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还没有绑定微信,更多功能请点击绑定

硅的化学腐蚀

四.腐蚀技术
B • Schwartz and H • Robbins

摘要
以HNO3—HF为腐蚀液的硅腐蚀是通过顺序的氧化—溶解过程而进行的。在那些HNO3浓度很高而HF浓度很低的组分区域,限制腐蚀速度的主要是氧化的过程,因此,电子密度、表面取向、晶体缺陷以及氮的低价化合物的催化,起着重要的作用。而在那些HF浓度有限的区域,氧化物的溶解是控制速度的主要方面,因此系列氟化物的溶解是一个重要因素。所以,晶体取向、导电类型以及水压控制都是影响结果的因素。为了有效地选择腐蚀剂组分,以解决特殊的工艺问题,有必要了解这此组分机制的相互作用。根据这种机制理解的推论,样本的几何学效应是溶液组分的函数。HF—HNO3—H2O混合液的组分图可划分为不同的区域,图中显示了两种相互作用机制,对特殊工艺也作了说明。HF—HNO3—HC2H3O2系统也显示了类似的结果。同时,提出了一系列的关于特殊腐蚀的问题及其相应的解决方法。有了对这些化合物特性的了解,读者可以应用所掌握的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

我们能够在文献中找到的有关硅腐蚀的大部分数据,都是对其溶解过程的机制及动力学原理的研究(1-4)。也有很少有一些实际的例子,但它们最初都是针对腐蚀的结晶学方面,如缺陷描述或对不同晶面的腐蚀。由于当今半导体工艺的日益完善,使得控制硅片的几何形状成为可能,例如,仅仅通过控制硅腐蚀的环境因素,就可将原来尖利、多齿的硅片切成现在的平滑、且有圆滑边角的硅片。因此,呈示一些有关长条形硅片在HF—HNO3—H2O或HF—HNO3—HC2H3O中被腐蚀的几何学效应的数据是十分有用的。这些观察结果的数据与以前发表的动力学数据是同时得到的,但只是由于近来对几何形状信息的需要,才使我们注意到这些外形数据的广泛应用。
为了使整个图象更全面,所列数据中也包括最初的等腐蚀速度数据,以便进行比较。
实验过程
用于硅腐蚀和厚度监测的技术已在以前的出版物中介绍过(1-3)。然而,为使该篇论文更为有用,我们不得不重复关于实验的一些细节,但着重集中在样品特征、溶液配制方法以及几何外形是怎样得到的。
样品是从电阻率为2Ω•cm的N型硅上切下的长方形小块(0.125×0.125×0.025mm)。切割时使最大表面沿着(111)晶面,其余表面是不沿任何晶面任意切割的。同时,所有的硅片切下就用,也就是说,其表面留有切割损伤。
所有的硅片都被腐蚀三次,每次腐蚀均应用新鲜的同种溶液。由于每次腐蚀阶段均从样品上去掉4-6mils(0.10~0.15mm),可以断定先前的损伤已被去掉。第三次腐蚀时加入几毫克NaNO2到溶液中起催化作用。每次腐蚀后,样品均需用流水冲冼、干燥,并用显微镜测出样品的几何形状。
一般提供的浓缩HF浓度在48%~52%(重量百分比)之间变化,硝酸浓度为69%~71%。为了挖掘腐蚀液的浓度,有必要对配备腐蚀液的原料酸进行标准化,这可以通过标准的NaOH来滴定样品酸。酞酸钾被用来作为NaOH的原始标准。第一瓶HF的浓度测出为49.25%,这个浓度相应地被选为HF试剂的标准浓度,其后的瓶中的HF浓度按化学分析的规定通过加60%HF或水而调整在49.25±0.05%的范围内。用同样的方法,69.51%被定为HNO3的标准浓度,通过适当地加入90%的HNO3或水,其后瓶中的HNO3浓度在±0.05%的范围内变化。在第二个系列的实验中,为了扩大溶液组分的适用范围,HNO3及HF浓度分别在90.45±0.05%及59.75±0.05%范围内变化。在第三系列实验中,冰醋酸被用作稀释剂,公在HNO3和HF中才含有水。
