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还没有绑定微信,更多功能请点击绑定

懒蚂蚁效应

生物学家研究发现,成群的蚂蚁中,大部分蚂蚁很勤劳,寻找、搬运食物争先恐后,少数蚂蚁却东张西望不干活。当食物来源断绝或蚁窝被破坏时,那些勤快的蚂蚁一筹莫展。“懒蚂蚁”则“挺身而出”,带领众伙伴向它早已侦察到的新的食物源转移。北京大学教授郑学益在阐述市场营销理念时,以上述现象作类比:相对而言,在蚁群中的“懒蚂蚁”更重要,在企业中注意观察市场、研究市场、把握市场的人更重要,这就是所谓的“懒蚂蚁效应”。

懒蚂蚁80/20法则

20%的“懒蚂蚁”指导80%的勤劳蚂蚁,难道动物界也遵循着效率法则?在激烈的职场竞争中,如果你已经站到了“懒蚂蚁”的位置上,那不妨定下心来,好好“偷懒”。

埋头苦干不如游手好闲?

很多人都读过这个有名的励志寓言:苏格兰王子布鲁斯带领军队抗击外国侵略者,一连打了7次都失败了,他几乎失去了信心。后来,他看到一只蜘蛛在结网,结了7次都没成功,但是仍然坚持结了第8次,终于成功了。他被这种精神感动,再一次组织抵抗,终于取得了胜利。

寓言中的另一位“劳动模范”是蚂蚁,它们往往代表了勤奋工作、任劳任怨,可实际情况却不是这样。日本北海道大学农学研究生院的进化生物研究小组对三个分别由30只蚂蚁组成的日本黑蚁群的活动进行了观察。结果他们发现,大约80%的蚂蚁从事某种工作,例如清理蚁穴垃圾或收集食物,很少停下来休息,但其他工蚁则整日无所事事,几乎不参加任何工作。人们把它们叫做“懒蚂蚁”。

一般情况下,我们要表扬持之以恒、坚忍不拔的蜘蛛精神,批评不劳而获、游手好闲的懒惰蚂蚁。可有趣的情况发生了,生物学家在这些“懒蚂蚁”身上做了标记,并且断绝了蚂蚁的食物来源,那些平时工作很勤快的蚂蚁一筹莫展,而“懒蚂蚁”则“挺身而出”,带领众伙伴向它早已侦察到的新的食物源转移。

生物学家又把“懒蚂蚁”全部抓走放在一起,结果其中80%的“懒蚂蚁”变成了勤劳蚂蚁,仍然有20%的蚂蚁“懒惰”依旧,它们原来所在蚁群中的所有蚂蚁都停止了工作,乱作一团,直到把那些“懒蚂蚁”放回去后,整个蚁群才恢复繁忙有序的工作。

20:80,这不就是帕累托80/20的效率法则吗?80%的蚂蚁都很勤奋,忙忙碌碌,任劳任怨,但它们离不开20%的“懒蚂蚁”。“懒蚂蚁”总能看到组织的薄弱之处,拥有让蚂蚁群在困难时刻仍然存活的本领,可以避免把全部蚁力投入到搬运食物的劳作中,总是可以保持对新的食物的探索状态,从而可以保证群体不断得到新的食物。勤与懒相辅相成,勤有勤的原则,懒有懒的道理,懒未必不是一种生存的智慧。

反过来想想那只勤劳的蜘蛛,网为什么会经常破呢?也许,它根本就选错了地方,比如找了个风口来织网,网自然很容易就破。它为什么不能换一个地方,非得一遍又遍地修网呢?只能说明它没有能跳出狭窄的视野,找到问题的关键。

有句话叫“会者不忙,忙者不会”。凡是像那只忙碌的蜘蛛一样,在企业里忙得昏头昏脑的老板,一定是一个不懂管理的老板。如果一个管理者不懂得管理,他就永远不会发现问题的关键,可能会一次次延续错误的方法,这样的企业难以成功。

