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还没有绑定微信,更多功能请点击绑定

03往事 -从《我很高兴,因为俺天天在造假 》想到的

本帖最后由 钻石灰尘 于 2012-3-2 16:41 编辑

那是在2003年,年底,我加入了一家以研发为主的高科技中美合资公司,这家公司正在急于做出50台样机,以备随着而来的入网证,CCC等产品认证。我报到的时候,负责外包生产的,负责产品项目的团队,都已经到深圳去了,在那边已经开始热火朝天地干起了。我一报道,拿上笔记本就坐上了去深圳的飞机,他们急需要一个人去搞清楚他们选定的代工厂靠不靠谱。

不知道他们是怎么选的,负责制版,焊接,组装分散深圳的几个地方,需要你从这头跑到那头,不得不把大量时间耽误在路上。怎么不考虑以一个为中心,做出卫星网络哪?我拿到那些厂的地址,在地图上标记着,这个问题就浮现在脑海里。

组装厂是在深圳宝安区,而且他们还提供机壳,电源板,控制板,除了一块主板是我们专有的,剩下的都是他们的。我们的订单的数量少得可怜,虽然他们老板看中我们的品牌优势,看好我们的前景,态度上很是客气,但中下层都对这个不满100台的小订单烦透了,嘴上不说,但你能感到他们对于我们提出的额外要求不是不在意,就是有抵触。最有趣的是,负责外包生产的孙叮嘱我,去看厂要带瓶矿泉水,在那边找水喝不容易。我很惊讶,这到底找的是一家什么厂呀?这是怎样的一家供应商?

经过协商,他们同意我到他们公司去做审核,但限定的条件,已经降到参观的程度了,看看总比一点都不了解好。我来的时候和我同年,比我大一个月,清华硕士,副总告诉我,他会在样机生产完毕后到和他们签订下一批的合同,他希望我能给他一些有价值的信息,但到目前为止,不会再有新的供应商,这家好与不好也必须用,因为我们没有机壳,控制板,电源,也没有采购零器件的渠道。他需要我给他的信息是,我们能提怎样的要求,这家公司好好到什么程度,差差在哪里,我们能提出哪些要求,怎样提,我们在谈判中可以拿出怎样的信息。

这是一家建在标准厂房里的组装厂,我们被允许到三层去参观,我一进入车间就看到他们在接待区有一个大大的现况板,上面用曲线描述者各个质量目标的达成情况。我看到其中一个目标是,产品合格率98%,我很好奇,这是个什么指标?我就询问了陪同我的厂方工程师,工程师告诉我,这个目标是这样的,他们有一个最终检验工位,这个是根据这个工位的检验记录统计出来的,合格数除以检验数换算成百分比。我认真看了一下,从年初到11月,最低的合格率也是98.5%。

审核变成了浮光掠影,走马观花,身边总跟个影子,用厂方的话讲,周围有我们竞争对手的产品,不好意思,为了保护顾客财产,我们只能在限定的区域内活动,怕我们走错地方,他们其他的客户不满意。我在出厂检验处可以看到更多一些信息,检验记录被扔在桌子上,因为我们的小订单还没生产完毕,在这里是看不到他们检验我们的产品,我就被允许随便看看。 我检查了一些常规项,像检验设备能力,检验员资质,检验方案的实施。因为到了年底,他们也在整理资料,我看到了全月的检验单,我大概算了一下,接受率80%左右。

我迅速记录了10多张检验单的一些细节,如因Major拒收的,minor拒收,AQL,样本量等。走的时候,我要了给我们公司使用的验收标准,我告诉他们我们的成品检验标准,会在2天内提供一个草案。

回到宾馆我就开始忙碌起来,因为来得匆忙,我的电脑中也没安装minitab,这样的统计专用软件,我只好用Excel的函数进行计算。我想知道的是在这家公司在产线最终检验完成后的实际的合格率。经过一番努力,我终于得到了他们真实的“产品合格率” 这是我获得的第一份有价值的信息。因为对方既然承诺,并且历史也证明,他们具有98%的合理率,因此我们就把损耗率定在了2%,而多出的部分,只能他们自己去解决。因为我们要求最终发货前的抽检由我们的人来完成,我们就可以通过制定的检验方案,来督促对方改进产线的质量保证能力。

我相信,现在一定有人会好奇,你是怎么计算出来的哪?其实计算过程是很简单的,关键在于你的逻辑是否能建立起来。举一个 0收,1退,样本量10件,1000件为一批,的例子(不是0,1的比较麻烦一些,有兴趣的可以去查查书)

Combin( 10, 1000*“1-产品合格率”)/Combin (10,1000)这个就是这个批次被接收的概率。

你可以随意设定几个产品合格率,如98%,90%, 85% ,80%,75%,然后通过作图,找到与资料上的接受率相对应的点。 你也可以譬如计算出80%的合格率对应的就收概率是多少,然后再去计算70%的合格率时接受概率是多少,然后通过比例计算得出,你实际看到的接受概率对应的“合格率”。

但你心里要明白,这样的计算只是一个估算,你所做的也是抽样检查。但有这样一个估算,我就可以大胆地去写成品检验标准,至少在抽样方案方面,我心里是有谱了。

数字构成的是一个个完整的逻辑链条,系统,真实的数据,可以从各个方面演算推算,而不真实的数据总会在某些地方出现漏洞。譬如控制图和CPK,RTY和一次送检率,Q-cost和返工作业等等。

为什么我们能造假?是因为我们的审核方式是局部审核,大不了是过程审核,还没有上升到体系审核的水平,局部拼接起来不等于整体,过程联系在一起也不一定就等于整体。体系审核会在什么时候到中国来?其实已经来了,就是通过ERP,SAP等等构建的一个个数据管理体系,当这样的系统进入每一个角落,你就会发现任何一个数据背后都是一堆的算法,一堆的逻辑关系,你动一个数据,带来的后果可能是多个在逻辑上有衔接的数据发生变动,有的会因为某个数似乎和你不相关,但却是必须授权才能变动的重要数据,导致你无法修改。现在世界上能够做到这一步的也没有几家,但世界级的公司都在向这个方向努力,而我只不过时髦了一把,先在里面去试了试水,我只能告诉你,水是苦的,水是涩的,这样的数据化,全球化管理系统能让所有的工作都变得透明,人会像机器一样被一个网络一套体系给管理住,哪怕你是CEO,你也无法超越系统。因为系统是逻辑的,系统是算法构成的,所以这套系统每天都在对核心数据,核心业务做自我审核。

但如果这样的发展是大趋势的话,请问,擅长做假的质量人们何去何从?做好准备了吗?
对“好”的回答一定要点个"赞",回答者需要你的鼓励!
已邀请:

hsm198311 (威望:39) (吉林 吉林) 机械制造 工程师 - 高调做事不一定,低调做人是必须的

赞同来自:

质量管理人员几乎都有造假的经历,

如果统筹能力差的,还常常出现“穿帮”的情况,

如果把造假造的天衣无缝也是一种能力,也算是高手了。。。。。。:lol:

14 个回复,游客无法查看回复,更多功能请登录注册

发起人

扫一扫微信订阅<6SQ每周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