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还没有绑定微信,更多功能请点击绑定

读《总经理对品质人员的评价》有感


# 2014年4月4日,寻常的一天。
我看到了不寻常的一个帖子,《总经理对品质人员的评价》。当时没有几个人评价,看完内容我也跟进了一句“我看经理是要完蛋”的牢骚,可是过了几天后我突然发现大家都比较关注这个帖子,并且大家都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有褒有贬,多数都是牢骚满腹,对这个喜欢玩弄“蛋”的总经理嗤之以鼻,为我们质量人员在维护权利或是或摆脱企业管理者对质量人员的偏见认识与负面定义辩护。

很小得一个事情,看到大家积极的恢复,看到大家恢复的内容,是我陷入了深思,所以在原帖中修改了我的评论,希望大家能对这个事情重新思考定位,给出一个比较合适的答案,那就是告诉所有的质量人面对这样的评价,我们以后的路应该怎么走?


# 原帖如下: 发帖者:伊水流云 
昨天听同事说,她昨天就SMT错料问题去开会,会议是总经理召集的,参加人员有生产经理、主管、PQE、PQC,总经理说:设计再差,也设计出来了一个铜蛋,生产再差,也做出了一个铁蛋,你们品管呢,品管就是扯蛋?
备注:错料问题是品管发现的。
关键词:总经理、品管、蛋。

大家的回复也很有代表性,如下:
lz153122 - 跟帖,
太经典了,佩服!
企业好比一只母鸡,产品或利润就是鸡蛋。
设计出一个铜蛋,那就要给母鸡吃铜豆子,时间长了母鸡重金属超标,翘了!
生产出一个铁蛋,是母鸡发生了变异,吃了铜豆子经过化学反应变成了铁蛋,时间长了母鸡变成了铁鸡,不能再继续下蛋。
品管在扯蛋,扯出来一个真正市场需要的鸡蛋,可是母鸡不高兴,老扯蛋母鸡说:“我蛋疼”。
你们总经理现在真的蛋疼!

# 获得19票赞同,民心所向啊。呵呵


zhuxr100 - 跟帖:
总经理说的没有错,是质量部门没有做好。
1、PQE/PQC本身就是要负责过程质量控制的,SMT错料就是过程没有控制好,本身就是你的责任。
2、发现错料问题,本身也是品管部门的职责,不是开脱责任的理由。
3、质量部门应及时组织相关部门人员对不合格进行分析和评审,你组织了没有?
4、质量部门有权追查不合格发生的原因,你追查了没有?
5、质量部门有权要求责任部门采取相应的纠正、预防措施,你要求了没有?
6、以上,如果你都做了,就不会常常发生SMT错料,就不会被总经理说是“扯蛋”。
做质量的人员,要明白自己的职责,要明白自己具有服务性质的,而不仅仅是判官。心态不正,出现问题就往别人身上推,没有先分析自己问题,这样的质量人员,真的是“扯蛋”!!!

# 获得4票赞同,好像大家不太接受这个观点啊。

也有一部分人从问题本身做了一些分析,但是认为总经理在“扯淡”的人还是占了多数,甚至认为总经理是“混蛋”,是“素质太低”,甚至认为应该“集体闪人、放他鸽子”。

至于今天为什么重新和大家讨论这篇帖子,是因为大家回复的内容及心态让我想了很多,为什么我们被定义为连个铁蛋都做不出来,为什么?为什么?为什么?我一直在问我自己,直白的回答:作为质量部门在公司的发展中发挥的作用微乎其微,不能够引起大家的重视,也许我们已经做出了努力与改善,或是作为质量部门在其质量工作中屡屡失败,不能确保产品质量,导致频繁客户抱怨,公司经济损失等都会使全公司的人对质量部门的所有人员嗤之以鼻,虽然产品不是我们设计的,也不是我们制造的,但凡出现质量问题都会扣到我们头上,功利都给了研发和生产。我想多数质量人都有这样的困境和感触。
也许是我们真的没做好,这需要我们去改善和提高自我,而不是抱怨别人对自己的抱怨。也许是做了但是没有体现出我们的价值所在,那就需要我们去检讨自己的工作方式与方法,学会在工作中如何体现我们的价值所在,如何让大家知我们都做了什么?取得了什么成绩?如何让他们离不开我们?这是很重要的。

