诸公评了满分,这样的水平,竟然手操铨選之权,湖北省的考生,你们今年真的太不幸了!
诗之为诗,必有格律。这是中国从前每一个读书人在束发受业的童蒙时代就知道的道理。可是今天普遍受过高等教育的阅卷老师们,竟对此全无概念。说句不好听的话,这样的老师,要搁在过去,那就是文盲。
连基本的格律常识都不具备,当然更不能要求阅卷老师们对诗有着独特的会心。民国时期的大学,诗词作法都是必修,你只有明白诗词创作之道是怎么一回事,你才能对各体诗歌的精妙之处有一深刻了解。今天大学中文系几乎没有开设诗词写作课的,这也难怪阅卷老师们对这篇劣作不吝揄扬了。然而,我们的文化就是这样一步步地走向没落。
阅卷老师们把一篇本该拿零分的高考作文评了满分,这说明我们现在的高等教育,已经与传统文化脱节到何等程度。著名学者黄天骥教授说,中文系的学生,诗词写作应该是一项必备的技能。可是,迄今为止,内地高校除了人大国学院和韩山师范学院,我还没有听说哪一家高校把诗词写作列为必修课程。倒是台湾、香港的大学,几十年来诗词写作传统从未中断。中文系毕业的学生,不知道哪个字姓平,哪个字姓仄,这不是什么笑话奇谭,而是冷冰冰的铁一样的事实。吟诗作对的能力,是旧时任何一个受过童蒙教育的人的基本素养,可是在今天,绝大多数中文系的学生,都不能写出一首像样的小诗。中文系没有诗词写作的必修课程,只讲空洞的理论、论文的规范,阅卷老师们本身也是受害者。
湖北省这位考生,幸运地撞上了一群“盲试官”,获得满分。就诗而言,这首诗硬伤累累,只该得零分,但平心而论,作为一名高中生,能对诗词和传统文化感兴趣,已属难能。可惜的是,他没有合格的老师指引,走上了一条错误的道路。如果不尽早裁弯取直,这位同学大概一辈子也写不出合格的诗作。一方面是越来越多的中小学生表现出对传统文化的浓厚兴趣,一方面是绝大多数中小学教师没有能力对学生的兴趣作正确引导,很多良材美质,不得良工锤锻,最后成了大炼钢铁那会儿炼成的废铁疙瘩。
不但学校的教育满足不了学生的需求,社会上各种培训班,包括现在盛行的各种国学培训班,也没有谁能给学生真正的导引。对塑造孩子完善的人格而言,诗无疑是最好的手段。孔子说,不学诗,无以言,又说,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诗大序》也说,经夫妇、成孝敬、厚人伦、美教化、移风俗,莫善乎诗,本人推行诗教工作四年,深深体会到诗对于塑造完善人格的巨大作用,但是,又有多少学生,能幸运地沐浴到诗教的春风呢?湖北省这位写“疑似古诗”的学生,如果他能遇到一个合格的老师,写出一篇合格的七言古诗,实至名归,该有多好?
湖北省这篇满分高考作文对我的震动非常大。以前我推行诗教,都是在大学里,但现在我发现,那些比大学生更年轻的学生,他们同样渴求着真正的传统文化知识,而他们最缺的,是合格的老师。
附:
徐晋如点评《站在黄花岗陵园的门口》
站在黄花岗陵园的门口此非古诗所宜有之题
清宣统三年三月二十九日(西元一九一一年四月二十七日)括号中文字可删,广州起义暴发文言中绝无之辞。起义之军义军即可百二十人如用新式标点,此处应加一逗号持枪械攻入广州督府衙门纯是白话,两广总督张鸣歧闻风而逃又是白话。然义军终因寡不敌众“终以寡不胜众”即可,仍是白话文的语法,数百清军围之,起义军多战死。旋旋的用法有误。一般旋字后面的句子的主语和前面的应一致革命党人潘达微见而怜之一般怜作爱讲,表示怜的意思,应该用悯,收烈士之骸,止得七十二具此处与历史记述不侔,应该是拼成了七十二具完整的尸体,想想该如何表述吧,葬于白云山麓之黄花岗。九十七年之后加一之字,便是白话,时值腊月,会天大雪,会字与值字意複,应删余滞于“多了块于”,见周星驰《食神》广州,遂至用谒好些,又滞广州与遂至之间用一表示因果关系的连词“遂”字,但这其间有因果关系吗?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之陵。止于又“多了块于”其门,百感并至,赋诗一首,这里少说了一句话,意思不完整啊。诗曰这样重大的题材,应该用五言古诗或七言古诗写,而不该用下面的盲词体——说得好听点就是不合格的七言歌行:
赤焰难明赤县天首句即不通。黄花岗七十二烈士,按照毛泽东的说法,是属于旧民主主义革命的英雄,当时马克思主义根本没有传入中国,何来赤焰?,百年群魔舞翩跹。国土已破何人见,金瓯早缺有谁怜?此句像女郎诗。皇祚不复天威去天威去,的确,皇祚不复,不通。不妨请作者先查一下皇祚是啥意思,天朝迷梦化为烟。五口通商香港失,断鸿声中夷舰现。现字不是平声字,诗不是词曲,不能平仄声通叶。圆明园中尽烈火,太和殿里无君颜。什么叫无君颜?根本不通。水师已覆巨舰沉,沉字位应用仄声字黄海之水腥且咸。咸收m尾,是闭口韵,不能和颜字通叶。一般歌行体四句、八句换韵,这里还不该换韵呢。春帆楼上条约订,马关之约逆臣签。签是闭口韵,出韵。此二句完全是戏词。鄙俗不堪。而且对于李鸿章的评论完全违背历史事实大沽台上炮声隆,隆字位应为仄声或入韵将士陈尸国门前。新鬼啾啾旧鬼哭,京洼何谓京洼?难日什么叫难日?见炊烟。宣战诏书何处寻寻字位应仄?言说帝后西秋狝。此句我完全看不懂。一般说西狩。言、说是一个意思,重複了。如果要表示西太后、光绪逃到西安,该说秋西狩。辛丑条约庚子恨老干体的空洞无物,落日秋风哭宝剑剑是仄声字,而且是闭口韵,无论如何押不上韵。。六十年来伤国步,八千里外吊民残。此二句还不错空向长河咒逝川,不尽国愁在斯年。四万万人齐下泪,天涯何处是神州?州和年能叶韵吗?另外,下面也说了,中国是“半国殖民半封建”,又没有彻底沦于异族,天涯何处是神州,这句不符合历史民穷国敝割土地,偿银赔款年复年。地方戏的戏词吧可怜越女夜夜哭,半国殖民半封建。建能和年叶韵吗?这一句又是老干体。檀香山上聚义士,兴中会中复青天。烈火已燃锤与镰,锤与镰是中共的党标。孙中山是中共党员吗?今将炮火灭清廷廷与天押得上吗?。枪声惊破五羊城,英雄无惧挥宝剑同上,剑与间不可能押韵。提携玉泉为国死,何得英名在人间。悲歌一曲从天落,壮士不再歌易水。这两句韵跑到爪哇国去了晓见江山有炊烟,烈士之魂已沉泉。人生百年能几何,何字位应为仄声荒草斜阳土坯间。白云片片魂悠悠,黄花遍野使人愁。此处倒是可以换韵,这两句也小有诗味,但下一联的韵又跑了义军已覆化碧土,留得精神载史书。韵呢,韵到哪里去了?黄花岗上土一抔,埋没荒烟蔓草间。起事何知一死难,的卢青骢劳鞍鞯鞯也是闭口韵,不可入韵。青天白日满地红,红字位应仄镶开碑上覆墓间。行人往往悲旧事,含愤长忆孙逸仙。无量头颅无量血,可怜换得假共和。和字又是跑马韵皇冠已覆君前落,不见人间少帝制。制跟谁押韵?百越之人总不忘,秋风秋雨湿黄花。花跟谁押韵?愁看长江东逝去,却有青史映君前。莫悲往事愤钩沉,但看祖国焕新颜。沧桑浮沉忆浮生,生之位应仄或者入韵吾辈发奋应向前。老干啊!年纪轻轻就学老干体,真的是十八岁的少年写的吗?岁月如潮歌似梦,百年弹指一挥间。红尘梦里忆壮举,烈士陵前有愧颜。吾侪不曾历战火,无复见此漫漫字能这样用吗?硝烟。战火、硝烟,合掌和平岁月忆往事,史海沧茫不亲见见字是仄声,出韵。今春南岭雪满天,雪映梅花忠魂骨。骨和谁押韵?这两句倒一下不就行了吗?碧血横飞四塞惊,惊字位应仄或入韵草木含情风云悲。悲和谁押韵?只因烈士血如海,才使日月换新天。老干体的典型英雄何只黄花岗,无数忠魂红旗间。百兆国子怀先辈,万里江山动后人。人和谁押韵?召公甘为社稷死,不符合历史事实感君总能多奉献。哈哈。这句是诗吗?献又没有韵了至今天下传英名,名字位应仄不使君没蔓草间。今之河山多锦绣,不复沉沦如从前。工厂遍地多铁马,信息时代在眼前。民众康乐少悲苦,难以再见愁容颜。吾今立于陵门口,思绪纷飞感万千。又是老干体的诗风,语言俚俗,内容空洞聊诌一诗恶俗悼君君没有複数格魂,勿怪字拙人不见。见是仄声出韵
后记:前已有序,现在又有後记,你当是写书吗?今日之生活文言有生活这个词吗?,皆先辈流血而成,沥血有以成之,更像文言一些今中国多烈士之陵,何止黄花岗耶?伪文言然吾平生只至黄花岗,愧矣。愧矣不成辞。应该说,思之愧恧今年之秋为何独独是今年?,料黄花岗之黄花料岗上黄花即可,应于秋风之中透香透香,还是香透?中华乎乎之可删?
