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还没有绑定微信,更多功能请点击绑定

【优思学院】六西格玛管理在中国的制造业中发展如何?

原刊于 优思学院 知乎帐户
 

中国制造业在全球化生产中的地位

近二十年全球的产业结构出现重大调整。知识经济的出现和全球化大生产的结构调整,使得我们的生产方式产生了许多变化。

尤其是全球化大生产的出现,使跨国公司的产品加工成为一种真正意义上的国际合作,也使很多企业不同程度地在为某些国际品牌工作。特别是制造业,不同国家的厂商,利用自己不同的资源优势,制造出各种零部件,然后到某地总装,这样既提高了产品质量,又降低了成本,提高了产品品牌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

同时,我们也因此淡化了产品原产地的概念。在这样一种环境下,整个全球环境中出现大量的加工型工厂,这些工厂以其原有的能力和固有的设备,为各种客户以相似的加工方式,制造不同类别的产品。

目前有很多国际性大公司都已经从制造业中脱离出来,把人力、资金和技术都集中到市场开发中去,而把制造加工性工作委托给原始设备制造商—刃工厂。

起源于欧美的服装行业。原意为“原始设备生产商”,也称贴牌或定牌生产。指掌握“核心技术”的委托方外包商委托代工商受托方生产制造产品,再贴上自己的品牌商标后再加工或销售。

中国制造企业在近年的快速成长历程中,生产模式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其目的就是为了能够提高经营效率,合理的分工和利用资源。而作为这些公司的厂商不仅形成了自己固有的加工特点和能力,更使自我的资源得到了充分的利用。

产业结构重组以后,专业的加工厂商会做得比国际性大公司更有效率。这些厂商在对资金和设备进行合理运用的同时,更是注重了劳动力的合理使用。他们都把厂址选择在劳动力价格相对低廉但有一定技术素质的地区。

大量的原始设备制造商落户中国原因有二一是运营成本相对较低。这一迁移反映了原始设备制造商为其客户提供更低价格的解决方案,新加坡和马来西亚是低成本地区,但中国的运营成本更低。二是充裕的劳动力资源。劳动力的价格己经不是主要因素,在几个原始设备制造商投资的主要地区劳动力价格日渐趋同。但中国的劳动力多,而且容易获取。如果要多上一条生产线,需要更多的工人这并不是件难事。

事实已经证明,中国南方一带,尤其是在江苏、上海、深圳等地,劳动力的素质是可以令投资者满意的。原始设备制造商主要集中在纺织产品、玩具、电脑产品硬件、通讯产品、电子产品、机械等行业,这些工厂从其加工性质上形成了中国制造业的主体。同时中国制造企业的管理者不得不面对这样一个问题制造企业管理的核心在哪里目前,在行业中有这样一种共识作为全球供应链上的一个重要环节,中国的制造业应该提供快捷而无误的服务。

而其中最为基础的管理是质量管理。并且,质量最能够形成企业区别于同业竟争对手的形象识别,使企业运作在一个有较高利润的客户空间中,即所谓的“高质量赢得高利润”。六西格玛管理方法正是在追求高质量低成本的条件下应运而生的。引入六西格玛管理[1],将大大增加中国制造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




中国制造业的结构特点

从中国制造企业的特征来进行分析,我们可以归纳出该制造业以下的特点

劳动力成为产品增值的重要因素。

2. 资金密集型、高度自动化的设备和零部件占用了大量的资金。

3. 以某种加工工艺为特点,以自我能力的推销为主。

4. 顾客群体存在某种共性特点,如都是电脑类的、手机类的或通讯器材类的。

随着中国产业化结构调整的进一步深入,中国的目前的制造企业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演变而来:

老国有企业演变而来,由于国有企业在国内市场开放中受到前所未有的外力冲击,很多企业陷入了困境。在经过调整后,国有企业大部分走出了困境,但相当一部分在功能上有所削弱。例如,原来的国企制造厂商有很强的设计能力,而今由于产品在市场没有竞争力,只能以自己的原有设备承接外加工,但同时弱化了原来所具备的产品开发设计能力。

这部分企业的特点是:

