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还没有绑定微信,更多功能请点击绑定

“持续改进”的原动力是什么?

2006年我在做企业体系咨询时,曾遇见一个企业的老板,约50岁。在彼此交流之间,他流露出了一种“安于现状”的想法。他认为企业虽小,但利润还不错,儿女也有出息,尽管顾客订单很多,但也没什么对企业扩大生产的愿望。
这种类似的人在生活中有不少,“知足”的企业也不少。姑且不论“知足是否能常乐”,这里只就企业的角度探讨一下“持续改进”的原动力。
说法之一,创造利润。这是企业存在的最根本的目的。“为了利润而持续改进”的好处因其改进价值可以用金钱来衡量,所以也容易倍企业所有成员普遍接收,持续改进的阻力较小。但其缺点是容易短视,改进方向和目标与战略发展脱节。
说法之二,持续经营。对一个有着长远目标的企业,尤其是大企业来说,仅有眼前的利润是不够,它可能更多地关注风险管理。国内企业因发展的限制,更多的关注眼前利益,没有把“企业做成百年老店”的动力。“三鹿奶粉”在产品质量问题上轰然倒下,另一角度也是对“风险管理”上的缺失。企业的职能部门从增值的角度可分为两类:一种是直接创造价值的,例如销售、设计、制造、采购物流;另一种是不能直接创造价值,但为增值过程提供支持和控制风险的,例如:财务、人力资源、质量。
说法之三,社会责任,包括为社会创造就业机会。持此种观点的西方管理学家居多,德鲁克是其中一位代表人物,而国内企业很少很少关注这点。
以上三点逐层递增,后者以前者作为基础,类似马斯洛提出的人的五种需求。
很显然,所谓“持续改进”的原动力,与企业发展的基本动力基本上就是一回事。但奇怪的是,在持续改进的实践中,常常有管理者试图将其剥离开来。例如,引进某种先进的管理方法,但目的又非常模糊。问其目的时,回答常是“为了规范管理啊”,但再问“为什么这个需要规范管理呢?”往往是张口结舍。没有明确的目标、目的,没有与企业发展的战略紧紧挂钩的所谓变革,犹如无根之浮萍,注定是要失败的。

我个人对持续改进的原动力有另一个角度的解读。受看哲学著作方面的启发,我认为“矛盾”是推动企业持续改进的根本动力。
例如创造利润,是由于企业的赢利的现状与股东的要求有了差异才导致了“企业要提高”的需求。这种矛盾,需要企业采取变革的方式来打破旧的系统,通过开源节流来创造更多的利润。
本文开头举的例子,那位企业主,他认为目前现状很好,是一种完美的平衡,换言之没有什么根本矛盾需要解决。所以他的企业将很难有进一步的发展。
作为企业的所有者和高层管理者,要想企业不断发展,他必须不能满足现状,必须随时要有超出企业现状的志向来引领企业的前进。有些人很难理解企业的远景、方针到底有什么用,总认为这是一个务虚的东西,其实这是思想认识上的肤浅。
作为企业的中层管理者,当管理的标准化、规范化达成一种相对平衡时,就需要想方设法“制造矛盾”, 简单说就是要逐步提高要求,逐步细化、深化。在欧美企业,常常将发现的不符合称为“改进的机会”,这绝不仅是语言上的委婉,我以为更多地是体现了“改进”这层含义的深刻理解。
对“好”的回答一定要点个"赞",回答者需要你的鼓励!
已邀请:

angel_1979 (威望:0) (天津 河东区) 电子制造 工程师

赞同来自:

“持续改进”现在改用持续成功管理

54 个回复,游客无法查看回复,更多功能请登录注册

发起人

sureyear
sureyear

二十年以上汽车行业质量工作经验。

扫一扫微信订阅<6SQ每周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