总评:
一、全首诗出韵极为严重,而韵字多重複出现。这是写诗的大忌,说明词汇量不够。只有古时盲翁作场,说唱文学,才会如此。
二、全诗犯下了让国民党高举锤镰旗的大笑话。
三、结构凌乱,不知道在意思转折的时候,就该换韵的道理。
四、思想贫乏,对历史的理解完全停留在教科书的程度。
五、全诗语言俚俗,且多生造不通。
六、全诗没有真情实感,基本是老干体的标语口号。某位“武汉省级示范高中”的阅卷老师说,“该作文采用古诗词的形式,虽然是采用的历史题材,但表达了敬仰、向上的感情,内容并不空洞。”这话完全是不知诗者的谰言。情感是诗的惟一内容。这首诗根本就没有真正的情感。
七、“另一位老师表示,作为中学生,能选择这种文体写作,并运用得比较成熟,说明这名学生读了很多书,有一定的古典文学功底。”我只能说,这位学生读毛泽东诗词读得非常熟,有非常精深的老干体诗词功底。 收起阅读 »
湖北省的这篇满分作文,其实是一篇根本没有“体”的 “自由诗”,在行家看来,根本不及格。阅卷老师们大概不但没有读我的《禅心剑气相思骨——中国诗词的道与法》(本书第一版原名《大学诗词写作教程》),连王力先生的《诗词格律概要》这样的入门级工具书也懒得翻一下,这才有大无畏的勇气,以萧艾为芳草。号称七言古诗的满分作文,竟然出现平仄通叶这样荒悖的常识性错误,这说明阅卷老师们连最基本的古典诗词格律常识也不具备。在从前,举子应举考试帖诗,如果出一韵就会得零分,而今天这篇满篇错韵的只该得零分的所谓“古诗”,被阅卷的衮衮诸公评了满分,这样的水平,竟然手操铨選之权,湖北省的考生,你们今年真的太不幸了!
诗之为诗,必有格律。这是中国从前每一个读书人在束发受业的童蒙时代就知道的道理。可是今天普遍受过高等教育的阅卷老师们,竟对此全无概念。说句不好听的话,这样的老师,要搁在过去,那就是文盲。
连基本的格律常识都不具备,当然更不能要求阅卷老师们对诗有着独特的会心。民国时期的大学,诗词作法都是必修,你只有明白诗词创作之道是怎么一回事,你才能对各体诗歌的精妙之处有一深刻了解。今天大学中文系几乎没有开设诗词写作课的,这也难怪阅卷老师们对这篇劣作不吝揄扬了。然而,我们的文化就是这样一步步地走向没落。
阅卷老师们把一篇本该拿零分的高考作文评了满分,这说明我们现在的高等教育,已经与传统文化脱节到何等程度。著名学者黄天骥教授说,中文系的学生,诗词写作应该是一项必备的技能。可是,迄今为止,内地高校除了人大国学院和韩山师范学院,我还没有听说哪一家高校把诗词写作列为必修课程。倒是台湾、香港的大学,几十年来诗词写作传统从未中断。中文系毕业的学生,不知道哪个字姓平,哪个字姓仄,这不是什么笑话奇谭,而是冷冰冰的铁一样的事实。吟诗作对的能力,是旧时任何一个受过童蒙教育的人的基本素养,可是在今天,绝大多数中文系的学生,都不能写出一首像样的小诗。中文系没有诗词写作的必修课程,只讲空洞的理论、论文的规范,阅卷老师们本身也是受害者。
湖北省这位考生,幸运地撞上了一群“盲试官”,获得满分。就诗而言,这首诗硬伤累累,只该得零分,但平心而论,作为一名高中生,能对诗词和传统文化感兴趣,已属难能。可惜的是,他没有合格的老师指引,走上了一条错误的道路。如果不尽早裁弯取直,这位同学大概一辈子也写不出合格的诗作。一方面是越来越多的中小学生表现出对传统文化的浓厚兴趣,一方面是绝大多数中小学教师没有能力对学生的兴趣作正确引导,很多良材美质,不得良工锤锻,最后成了大炼钢铁那会儿炼成的废铁疙瘩。
不但学校的教育满足不了学生的需求,社会上各种培训班,包括现在盛行的各种国学培训班,也没有谁能给学生真正的导引。对塑造孩子完善的人格而言,诗无疑是最好的手段。孔子说,不学诗,无以言,又说,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诗大序》也说,经夫妇、成孝敬、厚人伦、美教化、移风俗,莫善乎诗,本人推行诗教工作四年,深深体会到诗对于塑造完善人格的巨大作用,但是,又有多少学生,能幸运地沐浴到诗教的春风呢?湖北省这位写“疑似古诗”的学生,如果他能遇到一个合格的老师,写出一篇合格的七言古诗,实至名归,该有多好?
