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质量审核与产品质量检验的关系
产品质量审核与产品质量检验的关系
在ISO 9001:2000标准中,把“以顾客为中心”摆在极为重要的位置。从总则到各章节,提到满足顾客要求的条款就有十多处,特别是第八章的8.2.1“顾客满意”要求:“作为对质量管理体系业绩的一种测量,组织应监视顾客对组织是否满足其要求的感知的有关信息。获取和利用这种信息的方法应予以确定”。笔者认为,获取和利用这种信息的方法有多种,开展产品质量审核是重要的方法之一。
目前,开展产品质量审核的组织尚不够普遍,在组织开展的产品质量审核活动中,无论对概念的理解还是应用往往与产品质量检验相混淆,形成重复检验的较多。为了弄清两者的关系,笔者对此提出粗略的看法,以供参考。
产品质量检验的目的是:控制不合格原材料投产,控制不合格工序转序,控制不合格产品出厂。产品质量审核的目的是:发现不满足顾客要求的产品项目或特性,促进产品质量改进,尽可能地满足顾客的需求,提高顾客满意度。
产品质量检验的依据是产品标准或检验规范,是符合性验证。产品质量审核的依据是根据顾客最关心、最敏感的项目或特性制订《产品缺陷分级表》,是适用性验证。产品质量审核的项目或特性,虽然可能与产品质量检验项目有相同之处,但观察方法却不完全一样。例如,顾客对产品的第一反映是外观和表面质量,对产品质量检验来说,这些项目往往是次要项目,而进行产品质量审核时,这些项目却是重要项目。
产品质量检验的部门和人员,一般都是专职的,必须具备测量和试验的专业设备和知识。他们应该站在维护产品标准和有关法律、法规的立场上,严格执“法”;同时,要承担一定的质量责任。产品质量审核一般由综合管理部门或审核组织承担,他们通常为兼职人员,除一部分人员需具备质检员资格外,可以吸收技术、销售部门的人员参加,必要时可邀请顾客代表参加。他们应该站在维护顾客利益、提高顾客满意度的立场上,客观、公正、严格地按照《产品缺陷分级表》进行验证,一般不承担质量责任。
在产品抽样方法上,产品质量检验一般采用在国家抽样标准中选择抽样方案,也可以执行产品标准或产品检验规程中规定的抽样方法。产品质量审核有一个推荐公式,即n=a?2N(a为系数,在0.6-2.5之间,N为母体或批量,n为子样量),还可以采用国家抽样标准选择较小子样的抽样方案。
一般来说,产品质量检验工作态式的依据和人员相对固定,工作也比较稳定。产品质量审核的依据是随着顾客的需求和关心、敏感的重点问题而变更,人员也根据需求而变动,审核时间一般是固定的。所以,产品质量审核的工作态式是动态的。
产品质量检验的结论只有两个:合格或不合格(有时还有质量等级的判定)。产品质量审核的结论是加权评分,也就是按照满足顾客需求的程度或满足顾客需求的质量水平判定。为了简要说明两者的关系,特列下表。
项目 产品质量检验 产品质量审核
目的 控制不合格产品 评定满足顾客需求的程度
依据 产品标准及有关法规 产品缺陷分级表
立场 维护标准与法规 维护顾客利益
责任 有 无
抽样 国家抽样标准或有关规程 推荐公式或国家抽样标准
工作态式 静态 动态
部门和人员 专职部门和人员 兼职部门或人员
结论 合格、不合格 顾客满意度、质量水平
综上所述,产品质量检验和产品质量审核是对产品质量验证的两种重要手段和方法,也是提高产品质量和提高顾客满意度的有效方法,两者不得混淆。加强产品质量审核,是贯彻2000版ISO9001标准的重要手段和方法,也是提高组织的顾客满意度、增强市场竞争能力的手段和方法。
在ISO 9001:2000标准中,把“以顾客为中心”摆在极为重要的位置。从总则到各章节,提到满足顾客要求的条款就有十多处,特别是第八章的8.2.1“顾客满意”要求:“作为对质量管理体系业绩的一种测量,组织应监视顾客对组织是否满足其要求的感知的有关信息。获取和利用这种信息的方法应予以确定”。笔者认为,获取和利用这种信息的方法有多种,开展产品质量审核是重要的方法之一。
目前,开展产品质量审核的组织尚不够普遍,在组织开展的产品质量审核活动中,无论对概念的理解还是应用往往与产品质量检验相混淆,形成重复检验的较多。为了弄清两者的关系,笔者对此提出粗略的看法,以供参考。
产品质量检验的目的是:控制不合格原材料投产,控制不合格工序转序,控制不合格产品出厂。产品质量审核的目的是:发现不满足顾客要求的产品项目或特性,促进产品质量改进,尽可能地满足顾客的需求,提高顾客满意度。
产品质量检验的依据是产品标准或检验规范,是符合性验证。产品质量审核的依据是根据顾客最关心、最敏感的项目或特性制订《产品缺陷分级表》,是适用性验证。产品质量审核的项目或特性,虽然可能与产品质量检验项目有相同之处,但观察方法却不完全一样。例如,顾客对产品的第一反映是外观和表面质量,对产品质量检验来说,这些项目往往是次要项目,而进行产品质量审核时,这些项目却是重要项目。
产品质量检验的部门和人员,一般都是专职的,必须具备测量和试验的专业设备和知识。他们应该站在维护产品标准和有关法律、法规的立场上,严格执“法”;同时,要承担一定的质量责任。产品质量审核一般由综合管理部门或审核组织承担,他们通常为兼职人员,除一部分人员需具备质检员资格外,可以吸收技术、销售部门的人员参加,必要时可邀请顾客代表参加。他们应该站在维护顾客利益、提高顾客满意度的立场上,客观、公正、严格地按照《产品缺陷分级表》进行验证,一般不承担质量责任。
在产品抽样方法上,产品质量检验一般采用在国家抽样标准中选择抽样方案,也可以执行产品标准或产品检验规程中规定的抽样方法。产品质量审核有一个推荐公式,即n=a?2N(a为系数,在0.6-2.5之间,N为母体或批量,n为子样量),还可以采用国家抽样标准选择较小子样的抽样方案。
一般来说,产品质量检验工作态式的依据和人员相对固定,工作也比较稳定。产品质量审核的依据是随着顾客的需求和关心、敏感的重点问题而变更,人员也根据需求而变动,审核时间一般是固定的。所以,产品质量审核的工作态式是动态的。
产品质量检验的结论只有两个:合格或不合格(有时还有质量等级的判定)。产品质量审核的结论是加权评分,也就是按照满足顾客需求的程度或满足顾客需求的质量水平判定。为了简要说明两者的关系,特列下表。
项目 产品质量检验 产品质量审核
目的 控制不合格产品 评定满足顾客需求的程度
依据 产品标准及有关法规 产品缺陷分级表
立场 维护标准与法规 维护顾客利益
责任 有 无
抽样 国家抽样标准或有关规程 推荐公式或国家抽样标准
工作态式 静态 动态
部门和人员 专职部门和人员 兼职部门或人员
结论 合格、不合格 顾客满意度、质量水平
综上所述,产品质量检验和产品质量审核是对产品质量验证的两种重要手段和方法,也是提高产品质量和提高顾客满意度的有效方法,两者不得混淆。加强产品质量审核,是贯彻2000版ISO9001标准的重要手段和方法,也是提高组织的顾客满意度、增强市场竞争能力的手段和方法。
没有找到相关结果
已邀请:
1 个回复
pzhiyong (威望:0)
赞同来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