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基准、第二基准、第三基准的问题
最近在看公差与配合的书。由于自己也没怎么弄的很清楚,所以特来发这个帖子。让我和大家都学习下。
在书上看到有些位置度或一些垂直度等形位公差,后面都有第一、第二、第三基准。如:位置度Ø0.1后面紧A 、B、C. 或位置度Ø0.1 B、A、C 等。 我自己认为这个排序是设计人员安排的,但我就是不知道设计人员为什么要这样排序。
我认为如果那个尺寸相对于 B、A、C的某个基准超出公差带0.1mm,也是判定这个零件不良的,但为什么 设计人员还要这样的排序呢?
望高人做个解释。
在书上看到有些位置度或一些垂直度等形位公差,后面都有第一、第二、第三基准。如:位置度Ø0.1后面紧A 、B、C. 或位置度Ø0.1 B、A、C 等。 我自己认为这个排序是设计人员安排的,但我就是不知道设计人员为什么要这样排序。
我认为如果那个尺寸相对于 B、A、C的某个基准超出公差带0.1mm,也是判定这个零件不良的,但为什么 设计人员还要这样的排序呢?
望高人做个解释。
没有找到相关结果
已邀请:
7 个回复
wszdcwszdc (威望:0)
赞同来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