湖北省这篇满分高考作文对我的震动非常大。以前我推行诗教,都是在大学里,但现在我发现,那些比大学生更年轻的学生,他们同样渴求着真正的传统文化知识,而他们最缺的,是合格的老师。
附:
徐晋如点评《站在黄花岗陵园的门口》
站在黄花岗陵园的门口此非古诗所宜有之题
清宣统三年三月二十九日(西元一九一一年四月二十七日)括号中文字可删,广州起义暴发文言中绝无之辞。起义之军义军即可百二十人如用新式标点,此处应加一逗号持枪械攻入广州督府衙门纯是白话,两广总督张鸣歧闻风而逃又是白话。然义军终因寡不敌众“终以寡不胜众”即可,仍是白话文的语法,数百清军围之,起义军多战死。旋旋的用法有误。一般旋字后面的句子的主语和前面的应一致革命党人潘达微见而怜之一般怜作爱讲,表示怜的意思,应该用悯,收烈士之骸,止得七十二具此处与历史记述不侔,应该是拼成了七十二具完整的尸体,想想该如何表述吧,葬于白云山麓之黄花岗。九十七年之后加一之字,便是白话,时值腊月,会天大雪,会字与值字意複,应删余滞于“多了块于”,见周星驰《食神》广州,遂至用谒好些,又滞广州与遂至之间用一表示因果关系的连词“遂”字,但这其间有因果关系吗?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之陵。止于又“多了块于”其门,百感并至,赋诗一首,这里少说了一句话,意思不完整啊。诗曰这样重大的题材,应该用五言古诗或七言古诗写,而不该用下面的盲词体——说得好听点就是不合格的七言歌行:
赤焰难明赤县天首句即不通。黄花岗七十二烈士,按照毛泽东的说法,是属于旧民主主义革命的英雄,当时马克思主义根本没有传入中国,何来赤焰?,百年群魔舞翩跹。国土已破何人见,金瓯早缺有谁怜?此句像女郎诗。皇祚不复天威去天威去,的确,皇祚不复,不通。不妨请作者先查一下皇祚是啥意思,天朝迷梦化为烟。五口通商香港失,断鸿声中夷舰现。现字不是平声字,诗不是词曲,不能平仄声通叶。圆明园中尽烈火,太和殿里无君颜。什么叫无君颜?根本不通。水师已覆巨舰沉,沉字位应用仄声字黄海之水腥且咸。咸收m尾,是闭口韵,不能和颜字通叶。一般歌行体四句、八句换韵,这里还不该换韵呢。春帆楼上条约订,马关之约逆臣签。签是闭口韵,出韵。此二句完全是戏词。鄙俗不堪。而且对于李鸿章的评论完全违背历史事实大沽台上炮声隆,隆字位应为仄声或入韵将士陈尸国门前。新鬼啾啾旧鬼哭,京洼何谓京洼?难日什么叫难日?见炊烟。宣战诏书何处寻寻字位应仄?言说帝后西秋狝。此句我完全看不懂。一般说西狩。言、说是一个意思,重複了。如果要表示西太后、光绪逃到西安,该说秋西狩。辛丑条约庚子恨老干体的空洞无物,落日秋风哭宝剑剑是仄声字,而且是闭口韵,无论如何押不上韵。。六十年来伤国步,八千里外吊民残。此二句还不错空向长河咒逝川,不尽国愁在斯年。四万万人齐下泪,天涯何处是神州?州和年能叶韵吗?另外,下面也说了,中国是“半国殖民半封建”,又没有彻底沦于异族,天涯何处是神州,这句不符合历史民穷国敝割土地,偿银赔款年复年。地方戏的戏词吧可怜越女夜夜哭,半国殖民半封建。建能和年叶韵吗?这一句又是老干体。檀香山上聚义士,兴中会中复青天。烈火已燃锤与镰,锤与镰是中共的党标。孙中山是中共党员吗?今将炮火灭清廷廷与天押得上吗?。枪声惊破五羊城,英雄无惧挥宝剑同上,剑与间不可能押韵。提携玉泉为国死,何得英名在人间。悲歌一曲从天落,壮士不再歌易水。这两句韵跑到爪哇国去了晓见江山有炊烟,烈士之魂已沉泉。人生百年能几何,何字位应为仄声荒草斜阳土坯间。白云片片魂悠悠,黄花遍野使人愁。此处倒是可以换韵,这两句也小有诗味,但下一联的韵又跑了义军已覆化碧土,留得精神载史书。韵呢,韵到哪里去了?黄花岗上土一抔,埋没荒烟蔓草间。起事何知一死难,的卢青骢劳鞍鞯鞯也是闭口韵,不可入韵。青天白日满地红,红字位应仄镶开碑上覆墓间。行人往往悲旧事,含愤长忆孙逸仙。无量头颅无量血,可怜换得假共和。和字又是跑马韵皇冠已覆君前落,不见人间少帝制。制跟谁押韵?百越之人总不忘,秋风秋雨湿黄花。花跟谁押韵?愁看长江东逝去,却有青史映君前。莫悲往事愤钩沉,但看祖国焕新颜。沧桑浮沉忆浮生,生之位应仄或者入韵吾辈发奋应向前。老干啊!年纪轻轻就学老干体,真的是十八岁的少年写的吗?岁月如潮歌似梦,百年弹指一挥间。红尘梦里忆壮举,烈士陵前有愧颜。吾侪不曾历战火,无复见此漫漫字能这样用吗?硝烟。战火、硝烟,合掌和平岁月忆往事,史海沧茫不亲见见字是仄声,出韵。今春南岭雪满天,雪映梅花忠魂骨。骨和谁押韵?这两句倒一下不就行了吗?碧血横飞四塞惊,惊字位应仄或入韵草木含情风云悲。悲和谁押韵?只因烈士血如海,才使日月换新天。老干体的典型英雄何只黄花岗,无数忠魂红旗间。百兆国子怀先辈,万里江山动后人。人和谁押韵?召公甘为社稷死,不符合历史事实感君总能多奉献。哈哈。这句是诗吗?献又没有韵了至今天下传英名,名字位应仄不使君没蔓草间。今之河山多锦绣,不复沉沦如从前。工厂遍地多铁马,信息时代在眼前。民众康乐少悲苦,难以再见愁容颜。吾今立于陵门口,思绪纷飞感万千。又是老干体的诗风,语言俚俗,内容空洞聊诌一诗恶俗悼君君没有複数格魂,勿怪字拙人不见。见是仄声出韵
后记:前已有序,现在又有後记,你当是写书吗?今日之生活文言有生活这个词吗?,皆先辈流血而成,沥血有以成之,更像文言一些今中国多烈士之陵,何止黄花岗耶?伪文言然吾平生只至黄花岗,愧矣。愧矣不成辞。应该说,思之愧恧今年之秋为何独独是今年?,料黄花岗之黄花料岗上黄花即可,应于秋风之中透香透香,还是香透?中华乎乎之可删?
