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还没有绑定微信,更多功能请点击绑定

传统思维的-"学以致用"和"不在乎"

我所崇拜的王小波在一篇杂文中写道欧几里德在讲授他发明的几何学时,有一位大叔问到这有什么用,于是欧几里德就让仆人拿给他一块钱并嘲笑到:这位先生要从学问中获得金钱啊.
可见西方的学者富有独特的探索研究精神.并不在乎这种研究成果是否能给当时的社会有什么功利性的影响.所以他们几乎独立完成了现代科学的所有奠基的工作,并使科学发展到了今天的这个地步.平心而论,西方学者的这种"不在乎"应用的态度反而导致了实际的广泛应用.
我们的老祖宗们创造了不少令人惊奇的成就.几乎从一开始,就提出了"学以致用"的概念.一代一代的士子们都是抱着这样的理想,饱览经书,以求经世治国的.所以他们的重点在于"学"现成的,在圣人们的格言警句中悟道,以求更进一步地证明圣人之道的高明.所以这种社会力量越来越强,最后到了几乎个人无法挑战甚至不敢做挑战之想的地步.最后本着应用导向的"学以致用"反而大大偏离了实践.
直到今天,我们仍然喜欢从祖宗那里找到对应,方觉得心安理得.就拿管理学为例,我们水煮了三国,解读了西游记,对照了水浒中的宋江,联系了易经和经商之道.不知道接下来还要有什么古为今用的东西,我们每一代都有了做事后诸葛亮的机会.
我所接触到的每一个中国的企业家们,谈到管理,都能谈出个道道来,似乎每一个人都是纵横家,博古知今,让苏格拉底也自叹弗如.可是落实到实际, 就连某些简单的问题都没有能力彻底根除.
我觉得有两种处事方式引起了大家的广泛关注和争论:一种是着手解决问题,需要借鉴理论就借鉴,需要发明就发明.最后便可创新.另一种是先领悟理论,然后对照理论,再领悟在实践中的应用.
以我个人之陋见,这两种方式都没有错,只是要注意时机. 就如同小孩子一样,刚涉世时主要以学习和领悟为主, 逐渐增加实践的机会,到了最后可以尝试自己创造.
其实说了半天就是想让大家同意我的一个观点: 我们学习六西格码也好,其他管理也好,不能一直以统计理论或者思想学习为手段, 忽略了实践性的学习,或者光顾着用这些工具,不去从理论上提高自己.最后都会造成半吊子的结果.
此外,我以为"不在乎"是很好的一种态度.往往因为不在乎反而成功了.太过功利,处心积虑,为了拿个证,加个薪,可能反而错过的东西更多.
我不希望大家都因此而赞同我的观点,如果能以此引发你的独立思索,哪怕是对立的结论.那也就完成了我这篇文章的一部分作用了.

对“好”的回答一定要点个"赞",回答者需要你的鼓励!
已邀请:

awu307 (威望:2) (上海 杨浦) 机械制造 主管

赞同来自:

其实,O兄提及的下面的这样一个观点,是我一直以来,一直想告诉大家,却一直没有比较系统地整理出来过的,下面就借来说话,我想oliven也不会告我抄袭侵权吧!:)

其实说了半天就是想让大家同意我的一个观点: 我们学习六西格码也好,其他管理也好,不能一直以统计理论或者思想学习为手段, 忽略了实践性的学习,或者光顾着用这些工具,不去从理论上提高自己.最后都会造成半吊子的结果.

我们的老祖宗很早之前就提出了这样的思想,就是“学”与“用”的结合。我们学习“六西格码”,学习“管理工具,我想我们根本的出发点就是为了“用”,能够把自己所学到的知识、理论用到生产、管理之中去,取得或多或少的一点效果!
可是,现在许多人拼命地下了无数的资料,当我们静下来,无事可做的时候,我们扪心自问一下:我们下载的资料我们看了多少,又用了多少了呢?当我们在实际工作中遇到相似的问题的时候,我们是否会想到我们所学过的那些工具方法呢?
我想很大一部分人的答案是“不”,当然,我不否认确实有极小一部分可以说“是”的人。
也许,实际情况的不同,环境背景的不同,可能会给我们的“用”带来不少的麻烦,甚至……是失败,可是如果我们如果从这些失败之中不断地总结提高,不也是一件很值得庆幸和高兴的事情吗?
管理和应用不是用嘴来说的!

14 个回复,游客无法查看回复,更多功能请登录注册

发起人

扫一扫微信订阅<6SQ每周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