懒蚂蚁效应”的启示

经常和生产一线车间班组的干部职工交流思想,笔者发现在一些干部职工中存在这样的一种较为普遍的认识,很值得思索。就是有一些干部职工对企业中不直接参与安全生产的人员的贡献存在一定偏见,认为这部分人很少能对企业的发展做出实质性付出,甚至在添乱和浪费企业有限的发展资源。
  如何才能客观而形象简洁的分析存在于干部职工中的这种认识,消除误区,揭示问题,并加以合理评判引导,笔者最近在读了经济学中的“懒蚂蚁效应”后,感觉对此感悟颇多。
  “懒蚂蚁效应”的大意是:生物学家研究发现,成群的蚂蚁中,大部分蚂蚁很勤劳,寻找、搬运食物争先恐后,而少数15%~20%的蚂蚁却“东张西望”不干活,显得很懒惰。当食物来源断绝或蚁窝被破坏时,那些勤快的蚂蚁一筹莫展,而“懒蚂蚁”却挺身而出,带领众伙伴向它早已侦察到的新的食物源转移。
  从“懒蚂蚁效应”中可以看出,在一个分工协作的组织内部,勤者与懒者都是不可或缺的。大量勤者的存在,是一个组织赖以生存的必要条件。但是一个组织的生存和发展,还需要有必要懒于具体事务,却勤于思考创新的决策、计划、组织、协调、指挥者。没有了这样的懒者,勤者极易无所适从,乱了头绪,多会作无谓劳作,往往事倍功半。
  面对铁路跨越式发展历史重任,纵观基层站段优化管理资源配置、加速提升独立作战能力、确保安全、稳定、发展中,我们发现,扎实干事的实干型人才很多,但是,能够独当一面,以思维创新、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引领和推动站段更大发展的人才却还显不足。这需要企业肩负长远发展的使命和责任,大力营造良好的人才成长与发展广阔空间,不拘一格选准用对人才,在优中选优中加快历练和造就一批结构合理,分布科学,能支撑企业不断发展的“懒蚂蚁”群体。
  在铁路这样一个具有独特社会经济地位和管理文化渊源,并庞大繁重运作的企业中,要实现企业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最大化,基层站段必须减少形式主义和虚无主义对具体生产经营管理的干扰,信任“懒蚂蚁”的创造力和特殊贡献力量,给“懒蚂蚁”群体真正发挥个人价值提供有力支持。当然,还需要保持“懒蚂蚁”群体的合理数量,不能使“懒蚂蚁”太多,影响管理效率,并要科学调整企业组织内部“滥竽充数”的“懒蚂蚁”,集中整治管理臃肿、人浮于事、运作缓慢、效率低下等一些长期累积的问题,尽力优化管理环境。
  在人才的运用和配置中,站段更需要分清人才的类型和特点,加以合理运用,把各类人才放置在恰当的位置,盘合和优化人力资源。对于不能成为“懒蚂蚁”的勤劳蚂蚁,要尊重他们的工作价值,根据其能力和特点分配工作,使他们正确定位,不断认识和提高自我,注重扬长避短,充分发挥能力,和“懒蚂蚁”相互支持、相互依托、和谐共处,贡献其最大智慧和能量,携手确保企业安全、稳定、发展,深入推进企业和谐发展。

你能否抓住身边的“懒蚂蚁”?

蚂蚁总是一副勤劳工作的模样,好像没有一只是懒惰的。但生物学家经研究发现,蚁群中,大部分蚂蚁很勤劳,寻找、搬运食物争先恐后,少数蚂蚁却东张西望不干活。但是,当食物来源断绝或蚁窝被破坏时,那些勤快的蚂蚁一筹莫展,“懒蚂蚁”则“挺身而出”,带领蚁群向它早已侦察到的新的食物源转移,挽救整个蚁群。
懒蚂蚁效应给我们这样的启示:一个组织中分工要合理,如同战场上,需要有人驰骋沙场,也需要有人运筹帷幄,千万不能因为追逐短期利润而忽视那些“懒蚂蚁”的作用。
如,以自主研发为核心竞争力的“奇瑞”牌汽车近几年在业界崭露头角,而“奇瑞”最初的研发班底就是别的公司淘汰下来的“懒蚂蚁”——10多个因原公司打算撤销技术中心而集体跳槽的工程师。当时,一些汽车公司热衷于为跨国汽车品牌做加工装配以获得短期利润,技术人员这些看着好像不干活的“懒蚂蚁”就不受重视甚至被淘汰。而市场却再一次证明,企业要长远发展,必须重视“懒蚂蚁”,培养“懒蚂蚁”,奇瑞公司里就有200多个研发人员。著名经济学家、北京大学教授郑学益在阐述市场营销理念时,以“懒蚂蚁效应”做类比时说:“相对而言,蚁群中的懒蚂蚁更重要,在企业中注意观察市场、研发市场、把握市场的人更重要。

