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还没有绑定微信,更多功能请点击绑定

从郑奎飞到郎咸平:谁有资格批判中国科学和科技

日前,中国科学狂人郑奎飞在网上提出了“中国其实没有真正科学家”的论断,引起了中国科学界的震撼,支持他的人说他讲了一个科学家不敢的大真话,反对他的人讽刺他中国只有“真正”的郑奎飞。

郑奎飞说现在的院士其实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科学家,他们充其量是一个科技家或者技术专家,真要说中国的著名院士是科学家,那也只是半个科学家。

他曾经与中国两院院士王大珩交谈过科学问题,王大珩认为科学主要是解决“为什么”、“做什么”、“怎么做”,要不断的追求真理。做科学的人是踏踏实实、严谨的人,务实的人;一就是一,二就是二,态度非常坚定,应该还具有一种锲而不舍和不断开拓创新的精神。他认为科学精神包括三方面:一是实事求是,二是开拓创新,三是率优勇进。作为中国的科学家,必须以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思想为指导,因为,唯物史观本身就是科学,结合中国的实际,同时跟国际科学家进行密切的交流与合作,科学是无国界的,是属于全人类的、全世界的。作为全人类的科学家,他的成果也应该是属于全世界、全人类的,同时,更应该属于他的祖国。科学家也应该有自己的目标和共同理想,但必须为自己的祖国争光,为祖国的利益着想。现在是信息技术时代,将来即将步入生命技术和生命科学时代,生命科学比信息科学更具前瞻性,社会科学与生命科学一样重要,社会科学是解决“人们”的问题,自然科学是解决“物”的问题。我们知道计算机是从自然科学里产生的,但计算机现在已大量地运用在社会活动中,现在进入了数字化时代,社会科学更需要量化,并运用统计学、现代数学等使之更趋于科学性。未来中国科技的发展绝对不能忽视社会的发展,应该把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放在同等的位置上对待和重视,这就相当于人的两只手,左手是自然科学,右手是社会科学,谁也离不开谁。

郑奎飞认为中国没有真正科学家的理由是:1、中国的所谓科学家他不能创建和指导一个学科的诞生和未来发展方向,他首先把自己局限起来,不能跳出科学来研究发展科学:2、现在的科学家很急功近利,在市场经济大潮流中不能沉默于科学研究,缺乏科学家精神;3、现在的科学家大都在破坏“人与自然、社会与自然”的和谐科学发展观,破坏了天人合一的自然发展规律;4、现在的科学家没有深刻领悟科学的含义,只懂技术,不懂科学,往往忘却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结合起来的科学家才是真正意义上的科学家;5、现在的科学家眼光没有放在世界,不敢于否定世界科学权威和自己本身,得了个院士就沾沾自喜,其实是在割断了自己的科学研究生涯。

但是,他认为中国现在虽然没有真正的科学家,可是世界上最早的科学家就诞生在中国,伏羲、女娲以及“四大发明”的发明创造者等就是中国贡献给世界的科学家。伏羲是中国传说中的第一个天子,比黄帝还早。八卦就是伏羲所画。《易经》的五行学说阐明了宇宙的结构,《易经》的阴阳学说阐明了宇宙起源。所以《易经》奠定了中国在世界科学发展史上的地位,而杨振宁所说的《易经》阻碍中国发展近代科学,就是缺乏社会科学阅读知识能力的所谓“获得过诺贝尔奖的国际著名科学家”的观点。而“四大发明”的发明创造者他们开创的不仅是中国的科学和技术的发展,更是引导了世界科学和技术的发展。

就在郑奎飞认为中国其实没有真正科学家的观点之后的不久,香港著名经济学者郎咸平批判中国高科技只是一场幻象。

据《21世纪经济》报道,“中国高科技是一个‘幻象'”——这是郎咸平教授最新的惊人之语。郎氏在最新一本洋洋26万字、名为《科幻——中国高新技术企业发展战略评判》的书中断言:“中国根本就没有真正意义上的高科技,因此,中国也就没有真正意义上的高新技术企业”、“中国的高科技思维是中餐馆似的思维,也就是不讲工序、不讲纪律的思维”、“一个没有纪律的团队是根本无法成长为微软的”。

在郎引用的2002-2003年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发展学院发表的《国际竞争力分析报告》显示,中国2002年的技术基础设施和科学基础设施分别排在42位和24位,是非常低的。而中国的总体竞争力(包括经济表现、政府效率、企业效率、基础设施四大指标组成),从1998年的21位下降为2002年的31位。

郎认为,即便是这个排名结果,很大程度上还得益于“经济表现”一项,“因为中国近年来一直保持了高速的经济增长”,但其它的几项如政府效率、企业效率、基础设施等在世界上排名一直都在30-40位左右,“一般来讲,经济增长长期的高速度是很难保持的,如果去掉这一项,我们的得分就更低了”。

另外,郎咸平还指出中国科技研究开发效率低下这个众所周知的事实:“我们的研究人员数量是世界第二,但我们的产出却在世界最低之列。”

《21世纪》:郎教授一向言辞大胆,正逢中国开始推行“自主创新”战略之际,你对中国的高科技幻象发出如此严厉的批判,触动你写《科幻》的原动力和初始想法是什么?

 郎咸平:自主创新这个概念本身对于中国而言是极其重要的,这也是政府提出“自主创新”的真正意义所在。可是要达到这个国家级的目标,我们必须一步一个脚印的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提出问题”是我的“科幻”的目的,而“解决问题”是另外一本书“思维”的目的。

 举例而言,“思维”一书中就提出了韩国企业成功的原因在于,以后期创新为主而不是前期创新,这个思维是不是也是一种新型的“自主创新”思维呢?另外,真正注重前期创新的日本企业如索尼、三菱和日产反而碰到了经营问题,这是否值得我们反思“自主创新”的真正意义呢?所以如何正确的理解与发展科技创新是我写书的目的。

 而政府提出“自主创新”只是一个政策,至于企业应该如何具体的执行,也是我写书的目的。只有企业理解了本质问题,国家“自主创新”的政策才有可能落实,因为企业才是“自主创新”的推行主体。

《21世纪》:类似于“中国根本就没有真正意义上的高科技”这样的断言,相信很多人心中能产生共鸣,但中国科技竞争力疲弱的事实却没有发生根本改变,你认为《科幻》一书意义何在呢?

郎咸平:中国高科技竞争力疲弱是个事实,我们必须深刻的反思我国高科技的现况,才能使得我国未来的高科技发展更上一层楼。至于中国高科技竞争力薄弱的本质能否发生改变,那就需要整个社会群策群力才有可能改变。

《21世纪》:你对中国高科技未来的发展是彻底悲观吗?

郎咸平:你不要把批评当成悲观,应该把批评当成严厉的期许。一个不知道检讨自己的民族,是很难创造出辉煌的未来的。就是因为我太希望我们高科技的未来能主导我国经济发展,我才会如此严厉的期许。但如果我们还是因循旧思维,那我才会觉得悲观。

从郑奎飞到郎咸平,谁有资格批判中国科学和科技,也许,在《郑奎飞传奇》一书中的《中国最具得 “ 诺奖 ” 实力的三个怪才:张五常、 郑奎飞、 郎咸平》里我们可以找到启发。
对“好”的回答一定要点个"赞",回答者需要你的鼓励!
已邀请:

chineseboy (威望:0)

赞同来自:

郑奎飞是谁大家都不知道吧,呵呵

1 个回复,游客无法查看回复,更多功能请登录注册

发起人

扫一扫微信订阅<6SQ每周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