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还没有绑定微信,更多功能请点击绑定

中国产品的质量安全问题

以下两篇文章是从FT中文网上转载的。作为质量人,以期得到大家对质量的重视。
“中国制造”安全恐慌扩散
国产品的安全问题已经从玩具扩散到了纺织品。新西兰昨日表示,将对有关进口儿童服装甲醛含量达到危险水平的指控进行调查。

政府下令调查之前,某消费者监管项目聘用的一些科学家发现,中国服装的甲醛含量最高超出安全水平900倍。服装生产商有时会在服装中添加甲醛来防止发霉,而这种物质可能会导致皮疹、刺激眼睛和喉咙,并会引起过敏反应。

新西兰零售商Warehouse周末期间宣布,将召回中国生产的儿童睡衣。此前,有两名儿童因其法兰绒睡衣着火而被烧伤。

新西兰的调查行动意味着中国服装的安全问题首次遭到质疑。近几个月来,包括玩具、食品和牙膏在内的一系列中国产品的安全问题引起了人们的担心。上周,美泰公司(Mattel)表示将在全球召回1820万件玩具,原因是这些玩具存在危险,例如有的玩具使用了含铅油漆。

而就在这些最新担忧出现之际,中国安全监管部门负责人李长江宣称,产品安全恐慌是“一种贸易保护主义新形式”,并指责某些国家“妖魔化中国产品”。

他的言论反应出,中国政府担心欧美对中国出口产品的恐惧愈演愈烈。不过,欧盟(EU)贸易专员彼得•曼德尔森(Peter Mandelson)认为李长江的话并不在理。

“认为欧洲公司针对有毒中国产品的行动有政治动机,表现了对中国的偏见,这是完全错误的,”曼德尔森昨日表示。“作为贸易专员,我不会接受有毒问题成了保护主义托辞的说法。”

经济学家表示,迄今为止,安全丑闻对中国的出口影响有限,部分原因在于,玩具在去年的全部出口中所占比例还不到1%,而食品也只占1.4%而已。

吴仪受命负责中国食品安全
国政府已经任命国务院副总理吴仪为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领导小组负责人,而最近几乎每天都有关于中国商品危害的消息。

长期以来,吴仪一直是中国政府的贸易纠纷和健康问题调解专家。此次任命吴仪为小组负责人,既说明了问题的严重性,也是协调政府各部门反应的便利之道。

作为每年两次的中美战略经济对话的中方负责人,吴仪已在着手准备解决这一问题的政策。

下一次中美战略经济对话将于今年11月在北京召开,双方都将派出大量部长参加。食品和产品安全目前已成为此次会议的头号议题。

从儿童玩具到牙膏,最近几个月,已经有数百万件中国产品在美国和欧洲被召回。

美国的玩具反斗城(Toys R Us)上周五表示,作为预防措施,该公司已将所有乙烯基儿童围兜从商店下架。此前,一位供应商的中国产围兜被检测出铅含量超标。

中国还暂停了一些食品的出口。中国产品上周在泰国也出现了问题。泰国方面发表声明称,在进入泰国的11500件中国食品中,大约有10%被拒绝入境,因为这些食品含有“有害的化学制品或残留杀虫剂”。

到目前为止,安全恐慌并未减缓中国急剧增长的出口步伐,但却有可能在中国努力向高利润率产品转变的过程中,损害中国的形象。

虽然多数外国媒体报道关注的焦点一直是中国有危害的出口产品,但危险食品和产品的最大受害者始终是中国人。

中国山西省发生了最新一起重大食品中毒事件,一所住宿学校74名十来岁的学生因出现呕吐症状,被送进了医院。


我想,除了部分产品真的存在质量问题外,可以说是一种政治目的的,但,如果中国产品质量问题被扩大化,对我们中国企业是非常不利的,无论是什么行业,可能都需面临这种风险。
对“好”的回答一定要点个"赞",回答者需要你的鼓励!
已邀请:

jonathan (威望:0)

赞同来自:

质量问题,尤其是涉及“民生”、“民用”的产品质量问题日趋得到社会的关注,在关注的同时我们发现有太多的黑幕引发了全民的恐慌,恐慌所引发国民的深思,是什么我们的产品质量一而再,再而三的出现问题,国家监管的方法以及处罚的措施如何更加有效?当海外市场不断设置RoHS以及REACH壁垒时,我们的企业为了市场不断做出调整,但是又没有想过我们自己国内设置了怎样的指标和监管机制呢?当然,中国质量问题不排除有被夸大的现象,但是我们自己看到的是确确实实发生的问题,我觉得,政府应该对国内的各行业,尤其是涉及民生和民用产品行业设置严格的检测指标,同时加大抽样频次和力度,对于质量体系机构的监管力度同时加强,定期公开不合格企业以及不合格的体系机构,取消其生产和监察的资格,重新整顿中国质量体系,重塑优品质国家形象。

1 个回复,游客无法查看回复,更多功能请登录注册

发起人

nicole
nicole

质量爱好者,为振兴中华品牌大家共奋斗

扫一扫微信订阅<6SQ每周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