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还没有绑定微信,更多功能请点击绑定

发一个被盗的帖子---与6sigma擦肩而过

这个帖子被盗了,发到这里和大家分享一下

老钻的六sigma与草船借箭是我引起的,老钻和我对这篇文章沟通了几次。
我不是什么绿带黑带master。最初接触6sigma的时候是在2001年,那时候公司从摩托罗拉请来了一个厂长做副总,不过不是我的上级,当时我和工程部的人一起研究稳健设计和DOE,副总管生产工程和设备,我负责公司级的改进项目,很多时候我们是先找到问题然后找工具,常规工具无效之后再去找新工具。以有用能解决问题为目的。副总给我们介绍了6sigma,6sigma体系,机理分析三个工具。
相对而言,我的数学基础还行,加之我对DOE得模型理解和三因子两水平立方体模型理解得最透彻,以及spc应用能力,副总希望我来推动6sigma,不过当时我对6sigma的认识仍局限在技术工具上,并不认可6sigma,只把它当成改善的一种方法,计算复杂,当时我们还在用坐标纸作曲线拟合,公司快速发展,过程变化快,设备更新快。自己尝试做了两个小项目就放弃了。对DMAIC,只是把它当成PDCA的一个变形。所以6sigma,在我们那里只是一个可选的改善工具,和一个spc的应用,并没有成为真正的项目。

大概在07年回到上海后碰到一个以前的HR,他很自豪的告诉我他已经是黑带了,中质协的。在一起吃了个便饭,几十块的那种,也询问了关于6sigma的一些事情,说起统计技术,DOE,他也头头是道,关于因子筛选,这个就说不出什么了。从那时起我对中质协就没了兴趣。后来以前的一个学生从GE出来,和我吃了个饭,给了我一些GE的黑带教材,恐怖,大概有600多页,到现在我都没看完,也找不全了。

我工作过的地方质量水平一般也就在97,98那个样子不过关键特性基本上能达到cpk2.0,不是我们做了什么,而是设计之初就把冗余系数定的高。这就是有标准定义权得好处。可以年产2000kk累计几年没有电性不良出厂,偶尔每年有几个严重失效,做过fa后也不用采取什么实质性措施,只是在fmea上增加一个记录。

后来也陆续看了一些6sigma的书,然后,没有然后了,几本书的例子都是n久以前的汽车方面的例子。我们的主要问题并没有集中在critical,基本上在major和minor。以minor为主,这些大多涉及到操作问题,尤其是目检的问题。本质上是设备稳定性的问题。只能一方面加强检验,一方面强化设备优化和设备维护。当然制程纪律也是始终要重点关注的。

回想自己在制造业的那些年,其实只做了两件事,1是量化,标准化,模块化,尝试系统化,在尝试系统化的过程中发现系统和质量系统分不开,开始排斥条文化的质量体系,一个公司可以建立一个通过认证的质量体系,但是这个质量体系如果没融入公司的整体体系一定会被排斥。记得在02年一个审核员审核我们和同评审,对于我们的滚动rollingforecast系统实在弄不明白,最后一定要我们提供合同评审的证据,没办法,只好和他一起给他们公司打电话协商才搞定。

2 做改进项目,这个很杂,有我们目前的问题改善,有某个模块的改善,有doe,有很多都是组织技术人员进行优化改善,至于6sigma项目,尝试过,不是严格意义的6sigma项目,设定的目标也不是3.4ppm
只是用6sigma方法作改善。

回头想想摩托罗拉的那个厂长,当时他私下对我说的一句话是摩托罗拉6sigma是一次企业管理模式的升级,是用项目制的模式把受到天花板压制的优秀年轻人拉出来,用专案的方式锻炼他们全面能力,用逻辑和数理统计的方式力图打破大企业病。试图把一些固化思维的中层挤出去。然后才有了管理干部的6sigma要求。当时的我更多的把它理解成政治斗争的技术壁垒了,那不是我关心的,于是很长时间6sigma在我心中就是,数据收集分析,DOE,verify,后来才把过程功能图与因子筛选加了进来,这部分其实一直在用,直到DOE失败发现关键因子遗漏才重视起来。对我而言总认为6sigma这个工具可用,不堪大用。

通过那个黑带高手的帖子,突然发现自己对6sigma的理解有那么多欠缺。一个不是持续稳定受控,并在一定其间持续的过程,是没必要考虑做6sigma的,一个标准化程度不够的模块,还谈不到6sigma,一个模块的数据化程度不够,6sigma可以启动,不过势必先数据化模块,运行一段时间后才有可能进行6sigma。如果只是用dmaic,那只是pdca。

我们把6sigma广义化了,于是各种不同的6sigma观点层出不穷,大家不在同一页纸上讨论着。

草船借箭这个例子很好,让我认识到因子筛选实际上应该是数学模型建立的过程,是建模。DOE的过程是在建模的基础上进行PDCA的策划实施。通过结果的分析把建模的各个系数确定下来,拟合优化残差分析是验证模型的假设检验。
对“好”的回答一定要点个"赞",回答者需要你的鼓励!
已邀请:

mrpanlei (威望:26) (江苏 淮安) 机械制造 工程师 - 整体体系策划,持续改善

赞同来自:

顶一下。
很认同楼主的一些观点。做质量的目的是把产品做到符合客户的要求,从而为老板获取利润。不能为了质量的工具而做质量。
做过好几个厂的质量改善工作,有跨度也有汽车、电子、注塑、压铸、制冷、机电等行业;质量水平也参差不齐,可能是我经历的工厂都是质量水平不高的厂,但是我觉得没有几个有大力推进6sigma的公司,换句话来讲,都是打基础就可以对质量产生质的改善,比如,6S管理,流程执行力改善,产品标准化,部门KPI的设计,再做做不合格品的持续改善就足够了。
总觉得中国质量管理陷入一个空浮的状态,很少有工厂愿意花个一到两年的时间去认真打下管理的基础,老板也不愿意去接触与接受质量的理念,都是希望招个NB的质量人员就可以把公司的产品搞的世界No.1。
很悲哀的事情。

2 个回复,游客无法查看回复,更多功能请登录注册

发起人

旷野
旷野

质量相关

扫一扫微信订阅<6SQ每周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