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还没有绑定微信,更多功能请点击绑定

闲言碎语(原创)

我很久没在这里打铁了,至少3年了,原来和我一起在这里打铁的伙伴们大都已经离开了,而我们也都过了总是纠结在统计技术,资料搜寻的时期,现在虽然还是工作在质量的岗位,但是所考虑的问题,要解决的问题已经不是sixsigma,lean就能解决的。至少是我对这些工具的认识更深刻了一些,已经不再热衷于用那种工具就能一了百了,其实5年前或更早,我就已经在反思我们当时如此醉心的工具到底帮助了我们多少?我们是不是在赶潮流?

我95年进外企,从韩欧合资到美资到美独到欧独一路走过来,作过PQE,SQE,QS,QM, BB, IMS, Customer service etc.多个岗位,从Engineer到 supervisor 到Section manager到department manager到负责China unit的Quality Manager扮演过不同的角色.从工厂到design house到branch office,从手工产线,全自动大批大量生产到小品多品种到项目工程跨了数个领域。

但总体看来,这些年还是有所得,也走了一些弯路,走弯路的原因多是被一片树叶遮住了眼。04年听过老丁讲质量关系学的时候还觉得有点诧异,他怎么开始研究这样东西,后来我发现,随着我的职位的变化,我也在思考同样的课题,只是我当时是还没有认识到而已。一个在NEC做了多年品管,痴迷于国学的哥们儿,突然推荐把《反经》推荐给我,后来我才明白,我看问题的角度需要变了,质量管理不是拿着锁去找钥匙,更不是拿着钥匙去开锁,人也总以为提着刀子就能平天下,到头被修理的是自己。

我们知道这个世界上是不存在完美的,事务都有两面,而搞质量的一定要相信“无论什么产品加上质量就是精品。”可是质量也是有悖论的,因为质量控制的是风险,一个产品在衰退末期过程最稳定,质量最可靠,但是利润也最低。因为最稳定的制造过程是全社会共同努力的结果,全社会都参与其中,一切都标准化了,就都透明了,这样产品的商业价值也被榨干了,我们现在几乎就找不到这样的完美的产品。

完美的体系存在吗?我们搞质量的一定会把持续改进,最求完美奉为质量管理的精髓。但是如果你把中国封建社会的体系的发展脉络捋过来看,你会发现,封建管理体系是一个经过无数次持续改进的精品,到败亡也只能通过外部力量来改变,内部已经没有任何改进和创新的能力了,它已经从内部死掉了,留下的知识一个躯壳。这就是持续改进的力量吗?汉说秦死于严刑峻法,隋说汉亡于外戚,宦官,唐说隋不惜民,宋说前朝均亡于武人干政,明说以上原因都对,最可怕的是民有反心,每个朝代都通过制度的改革改正前朝的缺陷。以文制武解决了藩镇割据,但是却无力抵抗外辱,科举制解决了底层人参政的问题却限制了文化的发展,到了鲁迅先生眼中,就剩下了“吃人”两个字。这些不都是在持续改进,这些追求千秋万代铁打江山的过程不是在追求完美吗?

还是零缺陷的理论中的质量管理体系要与运营体系相配成(match)才是最贴切的,质量体系是不能凌驾于运营体系之上的,两者是相辅相成,相互依存的关系。就像你不可能让一个街边卖油饼,只有500元本金的小老板用麦当劳的质量管理体系,也不能让麦当劳用街边摊的管理方法。


而我们却往往在配成的问题上出现问题,我们相信lean能制造出低成本高质量的产品,我们相信Six Sigma可以解决过程改进的问题,我们相信QC小组能全员参与,我们相信TPM是全自动化的基础,但是这些与我们的运营体系Match吗?一条手工线,人员流动率几乎3个月就能换一个遍,即便是用一百张控制图去控制有多少可能性能够超过同样的线但员工5年从没改变过的生产线?我们经常可以看到课题结束了,成果也就悄然而去了。这个时候我们才想起来,统计技术的是根据样本推测总体,根据已知的规律在限定的范畴内去推测未来的趋势,样本是随机的但过程是需要稳定的,过程不稳定,关键因子变动了,这一切就都要重新来过。

不知道PST(process survey tools)的又在飞利浦做过的人是很可惜的,因为这是一套能与Sixsigma相媲美的质量管理,质量改进体系。但是做过的人都会发现,无论怎样做,自己只能掌握其中的一部分,因为这是一个系统,是谁都不可能单独拿出去用的,因此外流的很少。但是当Sixsigma被搞得漫天飞的时候,又有多少人意识到这其实是一个体系而不是一个工具,离开了内核这些外在的能有多大作用?

有一个BB来面试,我问了他一个问题,我的部门有11名工程师,有表现好的,有表现不好,但是我都不能开除他们,用什么办法来调动表现不好的人的积极性,BB说这不是Sixsigma能解决的问题,我反问如果这11个人是你的项目组成员,你怎样做?他的答案让我很难满意。我说我今年有6个指标,但都需要其他部门配合,其他部门也有其它的指标,而且都是合理的,经过最高层批准的,如何达成?他这次倒是结合了BB项目管理,但是答案仍然让我很难满意。你知道他错在哪里吗?我告诉你其中一个答案,他在追求技术的过程中迷失了,眼睛被树叶遮住了,他可以做很好的技术指导,但是作为项目经理他不称职,而sixsigma 的基础是project management,一个对体系没有充分了解的人,你会放心让他去做触及体系的革新吗?那才是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的行为。

我相信他会发牢骚说面试官太差劲什么都不懂,其实我从99年11月就成了Sixsigma 的Coreman我怎么会不懂哪?

质量的道路不是铺满鲜花,也不是布满荆棘,但是总是需要人踏踏实实的走过,看过,思考过,痛苦过,快乐过,但更要用心去体会,去感悟。而我还在途中漫步,这是我选择的道路,我的职业。
对“好”的回答一定要点个"赞",回答者需要你的鼓励!
已邀请:

kk5234 (威望:0) (江苏 苏州) - 盼音訊渺渺,幾字留言,怎堪解寂寥;
...

赞同来自:

好文啊,分析得相当到位!精辟!

135 个回复,游客无法查看回复,更多功能请登录注册

发起人

扫一扫微信订阅<6SQ每周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