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7.4采购的几点体会
7.4的几点体会
一、 采购物资的分类
标准要求控制的采购产品,一般是指与构成最终产品或对产品质量有关的产品(对供方及采购的产品控制的类型和程度应取决于采购的产品对随后的产品实现或最终产品的影响。)如机械厂的钢板、钢材、标准件等。维修行业的机物料等
组织应采取任何方式对采购的产品按重要性进行分类。如:采购物资分类表、作业文件程序文件或质量手册中进行描述。要明确哪些需要进行重点控制,采取何种方式控制。
若组织的采购产品仅为不构成最终产品或对产品质量无关的类如办公用品之类的产品,且无外包过程则可删减 “7.4”条款,如工程监理公司
二、 外包过程的识别
审核员在审核 “7.4”条款时应注意对外包过程的识别进行确认,用于对 “4.1”条款“针对组织所选择的任何影响产品符合要求的外包过程,组织应确保对其实施控制。对此类外包过程的控制应在质量管理体系中加以识别。”补充必要的证据。
产品实现的大多数过程都可以是外包过程,如产品设计、委托检验、产品运输、劳务等
(1) 生产和服务提供过程中的外包过程
最直接的识别方式是以工艺流程图为依据,逐项核对哪些过程是组织自己完成的,那些是外包完成的,如生产油缸的厂家,热处理由外协方式完成,则热处理为外包过程。
如物业管理公司保洁过程采取外包方式进行,则保洁为外包过程。
同样有些厂家也生产油套,但仅按客户方提供的图纸进行机械加工,检验交付后,由客户方自己进行热处理,则热处理不属外包过程。
应注意的是有些产品的包装构成了产品的一部分,其包装物又是定做的,如印刷好的包装盒,包装物的制作也应属外包过程。
如果产品的交付方式是送货上门或发运,运输也应列为外包过程。
除了生产和服务提供过程中的外包过程,还有其它的外包过程如:设计、委托检验等如房地产公司的设计、施工控制、检验等均采取外包方式完成
三、对供方的评价
标准要求应对供方进行评价并保持记录 ,评价的依据可以是供方提供的资质、业绩、企业慨况,第三方检验报告,质量体系证书等。在审核时对于上述的证据不一定非要出示复印件,像资质,营业执照等在供方网页上下载也可接受。
四、采购信息
常见的采购信息主要方式有两种其一是采购合同(包括外包合同、技术协议等),其二是采购计划
采购合同(尤其是外包合同)应尽可能包括标准要求的3条,常用的采购物资也可用采购计划提供采购信息,一般表述拟采购的产品名称、型号规格、数量、完成期等视其必要性而定。进厂验收规程也属于采购信息范围,不过在制定采购计划时不一定列举。
五、采购验证
采购验证的目的是 “以确保采购的产品满足规定的采购要求。” 依据是采购信息。
采购验证的方式大抵有下列几种
1、检验员进行进货检验
2、仓库人员核对数量、外观、包装、型号规格、合格证等。
3、仓库人员核对数量、外观、包装、型号规格、合格证等,检验员进行进货检验。
标准规定“当组织或其顾客拟在供方的现场实施验证时,组织应在采购信息中对拟验证的安排和产品放行的方法作出规定。”其原因是考虑到验收后装卸运输对产品质量的影响。
外包的验证的方式大抵下列几种
1、对产品进行验证
2、除对产品进行验证外,对供方的过程进行验证,通常有二方审核及现场跟单等方式,目的是验证是否满足采购信息规定的要求。
六、 采购验证与进货检验的区别
两者主要区别有3点:
1、 目的不同
采购验证目的为“以确保采购的产品满足规定的采购要求。”(7.4.3)
进货检验目的为“以验证产品要求已得到满足。”
2、 依据不同
前者依据是采购信息,后者是产品检验标准
3、 内容不同
前者为采购信息规定的内容,如:质量、数量、交货期、供方的体系要求等。后者为产品特性。进货检验的的证据也可作为采购验证的证据。
一、 采购物资的分类
