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还没有绑定微信,更多功能请点击绑定

大师教你如何问问题

学习问一个好问题,是这次台湾诺贝尔科学营最重要的功课。五十位来自台湾各地的基础科学资优生,十二月十一日,与六位来自全球的诺贝尔奖得主,举行一场别开生面的对谈。为了这场可以「开眼界」的会面,学生先是在中研院原子与分子科学研究所接受两天、十五个小时的密集训练。课程包括光化学、表面与奈米科学、量子力学等十堂专业科目,由台大、清大、中研院教授与研究员轮番上阵指导。接着,为了争取当面提问的机会,前一天晚上,五十个学生绞尽脑汁,只为挤出一个好问题。十点截止,不愿放弃机会,不少人拖到十一点才交。全部学生总共交出三十个问题,接着由中研院的两位研究员林志民与倪其焜负责筛选,因为隔天的对谈中,只有八张发言条会被选中,由学生当面向大师们提问。「即使是一个受过well-trained(良好训练)的教授,也不见得可以问出一个好问题。」林志民一语点出提问的难度。要能问一个好问题,确实大有学问。除了要具备胆识和对基本知识的理解外,诺贝尔科学营的手册上提出了问好问题的几个原则:一、好问题是经过思考的,应避免类似What、Why这些不用想就能问的问题;二、应就主题进一步发挥,例如:「如果能……,是不是就能……」;三、先行推演疑问再发问,例如「我做了……推演,但仍有……无法想通之处」。林志民还强调:「应该多问How的问题,因为科学就是一门关心How的学科。」只有八个问题获选可提问 与大师们正式会面前十分钟,五十位学生先集合坐定。像是公布选秀得奖名单一般,两位研究员公布连夜筛选出的八个问题。唱名之后,学生们又开始一堂提问课,由研究员向学生一一分析每个问题好在哪里、不好在哪里,并指导学生如何修正或进一步延伸他们的问题,并建议发问的对象。「这个问题建议你问波兰尼,不要只问量子力学研究有多困难,我们谁都知道很困难,但即使困难,还是要做点事情。你应该问:『我们能做什么?从中又能学到什么?』」「通常人家都问:『得到诺贝尔奖后,生活有什么改变?』他们会跟你说,很忙很忙,邀约太多了。但问他们:『你的人生目标是否因此改变?』就变得很有创意。」会谈正式登场,紧握着麦克风,台大化学系学生胡立志用青涩但流畅的英文问贺西巴赫:「如果,能再年轻一次,你想研究什么领域?什么最有挑战性?」「很多年轻学生都爱说,东西都被你们这些人发现光了,我们还剩下什么可以做的!」贺西巴赫的幽默引起在场所有人哄堂大笑,「年轻人,你们比年长的人有更大的优势,你们继承了前人的很多方法,理论的、概念的、实验性的,让你们能够进一步去发掘身边许许多多的新问题。」很多台湾父母都期待能教出得诺贝尔奖的小孩,让孩子学会问问题,应该是第一步

0 个评论

游客无法查看评论和回复, 请先登录注册

发起人

推荐文章

文章状态

  • 发布时间: 2007-07-05 08:15
  • 浏览: 2184
  • 评论: 0
  •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