腐蚀是在一个直径为1英寸,高度为2½英寸的聚四氟乙烯烧杯中进行的。用一个有聚四氟乙烯把的电动搅拌器进行搅拌。每次一块硅片在10cm3的溶液中进行腐蚀,重复整个实验可得出重复结果。在适当的时候终止反应时,只需将大量的水倒进烧杯中。当使用较高浓度的试剂时,腐蚀工艺要作一些变更,在20的溶液中,一次腐蚀两块硅片,同时用一多孔的聚四氟乙烯篮子装好,篮子及硅片在溶液中搅拌一定的时间,然后浸入一装有冷水的烧杯中以终止反应。搅拌动作由每分钟大约150次的垂直撞击组成,在搅拌的同时,用大拇指及中指夹住腐蚀夹具,尽可能快地旋转。
所有的腐蚀物在25.00±0.05℃的恒温槽中完成。遗憾的是,聚乙烯和特氟纶的导热性太差,以至腐蚀温度不能达到水浴温度。即使经过相当长时间的平衡,初始腐蚀的最高温度仍只有24.70℃。当腐蚀容器热传导性能很差的情况下的进一步的结果是,在此几乎绝热的条件下腐蚀进行得更快。
在早期的研究中已经发现,有些腐蚀试剂对芯片的腐蚀是如此的快,以至于样品只要在其中浸泡1分钟,便会被腐蚀掉或者薄得难以夹起。由于这个原因而做了尝试,力求对每种腐蚀液都选定一个腐蚀时间,使样品只被腐蚀掉4~6mils(1.0~1.5mm)。由腐蚀速率便可线性外推到每分钟的腐蚀厚度。图1证明了外推法的正确性。对于两种不同的腐蚀混合液,样品厚度被子描述为腐蚀时间的函数。对于那些腐蚀速率很大的溶液,因为已知该反应是强烈的放热反应,而其又在绝热的条件下进行,腐蚀量与时间之间的线性关系极可能在整个时间中是无效的。尽管如此,若限制腐蚀时间,使实验条件变化的影响达到最小,我们便可得到近似的线性外推值。在实验过程中,腐蚀液浓度的变化也被认为是一个重要因素,然而,若允许在整个操作中只有0.05英寸的硅被腐蚀掉,相应于只有0.4毫克的硅参与了反应,则由于反应导致的腐蚀液浓度变化最多只有1%,这是可以忽略不计的。
由于我们这里所形容的腐蚀液由三种成份(HF、HNO3、H2O)组成,只有当加入HC2H3O2时,才会出现第四种成份。我们决定采取三角坐标系来表示溶液浓度组份,而且规定三个顶点之中的两个分别为氢氟酸或硝酸的100%重量百分比,其余那个顶点定为所加水或冰醋酸的100%重量百分比值。这样将浓酸的在轴上规格化,只是因为作为本研究的基础——选择特定浓度的需要。当然,也可以将质量百分比系统转化为其它的浓度单位,如摩尔浓度和克分子浓度,由溶液已知的比重可算出溶液的摩尔浓度。通过将浓度转化为摩尔浓度,可将任一系统与其他系统进行比较。
溶液组分图被均匀分成一系列代表不同组分的间隔点,相应于每种组分的每一种试剂量都可计算得出,只需将每种试剂按需求量混合在一起便配成了溶液。氢氟酸直接称出至±0.01g,硝酸和水则将重量转换为±0.01cm3体积数。
对“好”的回答一定要点个"赞",回答者需要你的鼓励!
已邀请:

lwxg (威望:0)

赞同来自:

想发短消息可是发不了.
请问有图吗?原文也可以.
如果可以的话,请发vip5954#tom.com谢谢

10 个回复,游客无法查看回复,更多功能请登录注册

发起人

扫一扫微信订阅<6SQ每周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