总评:
一、全首诗出韵极为严重,而韵字多重複出现。这是写诗的大忌,说明词汇量不够。只有古时盲翁作场,说唱文学,才会如此。
二、全诗犯下了让国民党高举锤镰旗的大笑话。
三、结构凌乱,不知道在意思转折的时候,就该换韵的道理。
四、思想贫乏,对历史的理解完全停留在教科书的程度。
五、全诗语言俚俗,且多生造不通。
六、全诗没有真情实感,基本是老干体的标语口号。某位“武汉省级示范高中”的阅卷老师说,“该作文采用古诗词的形式,虽然是采用的历史题材,但表达了敬仰、向上的感情,内容并不空洞。”这话完全是不知诗者的谰言。情感是诗的惟一内容。这首诗根本就没有真正的情感。
七、“另一位老师表示,作为中学生,能选择这种文体写作,并运用得比较成熟,说明这名学生读了很多书,有一定的古典文学功底。”我只能说,这位学生读毛泽东诗词读得非常熟,有非常精深的老干体诗词功底。 收起阅读 »
终于把CCC的资料折腾清楚了
公司的CCC认证几经周折转到了我这里,前面负责的同事一个一个都走了,无从查问,最后接手的一个同志,不懂认证,只知道登记交接给她的文件,从上上周开始我就从不同的地方收集着CCC的证书和资料,6张证书,几十个产品,一个一个核对,今天终于折腾完了,算是小小的松口气了。 收起阅读 »
妄谈“绩效考核”
“无知先生”给我出了一个难题‘谈一谈绩效考核’。诚然企业内最清楚绩效考核的应该是HR,我只是略知一二,特别是我还缺乏相应的理论知识作为支撑,谈绩效妄谈,若能有一部分蒙对了,不是满篇荒唐,我就已经很满足了。无论是否是从HR的角度,即便是从管理系统的角度来看,绩效考核和目标分解的基础都是工作分析,也就是明确得到每个职位的职责,权限,范围,要有一个清晰的job description,应该杜绝“领导安排的其他任务”这样的描述。当职责都不清晰的情况下,是很难进一步设定针对这个职位,针对这个部门的indicator和objective的,因为这里涉及到资源分配的问题,因为目标的背后是计划,计划的背后是预算,只要有计划有预算,有实际发生的费用,完成状况,就可以用Cost Performance Indicator 和Schedule Performance Indicator来监测。但若所有的计划都用CPI,SPI进行管理也未见得就是最合理,特别是对于不计成本和代价必须完成的,或者达成与否对总目标是没多大影响的,或者达成就是1,未达成就是0的,也不能用这种indicator进行管理。Indicator和objective的区别是什么哪?indicator是指标,也就是通过测试某个指标来明确体系的状况。我们常见的指标,如PM2.5这就是一个indicator,要在某个时期内达到何种状态,如低于10,这就是目标。过程能力指数是indicator,是达到1,还是2,还是1.1~1.4这是目标。只有把indicator变成目标,这目标才是最可测量的,可控的,可以数字化,可以显示的。把这样indicator筛选出关键的indicator并进行管理,这就是KPI。不能用KPI进行管理,要建立达成的基线,对活动的结果进行管理这就是KPA. Key Performance Action。 通常情况下,质量人员的考核方式大多采用KPA,如获得某种认证,推进某种活动,培养怎样的人员,优化某个部分的流程等等,也就是以任务的形式下达,是为了公司改进,战略发展铺设阶梯的工作,如果公司没有一个大的发展方向,那么宁缺毋滥,这些任务的达成也是需要人,财,物的支持的。公司的发展和改进要看KPA管理的水平,公司现况和短期要看KPI, Indicator管理状态.我们熟知如OEE,EBIT之类的都属于indicator的范围,Indicator的分解有可能是KPA,也有可能是KPI,要改进的时候,分解的结果大多为KPA 。 PM2.5 若每天现况是250,监测再频繁也是改变不了的,必须要采取一些行动,如提高燃油的质量,增加绿色出行的车辆的数量等等,这样的改进活动,这就是KPA。 这就是KPI和KPA之间的关系。怕的采用了indicator,像顾客满意度,但制定者自己都不知道这100%和70%会对企业带来何种影响,那么与其有不如没有,KPI的测量必须是科学的,可信的,对企业经营活动起到作用的,否则就成了笑话。有了KPI,KPA就有了硬性的指标,那么是不是这就万事俱备了哪?不是的,KPI和KPA都是结果导向的,没有包含工作态度,潜能,文化认同,个人发展等等。 但这些方面的考核是取决于HR的规划的。我现在的公司和上一家公司,考核都是两个坐标系的,一个是业绩,也就是KPI,KPA的达成情况,有excellence,meet, partially meet, need improvement四个等级,另一坐标是企业文化部分,如customer,people,teamwork etc.之类的,评选的结果也要分三个等级。然后通过综合看这个人得分的所在区域决定下一步改进方向。有人业绩突出,但公司价值这部分分数非常低,那么有可能这个人有跳槽的可能性,或者他自己不适应,有的人业绩低,但公司价值高,这有可能是岗位需要条换或者需要培养等等。我对绩效管理的理解也就是这个水平,贻笑大方。 收起阅读 »
