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还没有绑定微信,更多功能请点击绑定

【原创】错混料控制与颜色管理

本帖最后由 洪人儿 于 2013-6-7 00:15 编辑 _

错混料,估计在任何行业的质量管理中都是不可以饶恕的。低级错误、傻瓜问题就是出此类质量问题时送出的“大帽”;要是放在食品与医药行业,估计非得说我们”伤天害命“不可。
可现在的制造过程中,因为成本、款式、客户的不同,相似物料随处可见。这些物料或许材质相同,外观有细微的不同;或许外观完全相同但材质不同;也或许是外观与基材都完全相同,其镀层有所不同。
其它行业可能不清楚,没有发言权。当前所在的电子行业、特别是连接器行业似乎频率确实很高。
近期有同系列三个编码的产品同时生产,其外观、生产工艺都相同(包括现场所用的图纸、WI、QIP都是共用),只有其中的一款端子的镀金厚度不同。唯一的区分方式就是查看标签上的物料编码。
"物料架标识的清清楚楚,可员工就是不看";
"员工太笨,培训了N多遍,拿物料还是会拿错";
"材料镀层,从外观上又看不出来,我们员工如何区分";
"搞一个查检表,让员工换料时确认并记录,可还是有错的";
"拉长执行力太差,明确要求换料时必须检查员工是否用错物料,就是不执行!"
... ...
生产主管报怨连连。

标识
标识是识别物料的信息源,目前区分此材料差异的信息就是来源于物料标签上的编码,以及生产车间为减少错混在物料架上的标识卡。

_如果员工拿取物料都会100%的查看并确认物料编码,那错的机率是不是会很小。问题就是员工有时看有时没看啊!那物料架上还有放大醒目的标识卡,员工不看标识再大似乎也失去了意义。_
感悟:标识必不可少,但却不是有了标识就可以万事大吉!

员工培训
员工不看标识不看编码只是通过外观确认材料,或不知道应该用什么编码的材料,那员工培训似乎成为重中之重。那取料这位员工的聪明程度、能力与责任心直接决定了我们的出错机率。

_不管多聪明多优秀的员工长时间从事单一的工作内容,都有可能在情绪、工作环境、效率压力的情况下,出现马虎的时候。当质量表现与某岗位员工唯一相关的时候,这种马虎就直接决定着我们的质量表现_
感悟:员工是公司最大的财富,但却不能让员工作为个体直接决定着公司的财富!

检验与防错
那如果让员工的聪明程度、能力与责任心直接决定了我们的质量表现不可靠,那增加检验与防错防呆更为可靠一些。

_ 员工如果会看编码知道用什么编码,在查检表上划勾只是多一记录的动作。查检表是简单适用又直接的质量手法,但我觉得更适用于多项记录时减少项目遗漏或作为检验项目的工作提示或数据收集。对于这种单项目的检验确认,却不一定是最佳的选择。
防错防呆,当然是有效的控制方法。在这里,我们也不至于为了识别物料做一个防错的工具,让端子用错了机器就不动作或员工拿了就报警。估计就算有,我们也必须要考虑质量的预防成本。_
感悟:检验与防错防呆会给我带来很大的帮忙,但却不能让检验与防错防呆成为我们的依赖!

基层管理
拉长作为管理一线的执行者与监督者,如果能管理监督好员工,那这些的问题理论上肯定可以减少或者杜绝。

_当前的信息来源是标签上的标识与物料架上的标识,那拉长如何100%做好此项工作的监督。估计唯一的办法是他100%的将编码确认一次,要是这样,那就变成了拉长在重复员工的工作内容。这是管理吗?_
感悟:基层管理作为管理的执行者与监督者没错,但却不能指望基层管理成为管理的策划者!


_ 改善措施之颜色管理

标识有了、员工也培训了、拉长其实已很负责很用心了,为什么还会错。
目标太小,比手心还要小的标签需要承载太多的信息(编码、名称、生产日期、批次号等)。要把产线员工培养成为编辑部的校对员,确实太有难度;
难于识别,材料外观完全相同,没有专业的仪器无法识别。

1、从源头想办法,即然目标太小,细小的文字比对不靠谱。那我们可以让供应商采用不同颜色的卷盘装不同编码的物料,并固化到包装规划中。这样目标够大,也易于识别。文件编写的过程中,不都说图片的效果优于图表,图表的效果优于文字嘛。这应该有相同之功效!
生产与PMC可能会说,我们的采购量与影响力,还不足于推动供应商为我们做这么大的改善。那好吧,包装盘不能变那让供应商采用不同颜色的标签也行啊;供应商还是不愿意,那我们收料的时候不是要确认物料和数量吗,自己贴一个颜色标签总行吧!
反正能让标识醒目,让仪器来识别的质量属性变成外观属性,那效果就出来啦!

2、材料成批生产,真正来料错混是少之有少。有仓库收货人员的确认、IQC的检验、物料员的确认等。那材料转序就理所应当的成为了最大的风险点。
从仓库到生产车间物料架上,分类标识必不可少。那如果让物料架上的标识也有着与来料标签一样的颜色标识,是不是又一次降低了识别的难度。
同时再辅以现场管理的一些方式:
A、让同类物料与相近物料隔离摆放,形成一定的物理距离(让员工的脚步影响大脑);
B、物料摆放与使用的过程中,标签必须向外(让第三方监督更加便捷)。
从物料架到拉线工位的转序过程中,采用带有与来料标签相同颜色的周转盘。生产主管可能会让,不可能还要花钱去买对应颜色的周转盘啊。那也没关系,打印一个对应颜色的标识卡总可以吧!

3、员工培训、QC检验、基层人员的管理,现在强调这几点似乎又回到了原点,那刚才分析的情况不是还是存在的吗。情况还是那个情况,但效果却是不一样的效果。
员工培训,不管是新员工培训、还是班前班后会的培训。最担心的应该不是员工笨或没有听,而是员工听到脑子里的有多少、执行了有多少。增加颜色管理后,拉长、QC以及拉线的其它员工都可以通过直观的确认方式协助检查材料的错混。 即有协助的效果,减小了个别员工的工作压力;又有管理监督的效果。

4、最后,颜色管理中的要求能固化形成文件,那是最好的选择。

颜色管理并不能取代员工培训、产品标识、包括对编码的文字、标签信息的确认,但它可以增加易识别性、提高可操作性。如果还有同类的问题再次发生,就可以看看是真的遇上了不负责任的笨员工,还是标识方法、操作要求仍有改善的空间。_
对“好”的回答一定要点个"赞",回答者需要你的鼓励!
已邀请:

naen (威望:5) 在校学生

赞同来自:

班前培训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办法,不妨一试。

15 个回复,游客无法查看回复,更多功能请登录注册

发起人

扫一扫微信订阅<6SQ每周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