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还没有绑定微信,更多功能请点击绑定

不争之争

《老子》是一本蕴含无限哲理的书,也是中华民族不可缺少的经典。千百年来,其中的精髓一直被后人解读并融汇在生活中。  《老子》一书倡导的主要思想是“不争”、“无为”。上中学的时候,老师并不主张看,认为老子对待生活的态度很消极,不利我们的成长;到了大学,也曾看到某大师说《老子》是一种玩弄权术的书。而我认为“不争”于此,反而是一种艺术。《老子》一书深得《易经》精髓,老子每举事例,都可以正反两面说到,即“一阴一阳之谓道”,这也是道家之道。道家的思想既能出世亦能入世,有“体”有“用”。
  老子在书中讲了水的人生艺术。如“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水,具有滋养万物生命的德性。它能使万物得它的利益,而不与万物争利。如果一个人的行为能做到如水一样,善于自处而甘居下地;心境能像水一样,善于容纳百川的深沉渊博;立身处世能做到像水一样持平正衡,担当做事像水一样调剂融和,做到同水一样随着动荡的趋势而动荡,跟着静止的状况而安详澄止,与物无争,与世不争,那便可以永无过患而安然处顺,犹如天地之道似乎至私而起无私的妙用了。  当然,老子所讲的这些行为大准则,如果集中在一个人身上,实在太难了。除了历史上的尧、舜,可能没有多少人能完全符合他的标准。不过,能有这些行为准则中的一项,也可以名垂千古了。三国时期的诸葛孔明,因刘备三顾茅庐而出山,最后“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可以说是“与善仁,言善信”的楷模。汉代的文景之治,唐代的贞观之政,君臣上下,大体都有“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的精神。  《老子》第22章中,提到为人处事与利己利人之道中的“曲则全”。为人处事,要善于运用巧妙的曲线,换言之,做人要讲艺术,便要讲究曲线的美。比如中国的父母,当孩子与邻居的孩子打架时,多数都会过去先教训自己的孩子,让他给别人道歉。因为一个巴掌拍不响,任何矛盾都有双方的责任,先教训自己的孩子,让他学会遇事先自醒,同时也让对方心存愧疚,而后双方各退一步,问题便迎刃而解。如果发现了问题,冲上去就是指责对方,对方心里一定不服,进而反击,矛盾激化,这就是不懂“曲则全”的道理了。所以,善于言辞的人,讲话只要有此一转就圆满了,既可达到目的,又能彼此无事。“不争,而天下莫能与之争”的奥妙就在于此,我们不是不争,而是转个弯儿地去争。当然,曲线之中也需具有直道而行的原则,老是转弯,便成了大滑头了。所以我们固有的民俗文学中,便有:“莫信直中直,须防仁不仁”的格言。总之,曲直之间的“运用之妙,存乎一心”。  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老子的智慧。他所说的不争,是谦卑处下。其实,《老子》一书开头就已经讲了是非、有无的辩证关系。“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较,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意思即是说是非善恶没有一个绝对的标准,全看周围与之对比的尺度。比如教师这一职业,每个时代都有不同的认识。从孔子起,弟子皆捧之为万世师表,享有“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的地位,可是明朝时候,教师这个职业曾一度被称为“臭老九”,清朝时,随着政府对教育的重视,教师的社会地位也逐渐增高,但是在文革时期又出现“批林批孔”的现象,而如今,随着社会的发展,教师的地位又越来越高。可见,任何事物都是多面体,我们看到的结果不一样,只是因为我们观察的角度与环境不一样。  无论哪一种宗教,或教育,或哲学,都会树立一个美和善的架构。殊不知,变生于定,二由一起,凡是人为所谓的美与善,一落痕迹,早已成为不美不善的先驱了,一切要顺势而为,顺其自然。  争,或是不争,本身就不应该分开,在自然意义的内心修养中,我们要谦卑处下,与世无争,用乐观的心态享受属于我们的每一天。而在社会意义的工作与交际中,我们要学会圆滑处事,学会不争而争的艺术。

0 个评论

游客无法查看评论和回复, 请先登录注册

发起人

推荐文章

文章状态

  • 发布时间: 2011-05-15 13:13
  • 浏览: 1913
  • 评论: 0
  •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