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还没有绑定微信,更多功能请点击绑定

《南京事件争论史》:远未展开的细节研究(转帖)

《南京事件争论史》:远未展开的细节研究  对于南京大屠杀的情结  南京大屠杀,这个名词在对我来讲,在1995年之前依稀听说过,除
了笼统的一句日军凶残外,不知任何详情。经过二战胜利五十周年的一整年发酵,我成为了二战迷,对于南京大屠杀的印象在传媒、出版适时大战中蘧然加深了,这
年看了报纸上的很多相关文章,看了电影《屠城血证》,以及一些早已忘记名字的国产纪录片。这一年,我还记得家乡的鲁迅纪念馆专门开辟了一间展厅用于展出南
京大屠杀的照片和文字,我出展厅时碰到一群日本老人集体来观看,只听一个西装革履的日本老者说,南京大屠杀是不存在的,那一刻,我杀人的心都有了。 
 除此之外,让我印象尤深的是,我在此展览馆内翻阅了留言簿,上面满篇言论不是壮怀激烈地要求实施复仇,就是勿忘历史振兴中华之类的励志劝诫,而国家崛起
之目的只是出于对“落后就要挨打”这一金字教诲的回应。还有一句让我当时看来很佩服的诗句,“富士山头扬汉旗,樱花树下醉胡妾”,我想这位老兄一定是在留
言者中最有文化的。等开始上网后,我才知道这出自新一军的军歌,而在1995年,新一军并不是一个出现频率有多高的词,那时候我绝不会知道征战印缅战场而
幸存的新一军老兵们在战后长达半个世纪里过着怎样悲催的生活。过了15年,我居然遇到了新一军军长潘裕昆的外孙晏欢,知道了在我国找寻档案史料是如何艰
难,属于事业单位编制的各地档案馆相当于半个衙门,进门不是易事。我还发现,当年我读过报纸上整版的关于南京保卫战、南京大屠杀的文章,班主任给全班读过
后激起全班同学强烈复仇之心的文章,统统都是低劣的抄袭拼凑作品,再加上作者本人的文学虚构。比如南京保卫战,从1995年持续到现在的重复炒冷饭文章,
依然是主要抄袭自政协文史资料选辑中的《南京保卫战》一册,真是没长进。在没有互联网的年月里,门边拉屎不怕被人发现,只要占有足够多的文史资料选辑,就
能轻松成为中国现代史的高产写书者。  所以我现在得出一个结论,长久以来的南京大屠杀教育结果,只是对历史仇恨的复制粘贴,永远在感情层面上翻
江倒海,但在事实论证技术分析上难有进展。更荒诞的是,那些在主流媒体上(当年鲜有市场化媒体)一脸正经撰写历史、孜孜不倦进行道德教育的作者,多是无耻
的文抄公。而当事人的回忆,经过层层修正,在不同的时间段适应了不同的政治需要,正如同老兵们不符合常理的夸张回忆一样,也难以让国内外的历史研究者信
服。尽管他们有一肚子的苦水让人催泪,有满身的伤痕可以从视觉上征服人们的同情心。  这一切,怪谁呢?我们反复谴责日本修改教科书、政治领袖参
拜靖国神社,但其实我们也是一个擅长选择性失忆的民族。现在,那些散落在民间的抗战军史研究者,除非他懂日文,否则手头必备的那些书籍,除了并不十分准确
的文史资料选辑外,就剩下七八十年代从日本翻译过来的一堆战史书籍,可惜这些书都未重版。  有意思的是,在资料奇缺的抗战史中,南京大屠杀这话
题是个幸运儿。有一套书叫《南京大屠杀史料集》,断断续续出了78卷,从中方资料到日方资料,收录详实、范围广阔。这套丛书有浓厚的官方背景,是国家出版
项目之一,得到各方面的开绿灯,在资金上不成问题。我觉得个人研究抗战史,基本上没必要看国内学者们写的厚厚的论文,只需要把这堆书里感兴趣的内容买回
家,就能超过穷尽几十年功力的专家们,比方说有人对日军感兴趣,有人对战后审判感兴趣,有人对欧美友人感兴趣。经过搜索,我发现有影响力的网站和媒体鲜有
对这套书做出过报道,所遭冷遇与火热的远征军话题形成鲜明的对比;在大力做报道的,主要是江苏省本地媒体作为对政绩工程的吹捧,奉旨唱诵的赞誉一边倒,看
后觉得肉麻。因为出来接受采访、发表言论的反倒是那些仅挂个名字的领导,这给人争功邀赏的坏印象。  笠原十九司的《南京事件争论史——日本人是怎样认知史实的》,属于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的“中日历史问题译丛”。这套书都是翻译自日本,值得一读,特别是《战前日本国家主义运动史》,但上市后也没什么反响。     争论种种  笠原十九司,按照我们一套话语来说,他是中国人民的老朋友,多年来为了维护中日友谊不惜与自己的同胞反目为仇,这是一种多么伟大无私的国际主义精神。我不知道笠原十九司的对手们,有没有质问他,你这个日奸拿了多少人民币,太平洋没加盖子,你游到中国去吧。 