“懒蚂蚁效应”和企业用人观

生物学家研究发现,成群的蚂蚁中,大部分蚂蚁很勤劳,寻找、搬运食物争先恐后,少数蚂蚁却“东张西望”不干活。当食物来源断绝或蚁窝被破坏时,那些勤快的蚂蚁一筹莫展。“懒蚂蚁”则“挺身而出”,带领众伙伴向它早已侦察到的新的食物源转移,这就是所谓的“懒蚂蚁效应”。

“懒蚂蚁效应”说明,企业在用人时,既要选择脚踏实地、任劳任怨的“勤蚂蚁”,也要任用运筹帷幄,对大事大方向有清晰头脑的“懒蚂蚁”。这些“懒蚂蚁”不被杂务缠身而长于辨别方向和指挥前进,能想大事、想全局、想未来。

纵观我市的企业,扎实干事的实干型人才很多,但是,能够独当一面,以创新思维开拓市场的人才却太少。就花炮行业来说,重生产规模扩张,轻市场营销的格局一直没有得到很大的扭转。精通外语、谙熟国际外贸规则的人才少之又少。目前,特别是一些中小花炮生产企业,由于工于生产的“勤蚂蚁”多,但精于把握市场的“懒蚂蚁”少,一般产品都通过香港的烟花公司贴上他们的标签转运到国外市场,这样就造成了绝大部分的利润被贴牌公司占有,大量“勤蚂蚁”所创造的价值没有被自己所拥有,而是被他人瓜分。再如农业产业,由于缺乏龙头产品加工企业的带动,缺乏跑市场、找市场,擅长应对市场变化的“懒蚂蚁”,粮、猪、水果、蔬菜、水产品等主要农产品加工水平不高,产经销互相脱节的矛盾突出,贸工农利益结合不紧密,甚至处于利益分割状态,适应市场变化的能力弱。

著名经济学家、北京大学教授郑学益在阐述市场营销理念时就以上述现象作类比,相对而言,在注重核心竞争力的今天,企业中注意观察市场、研究市场、把握市场的人更重要,企业呼唤“懒蚂蚁”的身影。

少“管”一点孩子

少“管”一点孩子
安徽省巢湖市柘皋中学 唐金龙 [238062]