①机构完全,但功能己退化。作为国有企业的基础结构仍然存在,但企业的研

发功能已大大减弱。

②技术经验的优势强,但人才流失严重。

③企业设备老化,但维修保养尚可。

④质量管理体系陈旧,运作效率不高。

⑤质量分析工具的运用最多停留在统计上,未能够充分发挥对质量改进的指导。

⑥公司现场环境差强人意。

新兴的民营企业民营企业在市场上充满活力,是中国制造业新兴力量。这类企业的形成在于原先的创立者在企业创办之初就有自己的渠道联系到定单,在若干年后逐步发展壮大起来,形成行业中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而这类企业的特点是:

①管理水平落差很大。

②大部分企业没有形成自己的文化。

③管理人员中文化层次较低。

④统计质量管理的运用很少,可以说只有质量记录,但没有统计质量管理。

改革开放后进入中国的外资企业外资企业是目前中国最强大、最具生命力的一个主流。由于中国制造业本身进入的壁垒最主要是充足的资金和良好的客户关系,而这类外资企业资金雄厚,可以购买到世界上最先进的加工设备,并在境外已和众多跨国公司建立了良好的业务关系,而他们介入中国市场其中一个主要因素是看中厂我们的人力资源成本相对较低。随着中国加,越来越多的公司都把原来海外的项目大部分转移到中国来,并加强开发力度。制造业在中国的迅速发展,己经受到了世界同行的瞩目。相比之下外资企业的特点是相当明显的

①技术、资金、人力资源都实力雄厚。

②企业有独特的品牌优势,也有自己的企业文化。

③企业设备一流,维护良好。

④质量管理体系全球统一化,并使用国际通行的六西格玛或等管理方法。

⑤外籍员工较多,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经营的成本。


中国制造业质量管理的薄弱环节

中国的改革开放和加入盯使中国的制造业更好地进入全球供应链,整个社会的产业结构也出现了根本性的变化。如上所述,目前,全球的产业正在充分的细化,在一个完整的产品供应链中,加工制造已经在经济全球化中形成了一个不可或缺的环节。

提供某种加工形式为特征,为众多客户生产成品或半成品。这些企业生存的生命线就是企业的质量管理。一代质量宗师菲利普·克劳斯比曾经说过“质量就是符合要求”。明确地讲,质量是符合顾客的要求。我们的客户应该是为满足市场需求而寻找我们生产产品的客户。

从现代管理的理论与实践经验中,我们都早已有了这样一个共识满足客户的实质是产品质量,而其基础是企业的过程质量。产品质量是结果,而质量管理是过程管理。

现代质量管理是面向过程的管理,质量、效率和成本均为过程的输出,现代质量管理的一个最基本的观点就是企业只有通过持续不断地改进过程系统,才能够有效地提高质量,增加效率和降低成本。在近十年发展起来的标准的实质是关于过程的标准。可以认为,质量管理体系是围绕着过程这一核心来运行的。

在刚刚引入中国的初期,由于应用的公司大都是外资企业,而且审核机构也大都来自国外的知名机构,因此,获证的含金量较高,而且较早获证的一部分企业的确以此为条件,在市场竟争取得了领先。中国以制造商为主的制造企业几乎既参与了系列认证活动。

然而随着审核认证机构的大量增加,审核机构的水平也参差不齐。并且很多急功近利的制造企业只在怎样做好文件上下了很大的功夫,这样行为导致了一部分通过审核的企业其实质的管理水平及产品质量并未因此受益,得到改善,因此认证的含金量大打折扣。

由此看来,要真正搞好质量,只把眼光放在过程管理的形式上是远远不够的。面向过程的管理,同时也意味着管理的实时性。面对过程,问题的发现、解决和控制的最终目标都应该是实时化,尤其是控制,如果没有实时的控制,就达不到预防的要求,滞后的控制表明过程中的各种损耗已经发生,而且这种控制的成本叠加在劣质成本上,更增加了企业的浪费。

中国制造业的质量管理所面临问题很多,其中有管理模式的问题、也有领导的问题、对持续的质量改进认识有偏差,没有把质量管理融入企业文化还有在执行中的问题如分析问题反馈回路不是闭环的,没有反复循环递进。

0 个评论

游客无法查看评论和回复, 请先登录注册

发起人

优思学院
优思学院

专注于六西格玛绿带、黑带线上课程,公众号:ucourse-org

推荐文章

文章状态

  • 发布时间: 2020-10-27 23:23
  • 浏览: 976
  • 评论: 0
  •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