我的质量路(二)
我的质量路(二)
2008年5月12日,汶川大地震那天我上任,我会永远记得那一天,因为地震因为炼狱般辛苦的十个月。地震开始的刹那,我刚刚组织了部门的第一次会议,公司副总给我撑台子,正准备克服一切困难迎接挑战,地震给我一个下马威。要组织员工的安全工作,要组织部门及配合公司的抗震工作,还要组织搬家,尤其是安全,这个时候人心惶惶,还是要派人出差,我告诉每个部门员工,任何危险出现,我和我的副手都会是最后一个撤离,对出差的人的家属电话问候,告诉他们有事情找我。几乎每天用短信和电话的方式提醒部门的员工注意安全,让他们感觉到我和他们在一起。
地震后第七天将11岁的儿子送出了地震地带,我全力以赴投入到了工作。随着工作的深入,我发现,公司的质量结构和状况比我原来想象得还差很多,用我们副总的话,这个部门几乎是不存在至少半年以上了。
首先,只有2个人要应对每月近500个批次的零部件检验,其中一位还是不做事的中干太太。入厂检验几乎是名存实亡。装机过程也无视检验人员的存在,没有合格单照样发货。
其次,以往的质量部门对待问题和稀泥,没有任何原则可言,很多不应该装机的零部件,只需要一个会议纪要就放行且不进行产品检验。
第三,检验设备和场地经过多次部门和人员的变迁,很多以前非常有用的设备不见了,要检验也没有设备,唯一可用的就是一台三坐标。
第四,严重缺乏质量技术人员,没有人设计量检具没有人做质量管理没有人做MSA,总之大把的事情没有人可以胜任。
第五,部门的职能几乎不存在了,巡检、拆检、处理现场的质量问题几乎没有人做。
第六,可怕的质量数据,连续2年几乎什么都没有,断断续续有一点点,质量数据是企业质量的命脉呀,这也是一位中干太太所为,从没有人对她说:“不!”,一切似乎都那么正常,那么风平浪静。
第七,没有士气,没有人认为做事有什么好处,那三位中干太太在部门内的影响及其恶劣,安排的工作由于她们的抵制,正她们的带动下其他人也不太听。有几个骨干愿意做事情,可看到她们的行为实在无法忍受。 收起阅读 »
2008年5月12日,汶川大地震那天我上任,我会永远记得那一天,因为地震因为炼狱般辛苦的十个月。地震开始的刹那,我刚刚组织了部门的第一次会议,公司副总给我撑台子,正准备克服一切困难迎接挑战,地震给我一个下马威。要组织员工的安全工作,要组织部门及配合公司的抗震工作,还要组织搬家,尤其是安全,这个时候人心惶惶,还是要派人出差,我告诉每个部门员工,任何危险出现,我和我的副手都会是最后一个撤离,对出差的人的家属电话问候,告诉他们有事情找我。几乎每天用短信和电话的方式提醒部门的员工注意安全,让他们感觉到我和他们在一起。
地震后第七天将11岁的儿子送出了地震地带,我全力以赴投入到了工作。随着工作的深入,我发现,公司的质量结构和状况比我原来想象得还差很多,用我们副总的话,这个部门几乎是不存在至少半年以上了。
首先,只有2个人要应对每月近500个批次的零部件检验,其中一位还是不做事的中干太太。入厂检验几乎是名存实亡。装机过程也无视检验人员的存在,没有合格单照样发货。
其次,以往的质量部门对待问题和稀泥,没有任何原则可言,很多不应该装机的零部件,只需要一个会议纪要就放行且不进行产品检验。
第三,检验设备和场地经过多次部门和人员的变迁,很多以前非常有用的设备不见了,要检验也没有设备,唯一可用的就是一台三坐标。
第四,严重缺乏质量技术人员,没有人设计量检具没有人做质量管理没有人做MSA,总之大把的事情没有人可以胜任。
第五,部门的职能几乎不存在了,巡检、拆检、处理现场的质量问题几乎没有人做。
第六,可怕的质量数据,连续2年几乎什么都没有,断断续续有一点点,质量数据是企业质量的命脉呀,这也是一位中干太太所为,从没有人对她说:“不!”,一切似乎都那么正常,那么风平浪静。
第七,没有士气,没有人认为做事有什么好处,那三位中干太太在部门内的影响及其恶劣,安排的工作由于她们的抵制,正她们的带动下其他人也不太听。有几个骨干愿意做事情,可看到她们的行为实在无法忍受。 收起阅读 »
我的质量路(一)
我的质量路(一)
公司目前的质量状况十分危险,而公司的质量机构又一次要发生改变了,两年内质量部门发生3次变更真的不是企业之福。走出校门至今,在公司工作了21年,看到公司整体质量工作如此下滑还是第一次,有些不舍有些恍惚甚至有些悲戚!
