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还没有绑定微信,更多功能请点击绑定

质在囧途(四)(五)


四、“做你所写”动了谁的蛋糕
刚接触质量管理体系的朋友肯定听过这样一句话:“写你所做、做你所写”。西方的管理制度总是要求把许多东西标准化,小到作业指导书,大到质量手册,一是一、二是二,毫不含糊。其优点就在于易于他人学习、操作,在管理时可以做到有章可循。但是标准化后真正实施,在很多企业里却是困难重重。主要阻力就在于,按章办事损害了一部分人利益。
1、 基层员工。中国人特别喜欢中庸哲学,不好也不坏,不黑也不白。做事也是这样,什么东西马马虎虎就可以了。一旦你把规矩定的死死的,便会有人说你是死脑筋,让他们浑身不自在。若放任他们这样中庸下去,最终你能留下的就是一个泥潭,任何优秀的员工在里面呆久了都会被同化;若逼着他们改善,其实也就骂骂咧咧。这层的阻力不大,但却是推行的基础。
2、 中层干部。在中小企业里,中层管理者往往都具有很强的领地观念。所谓我的地盘,我做主。在他们的管辖范围里:他们便是标准,他们想怎么样就怎么样,管理的随意性很大。不可否认这样的管理方式,在一定程度上节约了企业的人力,缩短了企业的决策时间,更快的适应市场的变化。但是缺乏标准化的管理模式最大的问题就在于过度的依赖管理者的个人能力和职业素养。当帕金森效应在组织开始体现时,很难有一个方法可以抑制它的负面影响。这次层的阻力应该属于最大的,中层干部如果不支持,再怎么推行也不过是表面文章而已。
3、 高层领导。有人说中国5000年的历史就是人治史,以人治天下的思想依然延存在许多人的心里,包括许多组织的最高管理者。“凡事标准化,按章办事、制度面前人人平等”的思想正是对他们最高的权利的挑战。前段时间看到一个美国总统奥巴马排队买冰激凌的照片,试想如果换到中国这样的事情不要说是做,那是连想都不敢想的。因为我们习惯了特权和不平等。社会如此,企业也是如此。想要各位高层制定通过一系列标准化文件,那很容易;但要想各位高层领导照章办事的结果,往往是你也被公事公办了。所以这一层的阻力不大,单破坏力相当惊人。
真正想要将各项流程标准化、并真正实施,个人觉得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进行:
1、少限制高层的权利。a)高层领导遇到的多数问题都是特殊问题,你无法标准化;b)高层不是你想限制就能限制的c)需要靠高层的强制力,保证中层管理者的服从与支持。
2、集中标准化部门之间的流程明确其职责和权限。有了高层领导的支持,明确各部门间的职责和权限,避免推诿和扯皮的出现。
3、精细化基层的操作规范。尽量细致的将操作方法和规范的传达给基层员工,确保他们在按章办事后不出现错误。同时加以适当的奖励,鼓励他们找出文件的不足之处。
不过说总是比做要容易,不知各位是否有其他更好的方法。
五、透明人般的内审管评
做管理体系的应该都清楚内审和管评的现状吧。好一点的公司会形式上一查漏补缺的目的的搞一下,应付认证公司的外审。差一点的公司,也就把去年的记录文件修改个时间重新打印。无论那种,内审和管评仿佛都只是应付外审的资料而已。
问题究竟出在哪里。个人觉得有以下三方面的原因:
1、 内审员过于弱势。多数公司的内审都是有品保主导实施的,品保本来就在一个边缘化的位置,所以很难召集起足够数量、分量的内审员;当内审员无论是经验和还是地位都远不及被审核的人员时,内审的工作只可能留于表面,不符合的开立也只能是鸡毛蒜皮的一些小事而已。
2、 过于注重外审时的细节。由于外审时审核员通常会对内审的不符合项、纠正预防措施进行关注,很多时候只能将一些难以纠正的不符合忽略,放一些容易改正、特殊孤立的事件,以避免外审时的麻烦。
3、 管评数据的机密性。管理评审的真实数据往往是公司的机密资料,无论什么时候都是越少人知道越好,况且管评的内容形式,不一定符合标准的要求。所以一般情况下的管评资料都是经过删减或修改的,对体系人员工作的指导意义不大。

4 个评论

游客无法查看评论和回复, 请先登录注册

发起人

不会飞的狐狸
不会飞的狐狸

三体系构建与持续改进

推荐文章

文章状态

  • 发布时间: 2012-10-16 13:53
  • 浏览: 1735
  • 评论: 4
  •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