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还没有绑定微信,更多功能请点击绑定

[原创]谁来为品质买单

在一次培训的休息时间中,几个学员在一起争论着:
“公司的品质该谁负责?品质是制造出来的,制造部该为品质问题买单!”
“那些都是品质部的事情!他们天天在现场记录别人的过错、开罚单,他们太轻松了!没有任何压力,难道出现不良不应该由他们负点责吗?
“被他们抓到的不良算制造部的,抓不到就没有不良品了!”
“在最终检验发现的不良应该是制造部的责任,一旦没有检验出来发到客户才发现,那就是品质部的责任了。”
……
我们先回顾一下质量管理的历程,看看这些争论的实质所在。
现代意义上的质量管理活动是从20世纪初开始的。根据解决质量问题的手段和方式的不同,一般可以将现代质量管理分为三个阶段。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可以看作是第一阶段,通常称之为质量检验阶段。质量检验不是一种积极的质量管理方式,因为它是“事后把关”型的质量管理,无法防止废品的产生,这种做法只是从成品中挑出废、次品,实质是一种“事后的把关”。
第二阶段是从第二次世界大战开始到20世纪50年代的统计质量控制阶段。这一阶段的主要特点从质量管理的指导思想上看,由以前的事后把关,转变为事前的积极预防。
第三阶段是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的全面质量管理阶段,是“三全一多样” 的质量管理,即:全过程的质量管理、全员的质量管理、全企业的质量管理及多方法的质量管理。
所以从质量管理的角度上看,以上的这些还只是停留在对质量管理的第一阶段的认识基础上的一些争论。谁该为公司的品质买单,其实是个很简单的问题。
打个比方来说,如果我们的亲人或朋友使用的美的家电出现了质量问题,他若是有机会向你抱怨就会指责“你们美的的产品”如何如何。他不会管你根本没有接触过此类产品,而只是因为你是美的的员工,就应该承受这一类的抱怨。相同的,我们自己在生活当中遇到类似的问题时,也不会去把不满分解到产品或服务提供者内部分工的某个承担部门甚至个人,而只会将不满归咎给这个团队。当这一类的不满足以影响到企业利益甚至生存时,团队的成员势必与企业共同承担。所以,团队的每一个成员都是品质问题的买单人!或多或少只是内部分工的问题。
ISO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的八项基本原则中明确提出“全员参与”,也就是认为质量不是某一个或几个部门的事情,而是企业团队全体成员都应该参与的系统工程。团队的每一个成员都自发地成为品质问题的买单人,持续不断的实施改进,努力达到甚至超越顾客的需求,企业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不断前进。
用优良的品质,塑造企业品牌;用优良的品质,奠定企业的明天。无需再争论――团队的每一个成员都是品质问题的买单人!
对“好”的回答一定要点个"赞",回答者需要你的鼓励!
已邀请:

飘蓝 (威望:4)

赞同来自:

很好啊,你可以拿来发展在公司的刊物或网站上
哪天要我写一篇就拿这篇改改就行了

4 个回复,游客无法查看回复,更多功能请登录注册

发起人

扫一扫微信订阅<6SQ每周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