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还没有绑定微信,更多功能请点击绑定

庞大供应链日益复杂的解决方案:精益供应链

  越来越多的企业采取了"水平整合"的业务模式,它们想方设法在本企业内部运作核心业务,而将那些非核心业务外包出去。在生产制造业,这意味着企业不再建设自己的厂房,而在国内外寻求合同生产厂商。这同时凸现了从全球各地进行采购,依赖第三方提供必要的物流服务。这种作法和以前"垂直整合"的方法大相径庭,以往是从基本的原材料采购到最终销售给终端客户都是在一家企业手中完全控制之下。  随着水平整合的发展,供应链拉长了并且变得日益复杂。这带来了一系列全新的挑战。你如何管理全球供应链同时能保证速度和灵活度?你如何能在整条供应链中削减成本?企业如何能够互相合作带来双赢效果?企业如何能够满足全球客户的需求同时不增加多余工作量和存货?  一些企业领导人发现了新的解决方案--精益思维和理念。在生产中,他们依赖精益生产方式,同时运用此原则来管理它们的全球供应链。  一、精益供应链  关于精益生产的基本原则已经有许多方面的论述。其中最重要的两本著作是James Womack和Daniel Jones合作的《精益思维》和《改变世界的机器》,后一本书主要描述日本丰田汽车公司的制造体系。作者指出:精益的最重要目标是削减原材料和流程中的浪费现象,以期创造价值。请记住,价值是从消费者的角度来定义的。如果一项活动或流程不能增加消费者的价值,那么这就被认为是"浪费"。  尽管在生产制造业已引入精益原则几十年了,但有关精益供应链管理的思想相对较新。近期三位专家Kate Vitasek,Karl Manrodt和Jeff Abbott专门进行了调查研究。APICS是"供应链和资源管理专业技术人员协会"的缩写,三位专家对APICS成员进行了深入细致的问卷调查,了解精益供应链的特点以及如何建立的流程。专家们发现了各企业想要真正建成一条精益的全球供应链就必须首先建立"六项基本要求"。  精益供应链要求上下游共同努力消减整个流程的成本和浪费情况。单个的行业能够在内部实施精益生产,但精益供应链要求上下游企业共同合作,并不是简简单单将诸如存货和成本推给供应商就万事大吉。实际上,这是所有供应链参与者协调一致的努力结果,只有合作才能建立精益供应链。  二、精益的优势  为什么要全力以赴建立精益供应链?这毕竟要花费巨大的人力和财力。  为了回答这个问题,三位专家将受访者分成三个组:  ■最低端组--没有实施过任何精益供应链行为;同时没有计划实施,这组人员占总调查人员的60%,被称之为"不采用者"组。  ■第二组是精益供应链的实施者,占总样本的15%左右,称之为"采用者"组。  ■第三组则是"中间派",采用了部分精益原则,并正在向供应商和客户推广,占总样本的25%。  通过对以上三组人员的详尽调查,专家们得出了以下结论:  ■精益作法采用者认为:数据交换是一项战术优势,今后极可能和合作伙伴共同努力建立数据标准,加强信息整合。  ■精益作法用者认为:员工是一项有价值的资产,并强调了员工的发展。而非采用者则不提供员工发展项目,在日常工作中并不重视员工。  ■精益作法采用者更可能建立持续改进方案。在非采用者组,43%的受访者表示企业并没有这样的方案。  ■精益作法采用者更可能和供应链上的合作伙伴协作建立标准的流程。相比之下,非采用者这种做法的可能性较小。  ■精益作法采用者更可能强化公司产品标准(63%的比例)。有超过50%的非采用者组人员表示公司标准并没有得到强有力实施,或者根本就没有标准。  ■精益作法采用者的存货周转率要明显高于对照组。由于存货水平低,从而货物销售成本更低。成本目前已经成为各企业建立竞争优势的有力武器。  总体而言,精益作法采用者组能更成功地和供应链上的伙伴合作和沟通,在流程上有更高的标准。  三、精益供应链的特点  如何才能建立一条精益供应链?通过上述的调查分析,三位专家给出了以下答案:企业需要首先建立以下六项核心能力:  1、需求管理能力  精益原则的基础是产品是由实际消费者需求而带来的"推力";并非是企业竭尽全力将产品"推向"市场的结果。最理想的状态是销售终端(POS)的数据能实时地传送到整个供应链中的所有合作伙伴那里。从而每一层的供应商都能接收到消费者的需求信息。  我们以吉利公司为例,该公司从零售商那里的POS系统中接收真实的需求数据,通过这些数据建立补货订单,将合适的产品数量送往每一家商店。目前该公司正在研发RFID技术(即平时所谓的电子标签),目的就是为了持续监控存货,并且当需要补货时计算机系统能提供自动通告,提醒工作人员留意。  