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还没有绑定微信,更多功能请点击绑定

精益六西格玛持续改进的禅学境界

诗曰:
孤月独照千江影
自笑一声天地惊
路逢剑客须呈剑
不是诗人不献诗
山高方能藏巨虎
草浅难免露细蛇
闲来石上观流水
欲洗禅衣未有尘

回忆初上6SQ,意气风发,百问百答,大家相互PK,各自自以为是。此时一切陷入我执抑或法执,以“我”为法,或以“法”为法,无不落入相对,临济祖师所言四料简之夺人是也。
逐渐发帖愈少,也认识了不少同行者中的精英,有问有答,有学有悟。此时发觉前期之迷惘,犹如执象求禅,剜肉补疮,临济祖师所言四料简之夺镜是也。
再后则人境俱夺,有网友如曹兄弟抱怨我此时讲的语焉不详,或如独行侠说怀念以前比较强势的老O,其实是我觉得很多语言不能精准表达所述,要给自己和他人留有一定自我思悟的空间。
现在很少发帖了,除非是些自以为明心见性的感悟,也不PK了,见山只是山,是名山,向往华严所谓事事无碍法界罢。也算是自己对偷懒的一个极好理由啊。

从持续改进而言,一开始的初学者如黑带绿带,逮住问题或工具就两眼放光,或落入“事法界”,或落入“理法界”,有以为事情可以穷其物理,必有其法。有以为改进无所谓“法”,什么六西格玛,精益,埋头做事即好。所以有极度痴迷于六西格玛者,有极尽诋毁于持续改进管理者,都以为自己是真悟,其他人是扯淡。
后来做的多了,见得多了,便发现以前的幼稚,工具方法重要,结果也重要,只重改进方法,或只重改善结果,皆非正道。“事”“理”两不碍,见山不是山。此时在面对问题解决之时,二执交结,现象主义和实证主义融合,能力和境界提高。
再后来问题本身也许就不是问题,该是问题就是问题。如同海澄无影,游鱼自迷。从前执着追求之道,也许是一种自我迷失。比如一个人提高了设备的运转率OEE,缩短了某道工序的时间,降低了某个点的缺陷率,哪怕到了几个PPM。然而也许放在整个SIPOC模型中是不值一提的,你的企业的整体供应链条中真正关键不在于此,例如制造周期不过只占供应周期十中无一,何必苦苦拘泥于制造时间的缩减?此时,应上升至系统层面审视,自上而下,关注价值杠杆才是关键。
然则最后,你发现你所有的努力和感悟在企业芸芸众生之前,无异于蚂蚁撼树。你在此处降了一个浪费,别人又在他处增了几个浪费,六西格玛也好,精益改进也好,落入事理纷争,始终不得其道。所有人的意识才是最重要的,与其改一两条流程,不如唤醒其他人的意识,作为与正常所谓对立的问题不复存在,许多事化于无形,若有不期之果,必有真悟之有碍,致力于正道,乐此不疲,方能证得正果。

14 个评论

游客无法查看评论和回复, 请先登录注册

推荐文章

文章状态

  • 发布时间: 2012-12-31 11:55
  • 浏览: 3079
  • 评论: 14
  •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