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还没有绑定微信,更多功能请点击绑定

在外企做SQE的日子【三】与采购团队紧密合作的供应商管理


前面两个章节说的都是关于团队管理的内容,现在开始切入正题。当时有两个方面的工作成果值得一提,一个是与当时的采购部良好的沟通与紧密的合作;还有一个是我们自己开发的一个供应商管理数据处理平台。
我先介绍一下当时我们公司的组织结构。公司生产小型音频产品,业务、研发、项目在台湾,生产在大陆。老板Y董,台湾人,每年大半时间在台湾公司,专注于业务与研发团队;Q总,台湾人,负责厦门工厂生产部的所有事情;Z总,台湾人,负责厦门工厂生产部以外的所有部门;C协理,采购部最高主管;L经理,品管部最高主管。
当我2010年加入(实际上是2009年底就已谈好)那家公司的时候,公司正处于高速扩张时期。刚刚搬进新建的很漂亮的工业园区,并且有一个比现有生产规模更大的新项目在开始建设。当时公司有自己的模具开发、注塑车间、表面处理(包括真空溅镀)、喇叭生产线、成品组装线、包装线。并且计划在不久的将来并购连接线生产厂商,引进SMT生产线。
当时我们采购的材料主要是注塑件、电镀件、喷漆件、冲压件、连接线、电子元件、电子喇叭、PCB、PCBA、包装材料。并且有计划的将模具与喇叭开始外包。当时SQE与IQC是两个独立的团队,IQC负责来料的检查、异常的反馈、退货的确认、产线投诉的受理;SQE负责供应商的选择、异常的检讨处理、供应商的审查(包括体系审查与产品审查)、开发阶段与量产前期品质的跟进与辅导、供应商的考核(真正的执行扶持与淘汰机制)。供应商的选择主要是主管的工作,检验WI是QA根据成品要求做成的。当时我不是很理解品管经理这样的分工模式,觉得增加了SQE与IQC沟通的难度。现在看起来,这样的分工是明智的,将SQE从消防员角色解放了出来,让SQE有了充分的时间来做策划、管理、预防的工作。
在6月份的时候,采购部新来了一个主管,也就是C协理。据说是从富士康挖过来的,好象还是一个顾问公司的顾问师,反正很有两把刷子。当时我们也面临着很突出的生产部门挑材料的毛病的问题,很多时候生产部门对材料的易装配性提出了一些非常苛刻的要求。再加上材料品质标准是由负责成品的QA主管制订的,直接导致非常严重的品质过剩。后面C协理来了以后,输入了一些新的观念与思路。如:适当的品质要求、品质与成本的平衡,以及与客户进行品质标准的谈判之类的观念。这对当时正因为品质过剩导致的供应商管理困难而焦头烂额的我来说,无异如下了一场及时雨,只是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一时来说这种局面还很难改观。
当时的供应商很被我们折磨,因为产品本身体积就很小,加上过于精细的品质要求,每天从IQC发出的不合格报告象雪花一样飞到采购部。采购部的物料采购员要负责对自己采购的不合格物料去跑特采。特采由采购根据不合格报表发出,必须工程、生技、生产、品管四个单位会签,最后还要Q总或Z总裁决。所以当时跟供应商一样被折磨的还有我们采购部的MM们与我们的SQE们,因为共患难,所以彼此之间形成了很好的合作关系,一致“对外”。当时很多的供应商视我们的订单如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做我们的订单要付出比别人多得多的人力、物力,而且良率很低;可是我们的订单量很大,而且看起来有很好的发展势头,放弃我们又觉得可惜。
当时我们的供应商管理还能做得下去,而且做得风生水起,最主要的因素之一就是订单量大。因为订单量大,我们对每一个材料都有两到三家的供应商,而且都打样确认OK,随时可以生产的。平时我们将订单分别下到各家供应商处,月底根据供应商考核的结果:A级供应商分配较大的订单份额,C级供应商减少订单份额,D级供应商暂时不给订单。这样子一考核下来,供应商的配合度都还算可以,有什么事情可以叫得动。
除了以订单分配作为筹码来调动供应商的积极性以外,我们与采购部的合作还遍布在供应商管理的每个环节。供应商的开发与选择、异常处理、供应商审查、供应商考核等等,所有与供应商有关的事务的处理,你基本都能看到SQE与采购员的身影活跃在一起。。包括比较敏感的Cost down、策略供应商分析,我们都与采购进行合作。当时我们对于Cost down有一个比较先进的理论就是:供应商的制程良率每提高一个Percent,我们就可以受益0.5个Percent。也就是SQE跟进供应商进行制程改进,在取得一定成果的时候采购就出面谈Cost down,分割供应商制程改善带来的收益。除了平时沟通得好,另外也还因为我们两个部门有着交叉的考核指标:进料检验合格率、特采率等这些既是SQE的考核指标,也是采购的考核指标。
当时我们与采购每周开一次会,基本上所有的采购与SQE都会一起参加,讨论供应商管理中遇到的问题。提出需要对方协作的地方,同时解决对方遇到的问题。只要时间充许,两个部门的最高主管也会参加,有时公司的体系推行经理也会参加,很多的决定都是在那个会议中做出的。也有很多时候是我与采购的课长在会议中先交换意见,然后各自带回去请示部门最高主管后再邮件出来的。那样的沟通直到采购部划分成Source与Buyer之后,反而有所退化。因为之前的模式是一个人全程负责一个类别的材料的供应商开发与物料采购,一种材料的问题只需要与一个人沟通就可以解决了。改革之后是Source专门做供应商开发的工作,跟到样品承认后就转移到Buyer。分工更细致之后,沟通变得烦琐起来。看来任何新事物,都有他有利的一面与不利的一面。只是看我们如何充分利用他的利,而规避他的弊。
【未完待续】

36 个评论

游客无法查看评论和回复, 请先登录注册

发起人

推荐文章

文章状态

  • 发布时间: 2011-04-20 08:12
  • 浏览: 9068
  • 评论: 36
  • 赞: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