听课去过许多学校,有不少学校特别是一些私立学校都宣传说管理是如何如何到位。而细听下去发现所谓的管理到位就是把学生全部关在学校里不让他们随便出校门一步。我们不能说这种自诩为先进管理经验的方法就一无是处,毕竟现在社会大环境对孩子的成长来说确有许多负面影响。但一个“管”字了事恐怕也是欠科学的吧。
据《劳动报》1月10日报道,日前,第一批“定位手机”正式登陆申城50户家庭。此款为申城中小学生特制的“定位手机”只有7个按钮:接听键、拒绝键、父亲电话键、母亲电话键、家庭电话键、老师电话键、好友电话键。该款手机没有任何数字键,也没有内置游戏。孩子使用“定位手机”后,家长可以通过上网查询、手机短信以及声讯电话随时了解孩子所处的方位。在多数家长看来,有了“定位手机”,就能借助高科技手段,24小时监控孩子的一举一动,每时每刻把孩子攥在手心,不可谓不好。
我能理解家长的心思,管不住孩子就是对孩子不负责呀。怎么管?对现在的孩子那当然就要来点高科技了!真是佩服商家的高明!也是呀,需要就是市场呀。家长管孩子,一方面是怕他们在外面学坏了,更多的是担心孩子老是不在家里和学校里,那学习的时间就很难得到充足的保证了。那要是少做一道题或是少背一个单词可就有可能要掉队的呀,那长期下去重点就考不上了呀。于是,家长要用高科技管住孩子了。
把孩子一味管在书本上,让他们忙得连吃饭的时间都要眼盯着书本,家长才能放下心来,觉得孩子是在用功了,似乎如此就可以有发展前途了。
别的大道理就不说了,仅说一个管理学上的“懒蚂蚁效应”。日本北海道大学农学研究生院的进化生物研究小组对三个分别由30只蚂蚁组成的日本黑蚁群的活动进行了观察。结果他们发现,大约80%的蚂蚁从事某种工作,例如清理蚁穴垃圾或收集食物,很少停下来休息,但其他工蚁则整日无所事事,几乎不参加任何工作。人们把它们叫做“懒蚂蚁”。
有趣的情况发生了,生物学家在这些“懒蚂蚁”身上做了标记,并且断绝了蚂蚁的食物来源,那些平时工作很勤快的蚂蚁一筹莫展,而“懒蚂蚁”则“挺身而出”,带领众伙伴向它早已侦察到的新的食物源转移。生物学家又把“懒蚂蚁”全部抓走放在一起,结果其中80%的“懒蚂蚁”变成了勤劳蚂蚁,仍然有20%的蚂蚁“懒惰”依旧,它们原来所在蚁群中的所有蚂蚁都停止了工作,乱作一团,直到把那些“懒蚂蚁”放回去后,整个蚁群才恢复繁忙有序的工作。
“懒蚂蚁效应”告诉我们,不要让孩子的所有时间都满满地放在书本上,应该允许他们有“懒”一点的时候,那段空下来的时间里孩子们可以愣愣神甚至发发呆,而这个过程对成长着的孩子来说还是非常需要的。如果从孩子长远发展的角度来思维,我们就应该相信取决于他们将来成功的不是一时的分数如何,而是要让他们具有良好的思维品质和思考问题的习惯。这样才是真正的能力。
在美国肯塔基州的一个小镇上,有一家格调高雅的餐厅。店主人察觉到每个星期二的生意总是格外冷清,门可罗雀。一个星期二的傍晚,店主人闲来无事,随便翻阅当地的电话簿,他发现当地竟有一个叫约翰·韦恩的人,与当时美国的一位名人同名同姓。
这个偶然的发现使他计上心来。他当即打电话给这位约翰·韦恩,说他的名字是在电话簿中随机抽样选出来的,他可以免费获得该餐厅的双份晚餐,时间是下星期二晚上8点,欢迎他偕夫人一起来。
约翰·韦恩欣然答应赴约。第二天,这家餐厅门口贴出了一张巨幅海报,上面写着:“热烈欢迎约翰·韦恩下星期二光临本餐厅。”海报引起了当地居民的瞩目与骚动。到了预定的日子,来客大增,创造了该餐厅有史以来的最高记录,大家都要看看约翰·韦恩这位巨星的风采。
晚上8点,店里的扩音机开始广播:“各位女士、各位先生,约翰·韦恩即将光临本店,让我们一起欢迎他和他的夫人!”霎时,餐厅内鸦雀无声,众人的目光一齐投向大门,谁知那儿竟站着一位典型的肯塔基州老农民,他身旁站着他的同他一样不起眼的夫人。
人们开始一愣,当明白了这是怎么一回事之后,便迸发出了欢笑声。
客人簇拥着约翰·韦恩夫妇,并要求与他们合影留念。此后,店主人又继续从电话簿上寻找一些与名人同名的人,请他们星期二来用晚餐,并贴出海报,普告乡亲。于是,“猜猜谁来吃晚餐”、“今天将是什么人来吃晚餐”的话题为生意清淡的星期二带来了高潮
这个能力可不是学校老师教出来的呀。如果我们在平时的教育教学中,只注重让孩子接受现成的知识,只背下固定的答案要点,只听老师和家长的话,只局限在学校和家里不能随便出去……孩子的天性能够得到发展吗?孩子还会有多维思考的触角吗?
那么,请少“管”一点孩子!

sobranie cheng 于 2007年2月28日 发表于 个人blog:http://jamescheng.blog.hexun.com/ 敬请指点!~
对“好”的回答一定要点个"赞",回答者需要你的鼓励!
已邀请:

studyman (威望:0) (广东 )

赞同来自:

有备无患啊,文章所指的懒蚂蚁并不懒,它们思考、创新、开拓,它们侧重于管做对的事情,一般蚂蚁都是执行者,把对的事情作对。不管是谁,两者互相依赖,在组织中缺一不可。一般蚂蚁——懒蚂蚁,没有一生下来就是懒蚂蚁的,踏实地做好自己的工作,在各种磨炼中,有朝一日我们也会成为懒蚂蚁的 !

45 个回复,游客无法查看回复,更多功能请登录注册

发起人

扫一扫微信订阅<6SQ每周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