现代企业经营中质量仍然是企业的命脉,从现在经常曝光的名牌汽车到大品牌化妆品、食品等因质量问题频频曝光的导致在市场得到重创甚至直接退出历史舞台的例子越来越多,消费者也是越来越关注自身消费的质量问题,那为什么我们企业中的质量人员却得不到起码的地位和尊重呢,总是受到排挤呢?从我个人狭隘短浅的思路上考虑有以下因素:

1、质量人员的心态意识,健康的心态意识才能做出正确的分析和判断,我么质量人员应该时刻明确自己的角色定义,我们不是直接创造利益的部门或人员,我们只能算是辅助人员,但是我们是企业中最需要的一线辅助人员,个人认为我们的工作更多的是协调、沟通,单靠质量部门解决问题有点不太现实,但从解决问题的角度考虑也是这样的,只有整合资源,合理优化和重组资源才能做出高效的工作。作为公司质量人员,我们承担了诸如“有对生产线做出停产的处置权利”等等看似很大的权利和义务,但是我认为这根本就不是什么权利,这更是对质量部门做出了严格的指标定义,我非常不喜欢因为不良而把生产线停掉,那并不是光鲜的事情,因为会有人说:你出了会停线还会做什么?很好的一句话,不知道你有没有听到别人对你说过。

2.、质量控制形态的转移,质量出身的人可能都知道质量部门的由来,随着工业化时代的来临,生产质量于一体的生产模式不再适用于大批量的快速机械化的生产模式,所以划分出了单独的检验人员,即最初的质量部门,后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工厂以及产品的变化,质量部门的工作也越来越多样化,但是产品质量的控制形态发生了很大的转变,那就是由最初的单纯的检验转移到了产品质量是设计出来的、是生产出来的、是策划出来的,是需要通过”全员质量管理“而得到的。也许我们质量管理的思路还在停留在质量是检验出来的状态上。

  1. 、质量人员工作重点的转移,目前现代化的工厂设备都很先进,基本都具备了”自働化“能力,能够自行检查、自定换刀、自行对刀补偿,自行判定设备故障并提出报警,已达到事前预防治疗事故的发生。质量控制形态的转移以说明了一些问题,我们现在的工作重点应该向前转移了而不是继续保持在过程检验,事后检查的阶段上,应该做到事前预防上。当然事前预防并非容易,他最初成功的典型也是来源于失败的经验总结和教训,从而在前工程做到了预防,同时做好水平展开以及FMEA的分析是事前预防的最佳手段。

4、质量人员绩效展现,也需要包装和推销自己,做质量的人往往抱怨自己总是出不了成绩,或是做了很多的工作还得不到大家的认可,反倒出现的任何问题都会落到质量部门头上,很郁闷很苦。其实在一个公司里面质量部门是最善于数据分析和总结的部门,是一个依靠系统方法和缜密思路来武装自己的部门,所以把自己部门或是个人的绩效以增值的方式展现出来或是汇报出来自然就成了质量部门工作绩效的亮点,这一点你是否把握住了。研发部门把产品做得再烂,结案量产的项目多就是政绩,生产部门不良做得再多,产量提升就是功劳,而我们呢,我们能做什么?

质量工作确实很难做,但正是因为难做也就更需要我们去做好,不是吗?
以上,与大家共勉,还请各位同学给予批评指正,谢谢。
对“好”的回答一定要点个"赞",回答者需要你的鼓励!
已邀请:

shyjjpk (威望:3) (浙江 杭州) 电信通讯 经理

赞同来自: sogetsu emily.ding 日企的阿冬 zhouan6 michaelchen521 ZENGRHUA cy1985更多 »

看到这篇文章,我就想起以前在这个网站还是在别的网站看到过的另一篇文章,是关于 质量成本 概念,我觉得那个才是值得我们去反思和学习的。 因为你们的经理没有错,错的是我们有没有体现自己的价值观。分享给大家。

