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源&人面桃花
桃花源&人面桃花
今日上网找一些风景上来装饰自己的Blog,无意中就发现了桃花源。其实桃源我是知道的,那是湖南的一个县,相传是古往今来中国最出美人的地方。前年所在的公司也有一个女同事,是桃源的,容貌倒也不怎么出众,可见即使如桃源这样闻名的地方,也不全都是沉鱼落雁,闭月羞花的美女。
看到桃源那些盛开的桃花,就想起了方方的小说《桃花灿烂》来了。其实,我并没有看过这本小说,去年赋闲在家,是在CCTV-6看的这部电影,是根据这本小说改编的。电影中灿烂的桃花让我眼前一亮,说实在的,我还真不知道武汉有风光这么旖旎的地方。看完之后,也不禁感叹造化弄人:如果男主角不是在路上摔晕了,也许两个相爱的人就不是这样的悲剧结局。
历来桃花都是与女子相连的,特别是红颜女子。桃花一年一开,盛开时节绚丽多彩,幽香袭人,其色既美兮,其味亦醇,这大抵就相当于女子的豆蔻年华,正所谓风华正茂。然而花期如梦,春日一过,桃花便难熬过盛夏酷暑。晚春时节,正值芳菲谢幕,落英缤纷,这大抵就是女子红颜褪尽,人老珠黄时的光景了。
哎,自古以来人面桃花的故事就是这样动人:崔护当年与桃花女算得上一见钟情,如果仅此而已的话,那这种才子佳人的故事也许就俗套了点。但第二年清明时分再去时,由于不见伊人,于是在柴扉留诗一首: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数日后,崔护还不放心,仍去城南,桃花女的父亲正在哭丧,原来桃花女相思成疾,读了崔护的诗,入门而病,竟绝食数日而死。崔护痛哭不已,抱住桃花女祈祷,说“我在这里呀”。奇迹出现了,桃花女竟睁开了眼睛,半日之后桃花女竟复活过来!故事的结局自然是皆大欢喜的:桃花女嫁给崔护,成就一段脍炙人口的千古佳话。
而今想来,崔护能以一诗成名,也许是完全出于巧合吧。如果不是真情触动,大抵很难写出动人的诗篇。想当年崔颢在唐代诗人当中亦非特别杰出,诗作远远少于诗仙李白。而崔颢在登临黄鹤楼后写下的名篇《黄鹤楼》,即令才华横溢如李白等人,也自叹不如。想来这并非才具的差异,而是情感的触动罢。
其实,在崔护和桃花女之前,就曾有过桃花夫人的真实故事,其情其状,毫不亚于此。
在历史悠久的武汉汉阳,有一座桃花山,相传这里曾建桃花夫人庙。后人曾四时奉祀,香火甚是旺盛。而所谓桃花夫人,本是春秋陈国佳丽,艳若桃花,妇孺皆知。因其贤惠,嫁于息国国君,人称息妫。或许因其丽质,人们亦称其为桃花夫人。
桃花夫人新婚晏尔,归宁回陈,途经蔡国,因受到蔡侯轻薄拂袖而去。夫君息侯震怒,无奈国力微弱,遂向楚献计借刀杀人。邀楚攻息,请蔡来救,反攻蔡军,生擒蔡侯。不料楚文王听臣下劝谏,反而释放蔡侯,蔡侯在宴中挑拨说:“息妫之美,天下无双”。楚王于是囚禁息候,立息妫为夫人。息侯借刀杀人未成,反遭蔡侯构陷,眼看性命不保。
桃花夫人在宫中听闻发生此巨变,不得不忍辱偷生,以保全息侯的性命,息侯于是成为守门的小官。息妫在宫中备受宠爱,但整整三年都不说话。终于有一天见到息候,二人感觉恍同隔世。妫氏哭泣着说:“我在楚宫之中,忍辱偷生,起初只是为保全大王性命,后来则是想再见大王一面,如今愿望已了,死而瞑目。”息侯曰:“我甘愿做守城门的小官,也是在等着再见你一面呀!”说完,两人双双撞死于城下。楚王感慨二人忠贞,于是命以诸侯之礼厚葬二人,并立桃花夫人庙,供人们祭拜。这就是汉阳城外桃花山上桃花夫人庙的由来。
当年唐代诗人杜牧在游历桃花庙时候曾于庙中凭吊题诗道:“息亡身入楚王家,回看春风一面花;感旧不言常掩泪,只应翻恨有荣华。”如今,桃花夫人庙仍为汉阳之名胜,山麓青青,江水荡荡,讲述凄凉哀怨故事,令人感慨黯然神伤。
