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还没有绑定微信,更多功能请点击绑定

如何理解质量完整性概念

传统的质量理念太过于沉浸在产品的世界里,没有最大限度地去包容企业家或管理者的期望。研究企业管理的人们都很清楚,也曾经不断地指出管理层“急功近利”的短视行为,急功近利也往往成为很多管理者的典型特征。我们一味地抱怨也是解决不了问题的,那么我们为什么不寻求一种使大家都可以接受的办法呢。我一直也在致力于寻找这样的方法。融合统一是一种很好的解决思维。为了解决传统质量理念不能解决的问题,我在融合统一思想的基础上提出了质量完整性的概念,质量完整性概念就是在即考虑管理层关注的短期利益问题又考虑企业长期发展问题的基础之上提出的。
如果我们让很多管理者完全放弃“急功近利”的思想,或者说与其改变他们,倒不如改变我们看待问题的视角,质量的完整性概念不就是在考虑企业长远利益的同时,也不忘短期生存的一种解决方案,也可以说是一种折中的方案,不正是管理着和质量界的人们所期待的吗?我一直在努力用这种基于融合统一思想的质量完整性概念的思维处理一些问题,但往往却给自己带来了很多麻烦,也许是我的思想太激进,变革的味道太浓;也有很多人开始怀疑我对质量的理解。质量与商业永远是不可分离的,如果我们质量人生活在一个单纯的质量世界,那么我们将一无是处;那么那些质量先辈们所花费的一生心血将变的一文不值。如果这样的事情真的发生,那么我们人类启不是又要回到那个遥远的时代。
没有那些前辈对质量的理解和认识,就拿我来说,也不可能去提出什么质量完整性概念和在质量完整性概念背后的支持性行动IAP。我认为这是一种思想的传承、发扬和创新。这也和我在本书中谈到的质量环境准则中的包容性原则相一致。
对“好”的回答一定要点个"赞",回答者需要你的鼓励!
已邀请:

bernie (威望:0) (上海 ) 石油化工 总经理 - 指针行动计划概念创始人

赞同来自:

质量的完整性概念包括两个过程,即满足需求的过程和符合要求的过程。满足需求就是指客户愿意买你的产品或服务,这是最难的一个过程;其次才是产品或组织的特性是不是符合客户的要求。从质量完整性概念可以得知,质量不是一个静态的概念,而是一种经营实践的动态活动。
满足需求包含以下几点含义:
1.发现需求;
2.通过发现需求发现客户;
3.与客户建立商业联系。
符合要求包含以下几点含义:
1.将客户需求转化为具有产品特性的要求和具有组织特性的要求;
2.需求到产品要求的转化;
3.需求到组织要求的转化;
4.通过符合要求实现满足客户需求。
满足需求是目的,符合要求是方法。

15 个回复,游客无法查看回复,更多功能请登录注册

发起人

bernie
bernie

指针行动计划概念创始人

扫一扫微信订阅<6SQ每周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