这种作法实际上是解决供应链中广为人知的"牛鞭效应",即最初的需求信息在供应链流转过程中由于信息失真而让原始需求最无限放大的过程。这只会导致厂商无法对需求作出快速和准确的反应。  2、浪费和削减成本  削减浪费是精益供应链管理中的关键信条。"浪费"的含义涵盖比较广,包括时间、存货流程冗余、数据垃圾等。请注意,这里的重点放在了"削减浪费"而非成本上。这主要是为了供应商和消费者能感受到"少些威胁"方面的困惑。实际上,削减浪费常常产生一个重要的副产品--对供应链中的所有成员都带来成本的降低。如果目标是削减浪费,那么大多数参与者都愿意互相考虑整个流程。  我们以戴尔计算机公司为例,该公司按单生产的模式就非常符合第一项核心能力--需求管理。实际上,戴尔公司和供应商们紧密合作削减存货,改善流程。公司的存货周转率是以"小时"计算!从而戴尔能够比竞争对手更快地引入新技术和产品,比如在CPU更新换代上,不会在销售上向市场推出要么过多要么过时的处理器。既然公司不需要保留未完成的产品(根据订单按需生产),由此节省了成本和削减了"浪费"。  3、流程和产品标准化  流程标准化能够让产品和服务在整个系统中进行无间断的流动。这里可以借用管理学中非常有名的"价值链"理论,即整个流程中每一项活动都能给消费者带来价值。流程标准化能够减少以往的错综复杂性,换言之,企业应首先决定什么是管理流程的最佳方式,然后将此做法标准化。  我们以丰田公司为例。该公司非常强调流程和工具安排标准化,这极大地削减了每辆汽车的生产时间。同时丰田和供应商合作,帮助供应商采取类似的精益作法,这相应在整个供应链中推行了标准化。  建立产品标准化,企业也能受益匪浅,特别是零部件的标准化。在整个生产链中如果零部件标准化,可以节省生产、仓储和研发成本。  4、采用行业标准  建立行业产品标准不但有利于消费者而且有利于生产厂商,这样可以减少产品差异的复杂性。在消费电子产品中就大量存在着行业标准化的问题。比如说USB接口的记忆类电子产品,在行业中就有标准的USB接口规范,各生产厂商只要按照规范生产就可以在全球通用。我们可以设想如果每一个厂商都推出自己的USB接口要求,那么结果会是怎样?实际上由戴尔、惠普和联想等公司生产的个人电脑功能和质量都差不多,最大的区别在于产品名称、市场营销战略售后服务等。  对于供应链上的各合作伙伴,采用行业标准能够有效地节省成本(包括生产成本、沟通成本、信息成本),并且上下游之间可以"心照不宣"地按照行业要求生产和进行物流服务,即各企业之间用"通用的语言"互相沟通。  5、文化变革能力  想要成功实施精益供应链,其中最大的障碍之一是来自企业员工的阻力。那些按照老办法行事的人一方面不愿意变革,另一方面可能存在即得利益。因此文化的变革就成了能否成功实施精益供应链的关键挑战了。  成功的文化变革需要企业首先制订一份清晰的路线图。在面临变革的时候或动荡不安的时期,员工们想要知道今后公司的发展方向,未来究竟是怎样的?路线图中应该清楚明了地向员工们阐述采取精益方式的目的和益处,以及今后的发展方向。  6、跨企业合作  通过互相合作的实践以及流程,供应链中的合作伙伴必须共同努力,以让"价值链"最大化,满足消费者的需求。为了达到此目标,首先要了解消费者是如何定义价值的。企业所提供的任何附加服务,只有消费者认为是有价值的,那么这些服务才能物有所值。  在供应链上建立跨企业团队是让"价值链"最大化行之有效的方法。在精益供应链中,这些团队即不能是功能导向型的,也不能只是关注本企业内部。它们应关注整个供应链,并且群策群力找出对所有参与者都有益处的解决方案。最有效的团队应该包含来自所有端对端供应链合作公司的成员。而且团队成员应来自主要的供应链功能部门,比如规划、采购、制造、交付、财务、技术等。供应链合作方面最好的案例来自于零售业。比如沃尔姆公司和其供应商之间的合作。  三位专家表示以上六项能力应该同时同等重要地加以关注。如果谁想建立精益供应链,那么就必须以相同速度并且同等地对待这六项技能。  如今的世界舞台不再是各企业单打独斗的时代了,以往各企业为了利润争夺你死我活的场面不会成为舞台的主要曲目,《大染房》式的竞争今后必然让位于企业联盟的竞争,合作伙伴之间如何加强合作,共同参与整个经济竞争浪潮的洗礼?这将一直成为现在每位企业家心中思索的问题!

1 个评论

游客无法查看评论和回复, 请先登录注册

发起人

小葱
小葱

此人已死,有事烧纸。小事招魂,大事挖坟!

推荐文章

文章状态

  • 发布时间: 2008-02-21 09:05
  • 浏览: 2779
  • 评论: 1
  •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