今日上网找一些风景上来装饰自己的Blog,无意中就发现了桃花源。其实桃源我是知道的,那是湖南的一个县,相传是古往今来中国最出美人的地方。前年所在的公司也有一个女同事,是桃源的,容貌倒也不怎么出众,可见即使如桃源这样闻名的地方,也不全都是沉鱼落雁,闭月羞花的美女。
看到桃源那些盛开的桃花,就想起了方方的小说《桃花灿烂》来了。其实,我并没有看过这本小说,去年赋闲在家,是在CCTV-6看的这部电影,是根据这本小说改编的。电影中灿烂的桃花让我眼前一亮,说实在的,我还真不知道武汉有风光这么旖旎的地方。看完之后,也不禁感叹造化弄人:如果男主角不是在路上摔晕了,也许两个相爱的人就不是这样的悲剧结局。
历来桃花都是与女子相连的,特别是红颜女子。桃花一年一开,盛开时节绚丽多彩,幽香袭人,其色既美兮,其味亦醇,这大抵就相当于女子的豆蔻年华,正所谓风华正茂。然而花期如梦,春日一过,桃花便难熬过盛夏酷暑。晚春时节,正值芳菲谢幕,落英缤纷,这大抵就是女子红颜褪尽,人老珠黄时的光景了。
哎,自古以来人面桃花的故事就是这样动人:崔护当年与桃花女算得上一见钟情,如果仅此而已的话,那这种才子佳人的故事也许就俗套了点。但第二年清明时分再去时,由于不见伊人,于是在柴扉留诗一首: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数日后,崔护还不放心,仍去城南,桃花女的父亲正在哭丧,原来桃花女相思成疾,读了崔护的诗,入门而病,竟绝食数日而死。崔护痛哭不已,抱住桃花女祈祷,说“我在这里呀”。奇迹出现了,桃花女竟睁开了眼睛,半日之后桃花女竟复活过来!故事的结局自然是皆大欢喜的:桃花女嫁给崔护,成就一段脍炙人口的千古佳话。
而今想来,崔护能以一诗成名,也许是完全出于巧合吧。如果不是真情触动,大抵很难写出动人的诗篇。想当年崔颢在唐代诗人当中亦非特别杰出,诗作远远少于诗仙李白。而崔颢在登临黄鹤楼后写下的名篇《黄鹤楼》,即令才华横溢如李白等人,也自叹不如。想来这并非才具的差异,而是情感的触动罢。
其实,在崔护和桃花女之前,就曾有过桃花夫人的真实故事,其情其状,毫不亚于此。
在历史悠久的武汉汉阳,有一座桃花山,相传这里曾建桃花夫人庙。后人曾四时奉祀,香火甚是旺盛。而所谓桃花夫人,本是春秋陈国佳丽,艳若桃花,妇孺皆知。因其贤惠,嫁于息国国君,人称息妫。或许因其丽质,人们亦称其为桃花夫人。
桃花夫人新婚晏尔,归宁回陈,途经蔡国,因受到蔡侯轻薄拂袖而去。夫君息侯震怒,无奈国力微弱,遂向楚献计借刀杀人。邀楚攻息,请蔡来救,反攻蔡军,生擒蔡侯。不料楚文王听臣下劝谏,反而释放蔡侯,蔡侯在宴中挑拨说:“息妫之美,天下无双”。楚王于是囚禁息候,立息妫为夫人。息侯借刀杀人未成,反遭蔡侯构陷,眼看性命不保。
桃花夫人在宫中听闻发生此巨变,不得不忍辱偷生,以保全息侯的性命,息侯于是成为守门的小官。息妫在宫中备受宠爱,但整整三年都不说话。终于有一天见到息候,二人感觉恍同隔世。妫氏哭泣着说:“我在楚宫之中,忍辱偷生,起初只是为保全大王性命,后来则是想再见大王一面,如今愿望已了,死而瞑目。”息侯曰:“我甘愿做守城门的小官,也是在等着再见你一面呀!”说完,两人双双撞死于城下。楚王感慨二人忠贞,于是命以诸侯之礼厚葬二人,并立桃花夫人庙,供人们祭拜。这就是汉阳城外桃花山上桃花夫人庙的由来。
当年唐代诗人杜牧在游历桃花庙时候曾于庙中凭吊题诗道:“息亡身入楚王家,回看春风一面花;感旧不言常掩泪,只应翻恨有荣华。”如今,桃花夫人庙仍为汉阳之名胜,山麓青青,江水荡荡,讲述凄凉哀怨故事,令人感慨黯然神伤。
没有找到相关结果
已邀请:
3 个回复
赵子龙Z (威望:0) (江苏 无锡) 机械制造 主管
赞同来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