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是否小题大做?郁闷?
今天,QA拿了一个首件告诉我说,生产部有一个机型IC的邦线数目和客人提供的作业文件不相符.我心里想着,这样的事不可能呀,又不是新产品,会犯这样的错,肯定有其它的原因.
我确认之后发现,客人图纸上标识出来了36根邦线,而生产部在作业时,只邦了27根,其中有9条是空脚,就未邦.
于是,我拿着文件和机找工程部PE,他说这个产品一直就是这个样子,我说:你们这样邦机没有问题,关键是作业文件要改更过来邦27根,或者就按作业文件作业,把其它的9根增加到上面,这样才可以.可是他好像不愿意.于是,我又找他老大.他老大和他一样,说作业文件是客人提供的不能随便更改,而实际就按现在的作业,没有问题.然后,他说这样的小问题有什么好争论的.
当时,我未说什么,找人把所有相关的资料确认一下之后,我打电话给他说:现在我们这种作业方式,不知道你们是不是经过老板授权的(以前,我又还未进厂),如果是,我没有话说.如果不是,我们也没有必要承担这个责任,这个产品报价出去肯定是36根线,现在我们邦27根,对我们有什么好处,如果客人发现追责任下来怎么办?过了一会,那个人好像很无奈的说,好好,让他们把其它的9根线加上.
搞不懂那些人心里是怎么想的?还是我把事情想的太负杂了?郁闷...
我确认之后发现,客人图纸上标识出来了36根邦线,而生产部在作业时,只邦了27根,其中有9条是空脚,就未邦.
于是,我拿着文件和机找工程部PE,他说这个产品一直就是这个样子,我说:你们这样邦机没有问题,关键是作业文件要改更过来邦27根,或者就按作业文件作业,把其它的9根增加到上面,这样才可以.可是他好像不愿意.于是,我又找他老大.他老大和他一样,说作业文件是客人提供的不能随便更改,而实际就按现在的作业,没有问题.然后,他说这样的小问题有什么好争论的.
当时,我未说什么,找人把所有相关的资料确认一下之后,我打电话给他说:现在我们这种作业方式,不知道你们是不是经过老板授权的(以前,我又还未进厂),如果是,我没有话说.如果不是,我们也没有必要承担这个责任,这个产品报价出去肯定是36根线,现在我们邦27根,对我们有什么好处,如果客人发现追责任下来怎么办?过了一会,那个人好像很无奈的说,好好,让他们把其它的9根线加上.
搞不懂那些人心里是怎么想的?还是我把事情想的太负杂了?郁闷...
没有找到相关结果
已邀请:
10 个回复
maozd2003 (威望:10) (福建 福州) 电子制造 经理
赞同来自:
"裙子"的看法太主观些了.
首先,这种问题说大不大,说小不小!
做为客户,完全可以以漏审或他的某客户没要求但他的新客户有要求来退货或干脆索赔!因为图纸上是有要求的!
所以,个人以为,在目前双方关系良好的情况下,还是要签个"备忘录".
第一:说明在实际应用上是空脚;图纸上没有要求明确处理方式;(可以用通用惯例来解释)
第二:补上从年月*日起,我司已补上线或客户认可没必要补线;
第三:找个借口,比如我司提升质量意识等等理由吧,把行为合法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