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还没有绑定微信,更多功能请点击绑定

“管理”絮话


“管理”絮话
在企业做了许多年,也从事了些许年的企业管理工作,偶尔静下来,觉得自己真的不懂管理,而且时常对所从事的管理工作充满了疑惑困惑,有时候还真的是停滞不前举步维艰。
管理的书读到汗牛充栋,管理的文章写到著书立说,当把自己放到真正管理者位置的时候,觉得一切工具都用不上。
给诸多企业家讲过课,沉醉于要实现英雄有用武之地的境界;和诸多的企业管理者“华山论剑”,痴迷于纸上谈兵的快感;周游于各企业之间,仿佛万世师表的孔圣人,以期不朽;侃侃而谈突发高论惊世骇俗,似乎要挽狂澜于既倒;但,真正静下来时,自己也疑惑:管理到底是什么?
“管理是要天赋的”,这是我和一位企业主谈话时他告诉我的,也许是对的,因为他就是一位草根业主,没怎么上过学但企业做的如日中天。我经常讲:我们这些所谓满腹经纶的人都是要为他打工的。看似悖论却是事实的管理话题。
与日本的管理者在一起工作,他们那种执著于细节的韧劲和持续改进的精神令人畏惧,其实上和他们在一起工作能学习到很多的知识与方法,但不怎么快乐,事情枯燥而绵久,偶尔回过头来一看我们却是走了很远。
前几年,甚嚣尘上的“中国制造”抑或“中国创造”,经过我这几年的观察与调研,其实上都名不副实。“中国制造”,实际上我们在产业链末端,是以牺牲资源为代价的,没什么好炫耀的;“中国创造”是有那么一点,但产业化程度极低,并成本极高,仿佛又是“举全国之力”。我们较前期是富裕了一些,但软实力仍是东施效颦,仿佛中国元素没什么,西方安娜约翰的元素填充倒是太多。大国形象也许是有了吗?那也是几个发达城市而不是综合国力,我们过多的强调的是“面子”而不是“素质”,到处给人一种富裕起来的“煤老板”感觉,中国的形象不是几个明星脸,而是持续发展的基础制造业水平。
基础制造业水平也一般。我去过多家企业,仅中企与外企的企业建筑布局就能略见一斑。中企一走进企业必能看到一座宏伟的办公大楼独立于宽阔的广场之中,仿佛傲视群雄一样,所有公司的白领都群居于此;外企却不一样,基本上没有雄伟的办公大楼,办公区与生产区连在一起,而且采取的是集中办公,最大限度的利用有效的生产面积;中企的办公人员与现场是割裂的、外企的办公人员与现场是一体的;中企的办公大楼是装面子的,外企的办公人员是为现场服务的;有市场、有效益、有企业美誉度,不知道哪一个更有“面子”?
我们经常讲要培养管理者的“三现”意识,民企的老总就住在企业里、外企的老总就在现场,那么我们要培养谁的“三现”主义呢?
据说本田宗一郎没有办公室,我确实拜访过一家台资企业,老总的办公室是敞开着的,没有门。
“陈总,你的…‥办公室怎么没有门呢?”
“办公室是办公的地方,不需要门。”陈总答道。
我默然。
管理是个复杂的话题…‥
这几年,我受精益思想浸染较深,看到诸多企业较多较大的不良现象,当我去下药、去做手术的时候,我发现我不是华佗,也不是白求恩,更不能做鲁迅,也做不成耶稣,因此我越来越不懂管理了。
管理的书读的不少,基本上都是欧美或者日韩等作者写的,多的词汇也是一大堆外语缩写的罗列,中国其实上并没有真正的管理大师,想当然也不会有管理巨著了,偶尔有名家出一两本书或是有枪手捉刀或是抄袭的,实在空乏。
有幸读到稻盛和夫的《活法》,这位活菩萨一样的世界顶级管理大师是深谙中国文化,极力推崇儒学、佛学。这位在有生之年打造两个世界500强企业的老人,谆谆教导到:“管理者只要做好“六项精进”,就能搞好企业,并拥有美好的人生。”所谓“六项精进”,指的是:1.付出不亚于任何人的努力;2.要谦虚,不要骄傲;3.要每天反省;4.活着,就要感谢;5.积善行、思利他;6.忘却感性的烦恼。实在的,这六精进没什么惊世骇俗的警句,但是正是践行这些最基本的人性守则,才让我们对他自愧不如,高山仰止! 中国传统文化?于我们是否是太过陈旧与陌生,偶尔拾起我们只是在《百家讲坛》上当作演义过了一把小说瘾而已…‥我们丢掉的太多了!
管理,我们仿佛在替别人管理,小小的孩子我们就让他们进“双语教学幼儿园”,花大价钱培养到大学、硕士、博士直至人生目标是出国定居,那种“为中华崛起而读书”、“指定江山,粪土当年万户侯”的少年意气,以及“贫贱不能移、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的浩然正气,我们又到哪里寻觅呢?
世界需要管理,企业需要管理,家庭需要管理,人生需要管理,人心更需要管理…‥
管理这个课题好大呀!!
这个世界太浮躁,我们用解决问题的工具创造另一个更难解决的问题,谁在麻烦我们呢?
佛说:“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2012-8-9偶感

37 个评论

游客无法查看评论和回复, 请先登录注册

发起人

炎正杰
炎正杰

精益指导

推荐文章

文章状态

  • 发布时间: 2012-08-10 16:45
  • 浏览: 2344
  • 评论: 37
  •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