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还没有绑定微信,更多功能请点击绑定

一个品质经理对质量管理的看法

在外资企业做了10年,谈一下自己的看法,欢迎大家批评交流。

一, 认识到选择什么样的质量,是企业产品战略的一个组成部分

很多企业均将“质量第一”“质量是企业的生命”“创造零缺陷产品”放在口边,但实际执行过程中却经常让位于成本、交货期等其他因素。
这样,就造成品管人员在实际执行中无所适从。为“零缺陷”“质量第一”等制定的各种标准不能执行,导致质量的执行力很差。

其实,大可不必这样。
企业的竞争是综合性的竞争,合适的才是最好的。高端产品当然一定需要高性能+高质量来支撑,但低端产品则可能是依靠低价格+适可的质量。
选择什么样的质量,是企业产品战略的一个组成部分。
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质量同样如此。高质量并不是通过几个品管人员就可以实现的,而是需要来源于公司的全方位支持。
因此,如果选择高质量作为产品战略的一部分,那么需要在人员、技术、设备、材料等等各种资源方面给以战略性的支持。
如果选择适可的质量作为产品战略的一部分,那么就不应好高骛远,应该明确定义清楚什么样的质量才是企业所需要的。在这个层次上给以战略支持。这样让质量目标清晰,增强现实性及可执行性,有利于明确执行纪律。当与成本、交货期等因素冲突时,也能够根据企业的战略定位,判断是质量优先还是质量让位。
总之,应该“定位准确、原则明确、执行坚决”。

二,品管人员应抓的几个方面

公司的质量定位明确,并给以相应的支持后,就是品管人员大显身手的时候了。

1, 设计质量
没有好的设计,不可能生产出高质量的产品。设计质量是质量管理的重中之重。有时候,一项设计问题就可以摧毁整个产品。品管人员应该对此有清醒的认识,在此倾注足够的精力。

2, 供应商选择
ISO9002质量体系中,要求进行供应商选择等相关工作,但实际执行中,大部分公司在这方面化的时间、精力远远不够。要知道,企业的质量是企业综合实力的一种表现,要提高一家企业的质量水平,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实现的。如果所选择的供应商自身不具有良好的质量管理能力,之后实际工作中,必然会出现众多的质量问题,而且,这些质量问题即使处理好了,又会有新的问题,总之,整体质量水平是很难提高的。
抓好了供应商选择就抓住了源头,会起事半功倍的效果。
另外,与供应商的质量协议应该明确,如果能做到优质优价、劣质劣价,必能极大地提高供应商对质量的重视程度。如,采用浮动价格制度,设定一个基准价,并根据质量验收水平,对每批零件进行价格浮动。这样供应商要取得良好的收益,必须提高质量,使零件质量从制度上得到了保证。

3, 生产现场管理
质量是过程产生的,不是检验产生的。这个应该是每一个品管人员都知道的。但实际上,我们为此做了多少工作呢?品管人员往往还是在不断的检验产品、处理问题中渡过一天又一天。
生产过程的质量不外乎就是“人、机、料、法、环”这些环节,抓好这些环节,必将产生良好的质量。而不抓这些环节,只抓产品检验的话,是本末倒置,只能疲于救火。因此,应该以抓4M1E为主,以抓产品检验为辅,重新定义我们的工作内容。
对“人”,上岗、调岗等等,必须要经过品管部的考核。
对“机”,设备的选择、调试、维修、保养等,要经过品管部的批准、验收。
对“料”。这个一般公司都是品管部的工作范围。
对“法”,生产工艺文件等,要品管部审核。
对“环”,要狠抓5S。不要弄什么6S、7S。少的才是精华,先弄好5S再说。

4,5S管理
大家都知道5S的重要,但有几家公司做好了?往往是,抓一下就好,过几天就乱。化了大量的精力,结果还是原地踏步。这是为什么?
造成5S不能坚持的主要原因之一,是5S对实际工作带来不方便,检查人员一走,就恢复成原样了。因此,我们的5S,必须是充分考虑现场实际情况后的最优化选择,而不是无视实际情况的强制命令。要同现场的班组长及员工充分沟通,共同研究,一致认可。
另外,5S检查,不能每次提一大堆问题,然后要求生产部门整改,就此完事。这样看不出实际的5S水平,不能明确努力的目标。5S检查一定要数值化,要明确检查方法,评分方法,以减少主观性评价,增加客观性评价。有了客观性的数值后,就可以进行班组评比,个人评比等,可以用于计算个人的工作、奖金等,以推动5S活动的活力。


谢谢大家的评论,看了大家的评论,再补充几点。

我跟大家一样,也是在问题堆里跌打滚爬出来的,处理的质量问题数千件了。
还好,公司高层对质量还是比较重视的,并且因为我本身是技术出身,对技术方面的能力也还行,所以品质部门在公司内还是有比较高的地位。

早年,我公司的质量问题集中出现在设计方面,为此我在公司领导支持下成立了设计评审小组,所有新品上市前,除了技术部门自身的审查外,我们品质部的评审小组也对其全部进行审查。特别是针对曾经出现的市场问题以及新技术要素方面严格评审,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用了5年左右的时间,使市场质量从行业的下游上升到中上游水平。也奠定了部门的地位。

但是,这几年随着外界环境的变化,员工流动加剧。零部件质量及员工作业失误有上升趋势,影响了质量水平的继续提高,所以才有了以上想法。

对供应商选择本身就在做,但觉得以前投入的精力不够,今后会作为我们部门的战略性任务。浮动价格制度的实施则要困难多了,暂时只能对高层多吹吹风,还无法全面展开,等待合适的机会再小范围推动。

对生产现场管理的5要素管控,以前没有系统性地执行,只是在处理具体问题过程中零星地处理。去年,有幸到佳能公司参观,了解到他们对人员的管控远比我们公司严格,在其启发下提出了5要素管控,今年开始在公司内推行。具体实施时,当然问题很多,不是一帆风顺,具体的做法还在继续改进中,但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在这方面从此有了话语权,从此有希望将验证式的质量管理转变为真正可控制的质量管理。


对“好”的回答一定要点个"赞",回答者需要你的鼓励!
已邀请:

tamc1997su (威望:6) (广东 深圳) 家电或电器 工程师 - 体系

赞同来自: Jack101 lzc2326 dfhunter 入门级的科比 lxdna jacky_guo06 xiaowangcecilia michaelchen521 cheying2010 将近酒j更多 »

毕业入行品质管理快三年了,两家公司,总体的感觉就是最高管理层对于品质的态度决定了公司品质管控的力度,老板对于品质的态度往往被业务拓展、价格、新产品推出速度等弱化了,太多的领导骨子里还是“品质是检验出来的”。
楼主总结的很好。

44 个回复,游客无法查看回复,更多功能请登录注册

发起人

扫一扫微信订阅<6SQ每周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