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还没有绑定微信,更多功能请点击绑定

塑料原料价格动荡的根本性原因分析(参考文章)

1、原油价格剧烈波动是主要原因之一,同时原油价格波动本身也是炒做的结果。“在国际市场石油期货交易中,约有70%属于投机炒作。目前,世界石油日供应量为8400万桶,但是期货市场上的石油日交易量却达到1.2亿到1.6亿桶,有时甚至高达几亿桶,正是这种纸上交易造成了油价的暴涨。”这是《寰球经济》2004年底发表的系列关于石油价格问题的专题报道,很多文章都有论述,大家可以参阅,关于这一点就不展开了。 2、世界合成树脂产业的周期性发展的影响:相关专家判断,世界合成树脂工业的发展有明显的周期性,2004,2005年刚好到了一个7-9年周期性变化的峰值,目前的状态是由于 7-9年前合成树脂的供应大于需求,对于合成树脂产业的投资降低,导致经过7-9年的发展目前的现状是合成树脂需求的增长大于合成树脂生产供应量的的增长,需求的总量和供应的总量大致相当,供应趋紧导致的价格波动。 3、国内塑料加工工业发展迅猛,国内塑料原料的需求旺盛。相关数据《2004中国塑料加工工业年鉴》都有详细的分析,大家也可参考,不展开。 4、国内加工工业产业结构的因素:国内加工工业产业特别分散,以往中小企业众多,产业集中度很低,这个原因也同时导致了大量的原料贸易商的存在,为炒做提供了土壤,应该说经过这两年的价格波动,制品行业整和已经非常惨烈,但是同时又有行业人士预言,这种情况在高原料价格的情况下是这样,但是原料价格一旦回落,很多已经停产的中小制品企业又会开工,情况会依旧。还有就是国内加工工业同质化竞争严重,很多制品供远大于求,导致塑料加工企业在同质化竞争的低规模下,对原料供应的上游和制品销售的下游都缺乏强大的谈判实力,受到双重挤压,整个产业处于需要和不得不彻底性变革的时期。 市场现状是贸易商卖什么价,制品企业就的买什么价,毫无还价能力。 5、国内塑料原料的垄断性供应、原料源头销售的组织方式和人为的囤积是一个重要因素。目前国内通用塑料消耗量大致有45%是国产原料,其余55%是进口原料,尤其是国内原料集中在中石化和中石油两大巨头手中,目前的定价方式有可能出现一天一个价的情况,源头频繁的价格变化为某些贸易商的价格炒做创造了有利条件,再加上需求的总量和供应的总量大致相当情形下的供应趋紧,人为的囤积自然导致巨幅价格波动,炒做的环境自然形成。 国内塑料原料贸易行业的结构大致是这样,大概有70余家的一手年流通量达到10万吨的企业,还有大概7000-8000家规模不等的中小企业,很多中小企业手中是没有库存的,只是有人要货才调货,简单的低进高出,单单趋利,如果仅仅是小的贸易商这样做,也无可厚非,但是目前的行业现状是很多很大的贸易商生存的本质是如此,很明显,国内塑料原料流通行业可以说处在某种初期的原始状态,可以谋求变局的机会还很多。 6、心理因素:价格波动剧烈情况下一般都会产生10%左右的“心理溢价”,这种买涨不买跌的普遍心理为原料价格炒做提供的丰富的营养。 7、塑料原料牌号本身的因素:这个熟悉塑料原料的朋友都很清楚,每个石化企业生产的树脂牌号都不一样,用途也有差异,制品企业采购原料的牌号基本固定,所以市面上经常会出现某中牌号暂时性短缺的情况,炒做的机会又出现了。很多贸易巨头经营的牌号相对集中,很可能他的供应量可以占到某种牌号树脂的很高的比例,稍微囤货都可能导致价格的变动。 其他比如石化企业检修可能导致一端时间的供应受限,国外进口的原料都是船运,进口有一些周期,另外汇率的变化、人民币升值的预期、船运价格的变化、关税税率的调整,国内原料需求高峰也有某种情况下的季节性的集中、国际政治环境,等等很多因素都可能导致炒做的产生,而且理由从表面上看还会很充分。 就价格谈价格是不可能解决行业发展的本质性问题的 德国战略学家魏斯曼曾经说过:“复杂问题的解决往往不可能在问题发生的层面得到解决”。 现在很明显,原油价格的剧烈变化,改变了不同产业环节之间的利益分配格局,表现出从产业链下游向上游倾斜的趋势,原本的主要成本就大部分来源于塑料原料采购成本的原料贸易商和原料制品企业在新的利益格局下,异常专注于塑料原料价格本身的变化,但仔细思考我们不难发现,有谁可以把握价格的先机吗?很难!基本不可能。猜对和猜错的几率都是50%,对于价格来说,我们最重要的应该是掌握他变化的趋势,而不是试图跑在“价格曲线”前面
对“好”的回答一定要点个"赞",回答者需要你的鼓励!
已邀请:

0 个回复,游客无法查看回复,更多功能请登录注册

发起人

扫一扫微信订阅<6SQ每周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