 笠原十九司不是在孤身鏖战,在日本通过著书和一系列社会活动来普及南京大屠杀历史的,还有许多日本学者。《南京大屠杀》、《南京大屠杀的证明》作者洞富
雄,推断遇难人数在20万以上。《通往南京之路》的作者本多胜一,于1983年来到中国,沿着当年华中方面军的行军路线重走战地,他的足迹经过杭州湾、上
海、南京,本多胜一认定南京惨案不是一桩孤立的事件,是从登陆后的征战路线上一路大面积发生的事件。洞富雄、本多胜一、笠原十九司,是在南京事件上大力为
中国说话的日本人,影响力最大。笠原十九司在书中历历细数了他同行们的作品,以及同行们的做研究过程、遭受右翼的攻击以及对此回应。  藤原彰著
的《南京大屠杀》也是有份量的一本书,藤原彰的父亲是陆军财务部军官,父子皆从军,藤原彰从军校毕业后来到华北战场,1944年调任到湖南战场参加打通大
陆交通线作战。他还曾著书《中国战线从军记》,生动记录了从北方到南方所遭遇安危的截然对比,这是我读过最好的日本老兵回忆录,当然,此类回忆录翻译过来
极少。  维基百科上,笠原十九司的词条,内容聊聊,除了基本履历和作品单外,只有著书《南京事件》时因图片出差错引发抗议一事进行了独立叙述。  
 所谓争论史,从战败之后立即开展的东京审判,到70年代、80年代、90年代前半期、90年代后半期迄今,一共分成四阶段。期间主要的事件除了笠原十九
司阵营里的几位仁兄出书、或惹官司之外,就是家永三郎的教科书案胜诉。家永三郎的《新日本史》因为涉及南京大屠杀和日军强暴妇女,未通过审查,于是上诉走
司法程序,最终获胜。这些年来,虽然有各地的否认南京大屠杀的声音此起彼伏,待官方明确承认大屠杀事实成大气候时,反对者的精力开始专注在遇难者数字大小
上。这段争论史迄今未完,但这也是民主社会的常见现象。在钓鱼岛归属权问题上,日本学者井上清坚持钓鱼岛主权在中国,他照样在学校教书以及在政府机构任顾
问。在中国,30万遇难者数字是一条政治红线,置于任何学者们的研究之上,你无法在公开场合怀疑它,虽然我们能列举出有名有姓的人数量寥寥。饶是笠原十九
司,也只说是十几万到二十万,甚至二十万以上。  日本社会对于南京事件的怨恨,除了因对对立政治体制的不信任之外,还有普遍为松井石根、百人斩
的两位少尉喊冤。这三人在东京审判中被判死刑。对于在1937年先后时任上海派遣军司令、华中方面军司令的松井石根,因为对部下的大量反人道行为缺乏约
束,而在当时饱受国际舆论指责,随即遭撤职回国。但因为约束属下无方而被战胜国判处死刑,是有点冤枉,从根本上讲,他作为指挥官没有发布过屠杀的命令,相
反是严令日军不得驻扎城内。陆军省、参谋本部、大本营的文件里提及禁止扰民和禁止屠俘,当然下面执行与否、监督者睁只眼闭只眼又是另一回事。如华中方面军
的文件,“让支那军民敬服于皇军之威风,以杜绝有损皇军声誉之行为。”而且从日军法务部人员的回忆来看,当时也是杀鸡儆猴处理了一些“有损皇军声誉”的违
纪事件。所以,包括国内的战史爱好者,很多人也为松井石根鸣冤,认为真凶是朝香宫鸠彦,靠皇族身份逃脱审判。至于百人斩中的两位当事人,主要看法认为他们
是被自己和记者的吹牛害死,如果是战斗中杀敌,则不算屠杀,但不可能达到百人的成绩,所以必定是杀了很多已经投降的士兵和平民,此外在军刀物理性质上也存
在很大争议。    日本老兵眼中的南京之役  其实,看过《南京大屠杀史料集》后,再看笠原十九司的书,已经失去吸引力,此书
在写作上也不是很给力,分析不深,更多是资料梳理。但无论是资料数量,还是观念史的勾勒,都不见得优秀。而且学术圈内也就是那么些人,多年浸淫下来彼此都
脸熟了,不管你们是站在对立面的还是比肩的,作者更像是在轻车熟路地例举介绍老朋友们的研究。作者在此书中分析了日军屠杀行为的原因,但只是在浅层次上,