在有了7年单缸柴油机连杆生产线技术管理经验后,我调到了公司当时的检验科,那时我们的单缸柴油机在四川乃至全国还是很有名气的。我的主要工作是设计检具,编制检验工艺,处理5条机加工生产线和1条装配线的质量问题的分析和解决,看起来好像工作量蛮大,其实还是挺轻松的。我给自己订的原则是,每一套检具哪怕最简单的光滑极限量规的图纸,都要有设计计算,我自己的审核不少于5遍,所以设计的检具几乎都很成功。每一次车间发生质量问题,尤其是总装,我都会第一时间到现场,和零部件的检验人员一起分析一起计算一起解决,那个时候没有感觉质量有多么无奈。就这样四~五年后,我的工作得到了很多人的认可,公司想让我做质量副主管,已经谈话了,但公司的整体机构发生了变化,单缸柴油机人为缩减,遭人暗算,我竟是我的部门第一个被宣布“歇岗”的人。
当时面对这样命运的急速变化,从谈话到“歇岗”不到一个月,我真的很生气,但也没有纠缠,因为很快我们公司的汽油机(汽车发动机)的检验部向我发出了橄榄枝,每一级领导都很快通过了。当时我们的汽油机主要是用于轻型汽车和皮卡,在行业内也是做得比较成功的,在轻型汽车领域内,我们说自己是老大一点不夸张。我想,反正是干活的人,该怎么干就怎么干,何况有新的领导在信任我,我不能辜负了人家。于是一拼又是5年,这5年中,我几乎协助部门领导建立了新产品的整个质量体系,现在很多检验人员和供应商使用的表格都是我那时做的,沿用至今的很多管理文件、管理制度的起草人也是我,现在每每看到这些,感觉很骄傲很自信。这个时候感觉做质量还是蛮有成就感的,“质量”只要有足够的耐心和决心,还是可以改善的,关键是毫不放松地跟踪。
后来,公司要上家用轿车发动机,拉了一帮人便开始了。我的主要工作是设计,尽管从没有使用过三维设计软件,但我可以学,没有任何培训,只用了一个月的时间,边看书边做事,可以非常自豪地说,我是我们公司UG使用最好的一个,那款发动机的三维数模是我做的,用三维数模和整车厂交流真的很惬意。我还负责缸体组的工作,对缸体组的很多零件要设计要审核,但我终于体会到,产品设计比质量工作有更多的乐趣和享受。
就在这个时候,感觉40岁的女人不想太过辛苦了,想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放到家庭和孩子身上,公司做了一个决定,让我负责公司品质保证部的工作。我本身没有做过管理,从一个普通员工一下做到中干正职的待遇,这是我们没想到但也并不意外的,因为在公司20年,无论在哪个部门,我都是部门领导的得力干将,我的建议经常会被采纳,很多同事了解我,我对自己也有信心。本想过悠闲一点的生活,结果竟迎来了一副重担,当时我想,人生难得有这样的信任和挑战,于是接受了。尽管我这时已基本了解了离开两年的质量部门的现状非常不乐观,由原来的40多人流失得只剩下11人,这11人中有三位公司内中干的太太,几乎什么事情都不做,而且以老公的地位为自己的地位——张狂。剩下的人都是想走没有走成或者没有地方要的。 收起阅读 »
平衡生产能力大幅提高的方式
难道,只有让劳动力过剩么?
不知道该做什么了
事情暂时做完了,反而不知道自己该做什么了,整个人空了。昨天上了一天网,睡觉,晕沉沉,从回来起一直都打不起精神,不知道是周未元气大伤还是暂时没有精神支柱撑起自己的原因。今天起来,打开人才网,却懒得投简历。非常不想再找之前方向的工作了,想换方向,心里做好了再从最底层做起的准备。可是换方向,好象手中连一张牌都没有,简历都没力气改,没勇气投,感觉这时候证书成了支撑我信心的的支柱,我几乎所有的希望都放在了那张不知道能不能拿到,就算一个多月后拿到了其实对我也没太大帮助的证书上。一直在问自己,既然想去某个城市从事某个行业,为什么总是要等,等考证,等相关工作经验。。。为什么没有勇气立即去做呢?按计划一步步来一直成了我逃避付诸行动的借口。有些后悔上次没有去同学那里,放弃了一个机会。看来当时我把工作跟考证的主次关系搞反了。不管了,先改改简历,投投,管它有没有机会,最少给自己一个心理交代。周未去看看差不多十年不见的老同学,顺便实地体验一下回来再仔细理理自己的思路。稍安毋躁。 收起阅读 »
一直想走自己想走的路
一直都想去寻找自己的起点,后来才发觉无论从什么时候开始,做什么事情都是起点,没有终点.