浅谈质量工作对降低产品成本的贡献

很多质量人抱怨老板不重视质量管理工作,使下面品质人员的工作成了一种走形式应付检查的状况,某些企业确实存在这种现象,而且我相信这种现象还会持续存在。那么质量管理人员在遇到这种情况该怎么面对呢?(欢迎大家畅所欲言)我们在抱怨老板不重视没品质意识的同时,有没有办法改变这种局面呢?
降低成本一直是企业经营管理的重点,所以你的工作得到老板/领导重视的最有效的方法就是:你的工作给企业带来了效益,更直接的讲就是你的工作比你的前任、前前任给公司带来了更多利益。所以我们要做的就是,将自己的工作方式进行一些调整,将成本观念始终记在心里、落在工作上。我们应该认识到,检验工作在提高了产品品质的同时,也增加了产品的成本;只有你的质量控制成本比同行低,那么你的工作才真正做到位了;下面结合自己的一些工作经验,谈谈质量工作对降低产品成本的贡献
成本控制之一、设备校验;原则:在满足客户要求的前提下,能内校的坚决不外校。这不仅是钱的问题,关键是每次内校就相当于一次练兵考验啊,通过一次次内校发现问题,提高相关人员的业务水平;现在很多人为了省事,都执行能外校的绝不内校,美其名曰人家更专业,虽然这项为企业省不了多少,但是这是态度问题,这能看出你是否将成本意识落实到自己的工作实处了,连这都做不好,后面需要你付出更多心血的事情还怎么谈?
成本控制之二、减少滞留时间。说白点就是提高工作效率,你想想在你判定合格之前待检品都不能流入下一道工序,这种等待时间越长浪费越严重(在一些企业因为待检时间过长引起的品质生产之间的扯皮现象屡见不鲜)。回想下自己的日常工作,是不是碰到过这种情景,下道工序催上道工序什么时候能出结果,等着用呢,仓库催你什么时候出结果等着入库出货呢。这种等待的浪费,我们通过合理的设计工作流程能大大改善的,这是我们日常工作的一个重心,尽量缩短因为品质检验而造成的等待浪费,在下面会举例具体谈谈如何减少等待时间。
成本控制之三、检验本身就是一种浪费(我们的任务就是尽量减少检验项目)。作为管理人员一定要有这种意识,这是鞭策我们不停优化工作方法的动力来源。 有了这种认识,我们日常关注的重点就要发生变化,因为检验是一种浪费,我们的任务不仅仅是确保公司产品的品质,减少检测项目也将成为我们日常工作的重点。譬如为了降低检测量我们可以关注供应商的供货情况,通过长时间(根据实际供货频次决定,三个月、半年或一年)的跟踪供应商供货能力,分析各供应商的供货情况,从中选取1-2家供货优异的供应商(一般企业都能找到这种供应商)作为免检供应商;你的工作就是提供一份详细的分析报告,证明对这1-2家供应商免检不会对公司造成品质风险,再组织公司相关人员讨论,使他们认可你的观点(分析报告非常重要,是你说服老板、供应商同意你们条款的重要依据),同时由采购人员和供应商签订新的质量协议(主要是确保供应商提供了不符合贵司要求的产品在贵司发生异常后,贵司能从供应商处得到合理的赔偿等,这个我想你们公司有专业人士)这样针对这些供应商,你要做的就是保持和供应商品控人员的日常沟通,在原料到货后,按要求取适量样品封样,然后直接投入使用,这能减少多少检测成本啊、能减少多少等待时间啊!!!这里的关键就是你的分析报告,一定要可靠,不然就会选错供应商。 我们可以通过加强员工的技能和质量意识培训(别走形式啊,要不然…后果可以预见***),提高他们的技能和意识,然后逐步将一些检测项目转移到他们的日常工作中,慢慢地将一些检测项目转为员工自检项目,逐步提高生产过程中自检项目的比例,这样做不仅仅减少了现场品检员的工作量(工作量少了人员配置也就少了),同时也缩短了在制品的流转周期提高了生产效率(减少滞留时间)。
成本控制之四、与供应商、客户定期的数据对接,对一些关键指标要加大对接频次,不定期对接。进行测试结果的对接,保证我们始终知道大家的测试结果的误差范围,在客户提出问题时少走弯路。测试设备在使用过程中出现问题是不可避免的,设备维修后再次投入使用时可能出现测试结果和原来存在一定的误差,但是因为某些原因(如重新调整费用太高或修完后就是存在这种误差)他们将设备继续使用,只是对结果进行修正,这种修正就可能使原本对接好的标准发生变化。我想大家应该碰到过这种情况:接到客户投诉,对各个控制点进行自查,最后发现是客户的测试设备出故障了。
希望上面谈到的几点,能起到此抛砖引玉的作用,希望对大家开展工作有些许帮助,不足之处望多指教。只要我们将成本意识融入到日常工作中,同样的工作一定会有不一样的结果。

16 个回复,游客无法查看回复,更多功能请登录注册

发起人

LILY_LINLIN
LILY_LINLIN

铸造、冲压 、焊接、模具,生产、质量、技术管理

扫一扫微信订阅<6SQ每周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