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还没有绑定微信,更多功能请点击绑定

也谈品质、成本、交期

“质量、成本和交期”是生产现场管理的三大基本任务。面对当前的公司现状,我想就这个话题阐述三者之间的关系,欢迎大家拍砖。
其实,交期准时、质量保证、成本合理不仅是满足客户需求的硬通货,也是公司发展的必要条件。
一:关于质量
产品满足客户明确的和隐含的需要的特性总和叫质量。从定义上看,产品质量的优劣标准是看产品能否满足客户需求。在现实生活中,客户需要的不仅仅是产品的使用功能,他们往往更注重产品的外在表现、价格和服务等。因此,我们讲产品质量,不能只看到产品的使用功能、重视产品的外观和价格等这些明确的需要,还必须潜心研究客户的隐含需求。毕竟,客户永远只要求产品越适用越好,价格越便宜越好,服务越完善越好!
长期以来,我们还存在许多认识上的错误,比如说:一谈到质量,大家马上想到品质部,似乎产品质量就是品质部门的事;其实,保证产品质量是整个系统的责任,换言之,产品质量是设计出来的、是制造出来的。当然,这里还涉及到产品的市场定位。如果我们生产的是“黄金马桶”,质量应该人人认同,但使用者定是寥寥。反之,如果我们生产的是面向大众的低廉产品,但外观十分难看或使用性能十分不稳定,相信我们会同样没有市场!
因此,我要说的是产品质量并非成本越高,质量越好。衡量产品质量的标准只有一条——满足客户需要的程度。
基于以上认识,所以我们经常强调:企业应以质量求生存!
二、关于成本
成本在会计分类中有许多项。为了表达方便,我们简单地把成本分为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
固定成本包括:厂房和设备折旧费、办公费、部分管理费用等等。这些在一定时期和一定业务范围内与生产产品的多少无关,而费用支出固定不变的成本叫固定成本;与之相反,如原辅材料费、水电费、直接生产人员工资,还有质量成本中的鉴定成本、内外部失败成本等是随生产量的多少而变化的,我们把它叫做变动成本。
站在成本会计的立场,作为制造系统的我们,有能力控制的就是变动成本。如:
采购材料的价格;制程不良、返工返修的减少;单位时间内产量的提高;节约用电、用水等。我们要求员工“第一次就把事情做好”,实际上就是要求员工提高工作效率、树立成本意识。
还有一点,我们强调对设备施行三级保养制度,其目的是保证设备工作的稳定性,保证产品质量,同时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这就是在降低成本!
再看看我们身边有哪些浪费吧:
1、等待的浪费 等待材料、等待上工序的部品等等;
2、人员的浪费 人力资源配置不合理,管理费用有增无减;
3、设备的浪费 未充分利用、合理规划,造成设备闲置;
4、返工返修的浪费 由于信息传递失误或未按标准做事,我们在一次次的返工返修;
5、动作的浪费 工作中一个小小的不规范动作,都直接影响到整个部门的效率;
6、搬运的浪费 由于我们生产流程规划不科学和过程运输未考虑使用适当的工具,搬运浪费的现象十分严重。
总之,凡是我们输出不增值的过程,就是浪费的过程!
必须强调,在管理上我们经常要做一些投入,如培训。这一预防成本的增加,恰恰是为了降低诸如返工返修、人员浪费等其它方面的成本。有一句话说得好:“教育训练是今天不做也不会损失什么,但却是企业明天后悔已来不及的事!”
三、关于效率
提高生产效率,是工业工程理论(IE)研究的重点,是生产管理学中的一门重要学问。这里,我向大家推荐一组制造业衡量生产效率水平的公式。
生产效率 =产品标准工时×生产总数/(实际投入作业人员工时-2/3异常工时)× 100%
用这个公式来衡量我们的生产水平,实在是再科学不过的了!因为,影响生产效率的因素包括①直接操作工人的数量;②生产部门解决异常(包括人、机、料、法、环)的能力;③单位时间的产量等三个因素,恰恰是从事生产管理的人必须练好的基本功。
部门效率 =产品的标准工时×生产总数/(部门实际投入工时-2/3非本部门异常工时)× 100%
工厂(公司)效率 =产品的标准工时×生产总数/公司实际投入工时× 100%
衡量我们的部门效率和工厂(公司)效率,不难发现我们解决问题的能力和间接人员配置的合理性(即成本的合理性),从而让我们的管理层和决策层去应对组织人浮于事的问题!
一般而言,生产效率应维持在80%——90%的水平,部门效率应维持在75%左右的水平,工厂效率应维持在60%左右的水平。如果与这个水平的偏差太大,除了我们的标准工时误差太大外,剩下的恐怕就是我们的管理水平问题了!
上面的一组公式告诉我们,生产效率高,产品质量就好,成本也低;反之,产品质量不好,将导致生产效率低下,成本自然也就无法控制!
成功制造业的管理经验告诉我们,工序合理化、工艺规范化,再辅之以恰当的管理方法和生产工具,同时建立和谐的供应链,我们不仅能最大程度的提高生产效率,更能稳定质量,合理成本!
对“好”的回答一定要点个"赞",回答者需要你的鼓励!
已邀请:

Q168 (威望:18) (江苏 常州) 咨询业 副总经理 - 先后担任多个质量论坛管理员,近20年企管经验,Q...

赞同来自:

成功制造业的管理经验告诉我们,工序合理化、工艺规范化,再辅之以恰当的管理方法和生产工具,同时建立和谐的供应链,我们不仅能最大程度的提高生产效率,更能稳定质量,合理成本!转载请注明出自( 六西格玛品质网 http://www.6sq.net ),本贴地址:http://www.6sq.net/thread-266421-1-1.html
再加上设计合理(产品设计和过程设计中适当的防错)、相关人员执行力强(人的素质很重要,否则有很多规则也难以保证P生产力、Q质量、C成本)……

7 个回复,游客无法查看回复,更多功能请登录注册

发起人

钱庄
钱庄

职业经理人

扫一扫微信订阅<6SQ每周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