一直想去流浪,没有很清楚的目标.只是想让自己放逐,让自己跟随走下去.
想去云南,看看那里的宁静.想去西藏,感受每一次呼吸.......
该起程了
收起阅读 »
一直想去流浪,没有很清楚的目标.只是想让自己放逐,让自己跟随走下去.
想去云南,看看那里的宁静.想去西藏,感受每一次呼吸.......
该起程了
收起阅读 »
奇怪啊,俺家的电脑装了系统后打不开农场了
奇怪哦,俺家的电脑礼拜六重新装了系统后,再也打不开农场了。
不管咋地就是打不开,卡啊卡啊。
天天委托俺徒弟老早起来收葫芦,还好公司的电脑可以打开,就是最近晕死了,,,,
咋地回事啊
不管咋地就是打不开,卡啊卡啊。
天天委托俺徒弟老早起来收葫芦,还好公司的电脑可以打开,就是最近晕死了,,,,
咋地回事啊
上 下 级 之 间 的 交 谈技 巧
一般说来,人们在与自己同等级、同层次的人讲话时,表现比较正常,行为举止都会比较自然、大方。但是,在与比自己地位高的人交往时,就可能感到紧张;表现比较拘谨,并且自卑感强;相反,在与社会地位低于自己的人讲话时,就会表现得比较自如、自信,甚至比较放肆。 比如,有的人在自己的上级面前从不敢"妄言",在同一科室的也不多说话,可是在自己的下级或所管班组面前讲话时,则落落大方,侃侃而谈。有的则在一般人面前总是摆出一副能者的架势,可是一见到权威就显得十分驯服和虔诚。 因此,上下级之间的讲话,上级要力求避免采取自鸣得意、命令、训斥、使役下级的口吻说话,而是要放下架子,以平易近人的方式对待下级。这样,下级才会向你敞开心扉。谈话是双边活动,只有感情上的贯通,才谈得上信息的交流。 平等的态度,除说话本身的内容外,还通过语气、语调、表情、动作等体现出来。所以,不要以为是小节,纯属个人的习惯,不会影响上下级的谈话。实际上,这往往关系到下级是否敢向你接近。此外,上级同下级谈话时,要重视开场白的作用。不妨与下级先扯几句家常,以便使感情接近,打掉拘束感。 上级同下级说话时,不宜作否定的表态:"你们这是怎么搞的?""有你们这样做工作的吗" 在必要发表评论时,应当善于掌握分寸。点个头,摇个头都会被人看作是上级的"指示"而贯彻下去,所以,轻易的表态或过于绝对的评价都容易失误。 例如一位下级汇报某改革试验的情况,作为领导,只宜提一些问题,或作一些一般性的鼓励:"这种试验很好,可以多请一些人发表意见。""你们将来有了结果,希望及时告诉我们。"这种评论不涉及具体问题,留有余地。 如上级认为下级的汇报中有什么不妥,表达更要谨慎,尽可能采用劝告或建议性的措词:"这个问题能不能有别的看法,例如……""不过,这是我个人的意见,你们可以参考。""建议你们看看最近到的一份材料,看看有什么启发?"这些话,起了一种启发作用,主动权仍在下级手中,对方容易接受。 下级对上级说话,则要避免采用过分胆小、拘谨、谦恭、服从,甚至唯唯诺诺的态度讲话,改变诚惶诚恐的心理状态,而要活泼、大胆和自信。 下级跟上级说话,成功与否,不只影响上级对你的观感,有时甚至会影响你的工作和前途。 跟上级说话,要尊重,要慎重,但不能一味附和。"抬轿子"、"吹喇叭"等等,只能有损失自己的人格,却得不到重视与尊敬,倒很可能引起上级的反感和轻视。 在保持独立人格的前提下,你应采取不卑不亢的态度。在必要的场合,你也不必害怕表示自己的不同观点,只要你从工作出发,摆事实,讲道理,领导一般是予以考虑的。 还应该了解上级的个性。上级固然是领导,但他首先是一个人。作为一个人,他有他的性格、爱好,也有他的语言习惯等。如有些领导性格爽快、干脆,有些领导则沉默寡言,事事多加思考,你必须了解清楚,不要认为这是"迎合",这正是运用心理学的一种学问。 此外,与上级谈话还要选择有利时机。上级一天到晚要考虑的问题很多。所以,假若是个人琐事,就不要在他埋头处理大事时去打扰他。你应该根据自己的问题重要与否,去选择适当时机反映。 收起阅读 »
水即是财?
昨天做了一个梦,梦见发了很大的水,有树梢那么高,很多高楼只剩下个尖了,我在水中游泳,好像是有人在追赶我,我用力游,最后好像踩到陆地了。
今天跟朋友说了,都说我要发财了,哈哈,我都不知道财从哪里来,呵呵,管他呢,过几天再说了。
今天跟朋友说了,都说我要发财了,哈哈,我都不知道财从哪里来,呵呵,管他呢,过几天再说了。
昨天去天桥瀑布了
累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