因为书的重点不在此。原因何在?  书中分析如下:现役兵的军纪相对还能有保障,但因战事爆发而征召来的预备役士兵则军纪较差;日本军队缺乏国际
法常识的教育。这些都在日本军方文件里多次谈及。此外,自从日清战争之后,日本国民被长期灌输仇视、鄙视中国的观念,所以视中国人为劣等人种,对对手的尊
重无存。这是此书内的分析。  翻阅《南京大屠杀史料集》,则能看到更为生动、细密的资料。日军参战将士的回忆录、日记,内容好坏基本与官衔高低
无关,这能说明日军的文化程度不低,进而说明战前国民教育的普及程度之良好。不少经历过中国战场,经历过太平洋丛林,或者两者都先后经历过的幸存普通士
兵,战后读了大学,有志从事近现代史研究,这些人写出来的回忆录,质量上乘。这套丛书里也有大量士兵的无脑文章,战友倒下我愤怒,战旗招展我激动,最后胜
利来之不易,感谢天皇感谢国家。对于战场经历,只有放置在哪场战争中都通用的文学色彩的描写,没有将个人经历置入于战史研究中,没有思考分析,此类文章也
有不少。但几乎所有日军将士,都承认南京之役的残酷,从天而降的迫击炮炮弹和捷克式轻机枪的点射,成为他们的最大噩梦。许多人不约而同谈到,他们在民众的
欢送中坐船离开日本本岛,在船舱中经历了莫名的激动和迷惘,在刚结束战事的上海登陆。放眼望去,满街的断墙残垣,中国士兵的尸体、战马的尸体遍布在泥泞的
地面上、水系里,有些只剩下骨头,更多的是爬满了蛆。  而后勤保障的乏力,导致作战的日军陷入了几乎无米可炊的地步,有太多的人写到当时缺乏粮
草的困境。日军的应对之法便是征收,其实就是抢劫百姓。但军方是有命令禁止抢劫的,并不时派宪兵纠察士兵们的行为,于是士兵们为了避免遭受军法指控,抢劫
后加上了灭口这个流程。后勤的缺乏,还体现在军服上,日军穿着破烂后无法更换的夏季军服,经历秋季来到冬季,他们要面对霜降,要面对江南湿冷的气候,曲曲
折折的河流地形、泥泞多水的土地也给行军造成很大困难。南京一带的米粗糙难吃,水质也脏,战斗减员之外,疾病减员数量相当可观。无粮食供给俘虏,那就一杀
了事。除了物质匮乏外,还有作战心态的消极,许多士兵以为上海战事的胜利标志着中日局部冲突的结束,一心归家的他们想不到被卷入到全面战争的爆发中。因为
是中央政府的心脏地带,这一路进军一直遭到顽强的抵抗,可以参见各部队伤亡统计和兵员补充的数字记录。总而言之,日军的日子也不好过。种种消极因素加在一
起,加速了屠杀的进行。  有意思的是,冈村宁次在《阵中感想录》里这么写道:“战争爆发后不久,我在满洲听东北老人说,义和团事件时,欧美等联
合军队极尽烧杀抢掠之事,惟独日本军队军纪严明,秋毫无犯,让人敬佩不已。然而这次战争,日本官兵行为与从前判若两人。”不止是他,还有其他日本军人也如
此讲过,拿庚子事变、日俄战争、一战与德国交战中日军的文明表现来惊呼今日作风的沦丧,那时候的日本正大力提倡脱亚入欧,要学西方做一个文明的绅士,所以
遵守各项国际公约;而步入二战前的日本全国,经受了国家主义和民粹主义的双重作用,社会整体上仇视西方,欲取而代之。比方如当时风靡的歌中所唱“青年啊,
称霸七海是海洋国家日本的使命”。冈村宁次尽管对自己军队军纪大不如前有痛心的认识,但他的分析却是,日本的过快发展将外来思想中不符合国情部分也囫囵吞
枣。处于“日本不高兴”状态之中,学校教育反复灌输“支那人”如何劣等,更让这些喝狼奶长大的孩子们抱着蔑视心态放开胆子“惩戒暴戾支那”。  
有了这样的记录和分析,历史才会清晰,可惜的是,八年抗战只看到南京大屠杀这个节点上出了系列资料。远征滇缅,尽管在大众关注的层面上比南京大屠杀要火
热、要时髦,但也没有成系统的严肃书籍出版,比起政府出钱来做亏本的出版项目,至于其他的环节,比如淞沪、武汉、徐州、中条山、长沙、常德、衡阳这些战史
地标,就更不用提了。       成稿于2011-09-26  经观书评增刊2012年1-2月合刊钻石:这样冷静的,细致的文章才有价值。

5 个评论

游客无法查看评论和回复, 请先登录注册

推荐文章

文章状态

  • 发布时间: 2012-02-28 17:52
  • 浏览: 2335
  • 评论: 5
  •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