标准要求控制的采购产品,一般是指与构成最终产品或对产品质量有关的产品(对供方及采购的产品控制的类型和程度应取决于采购的产品对随后的产品实现或最终产品的影响。)如机械厂的钢板、钢材、标准件等。维修行业的机物料等
组织应采取任何方式对采购的产品按重要性进行分类。如:采购物资分类表、作业文件程序文件或质量手册中进行描述。要明确哪些需要进行重点控制,采取何种方式控制。
若组织的采购产品仅为不构成最终产品或对产品质量无关的类如办公用品之类的产品,且无外包过程则可删减 “7.4”条款,如工程监理公司
二、 外包过程的识别
审核员在审核 “7.4”条款时应注意对外包过程的识别进行确认,用于对 “4.1”条款“针对组织所选择的任何影响产品符合要求的外包过程,组织应确保对其实施控制。对此类外包过程的控制应在质量管理体系中加以识别。”补充必要的证据。
产品实现的大多数过程都可以是外包过程,如产品设计、委托检验、产品运输、劳务等
(1) 生产和服务提供过程中的外包过程
最直接的识别方式是以工艺流程图为依据,逐项核对哪些过程是组织自己完成的,那些是外包完成的,如生产油缸的厂家,热处理由外协方式完成,则热处理为外包过程。
如物业管理公司保洁过程采取外包方式进行,则保洁为外包过程。
同样有些厂家也生产油套,但仅按客户方提供的图纸进行机械加工,检验交付后,由客户方自己进行热处理,则热处理不属外包过程。
应注意的是有些产品的包装构成了产品的一部分,其包装物又是定做的,如印刷好的包装盒,包装物的制作也应属外包过程。
如果产品的交付方式是送货上门或发运,运输也应列为外包过程。
除了生产和服务提供过程中的外包过程,还有其它的外包过程如:设计、委托检验等如房地产公司的设计、施工控制、检验等均采取外包方式完成
三、对供方的评价
标准要求应对供方进行评价并保持记录 ,评价的依据可以是供方提供的资质、业绩、企业慨况,第三方检验报告,质量体系证书等。在审核时对于上述的证据不一定非要出示复印件,像资质,营业执照等在供方网页上下载也可接受。
四、采购信息
常见的采购信息主要方式有两种其一是采购合同(包括外包合同、技术协议等),其二是采购计划
采购合同(尤其是外包合同)应尽可能包括标准要求的3条,常用的采购物资也可用采购计划提供采购信息,一般表述拟采购的产品名称、型号规格、数量、完成期等视其必要性而定。进厂验收规程也属于采购信息范围,不过在制定采购计划时不一定列举。
五、采购验证
采购验证的目的是 “以确保采购的产品满足规定的采购要求。” 依据是采购信息。
采购验证的方式大抵有下列几种
1、检验员进行进货检验
2、仓库人员核对数量、外观、包装、型号规格、合格证等。
3、仓库人员核对数量、外观、包装、型号规格、合格证等,检验员进行进货检验。
标准规定“当组织或其顾客拟在供方的现场实施验证时,组织应在采购信息中对拟验证的安排和产品放行的方法作出规定。”其原因是考虑到验收后装卸运输对产品质量的影响。
外包的验证的方式大抵下列几种
1、对产品进行验证
2、除对产品进行验证外,对供方的过程进行验证,通常有二方审核及现场跟单等方式,目的是验证是否满足采购信息规定的要求。
六、 采购验证与进货检验的区别
两者主要区别有3点:
1、 目的不同
采购验证目的为“以确保采购的产品满足规定的采购要求。”(7.4.3)
进货检验目的为“以验证产品要求已得到满足。”
2、 依据不同
前者依据是采购信息,后者是产品检验标准
3、 内容不同
前者为采购信息规定的内容,如:质量、数量、交货期、供方的体系要求等。后者为产品特性。进货检验的的证据也可作为采购验证的证据。
没有找到相关结果
已邀请:




3 个回复
hsm198311 (威望:39) (吉林 吉林) 机械制造 工程师 - 高调做事不一定,低调做人是必须的
赞同来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