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还没有绑定微信,更多功能请点击绑定

公司经营危机,质量深陷泥潭

从去年年底开始,由于受到外部市场环境的影响导致公司销售业绩明显下滑,公司盈利出现赤字,同时公司高层“地震”,母公司人事调任,现任总经理架空,空降新副总全权负责公司经营决策,比较搞笑的是:新任的副总在集团其它公司同样任职总经理,并且是个“鬼子”,无法直接与公司各管理者沟通,而公司的中高层管理人基本不会“鬼子话”,这也是比较搞笑的,在鬼子的公司里,中高层管理者竟然都不会“鬼子话”,这也是注定会发生问题的所在之一;于是内忧外患,造成业绩一路下滑,与此同时外部质量问题频频发生,内部质量问题层出不穷,此时出现了令人难以理解的事情,无人关心这些质量问题了,上至部门经理,下至生产员工,组织质量分析会议,如同在进行“抗日战争”般的进行着,各部门经理与“鬼子副总”开始“论持久战”了,在嬉笑怒骂间,公司的质量就“灰飞烟灭”了,为何会这样呢,真的是因为总经理的变更,外部环境的变恶,所以就产生这些问题吗?还是本身内部就有这些问题,只是公司经营业绩不错而被掩盖,一旦业绩出现大波动,这些“牛鬼蛇神”就“粉墨登场”了,思索过后,有了以下感概:
1、质量虽然一直被称为是“企业的生命”,但仅仅停留在口号,当公司业绩稳步发展过程中,质量问题只是“一笑而过”,当公司业绩下滑时,质量问题那就根本“无人问津”;因为所有的高管们所考虑的重点已经由如何从公司获取权力、金钱而转移至如何推脱责任,如何保住位置;即便是公司的质量部门经理,也同样在混乱中制造混乱,在这个时段,最容易被人抓住把柄,所以既然无法解决问题,不如搅成一锅粥,分不清孰是孰非,不管你有没有责任,反正我是没有!平日里的“义正言辞”,如今陡然崩溃,才发现原来根本就是“道貌岸然”;由于整个公司从一开始就没有扎实的质量根基,如同在一个圆球上垒金字塔一样,虽然看着越垒越高,但在不断的晃动中,直至有一天较大的震动导致了坍塌;所以企业生命的根本是那扎根于数十年的积累与严谨的研究,这样才能让企业生命健康成长,抵御“大风大浪”;
2、公司文化的腐朽,对于质量而言是十分致命的;企业文化说有就有,说没有也没有,但凡有大量人聚集的地方必然会形成一种共识,而这种共识势往往由几个比较强势或者能言者所引导,并且影响整个人群的思维与做事方式;企业就是有大群人组成的,而且有许多“自命不凡”者在不断将各种“对的、错的”观念充斥整个公司氛围,久而久之,当对与错不再界限分明时,质量问题自然就不可能会得到正确对待和正视;所以太多的是非观念等于没有是非观念,太频繁的宣导道德等于腐蚀道德;原本就太极两气旋转的氛围,突然注入一道“外气”,于是回归“鸿蒙”,质量就这样在这混沌中“浑沌着”;
3、诡异的公司经营理念,必会造成悲惨的质量结局;按照常理而言,母公司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方法应该被正确的转移至子公司,但事实上并非如此,有个先决条件,那就是子公司的管理者必须是母公司的本土人,才能正确灌输理念与管理方法;我的公司就不是了,从一开始就是中国人做总经理,并且是一个比较有“亲欧美”的管理者,欧美的理念与管理方法与“鬼子”的有截然不同的一面,而后续进入的部门经理们分别带着“民营企业”的销售策略、“国营单位”的管理制度,在加上被委派过来的“鬼子”想法,于是整个公司的经营理念就纷繁复杂了,如同一个组合体一样,虽有协调的地方,但往往买下“祸根”,当其中一种理念强势时,公司就向这个方向偏斜,当另一种观念崛起时,公司就向另一个方向倾斜,质量就在这样的摇摆中悲催着,也无奈着,没有了根基如同怎样都可以,而真的怎样都可以吗,有并非如此,矛盾和尴尬中失去了方向;
发了许多的牢骚,只是担忧着公司的经营与发展,虽然本人无法“妙手著文章”,但也会“铁肩担道义”,即便声音再微弱,也要“直抒己见”给公司。共勉!

对“好”的回答一定要点个"赞",回答者需要你的鼓励!
已邀请:

372401061 (威望:0) (广东 深圳) 电子制造 技术员

赞同来自:

事与愿违,,,,质量质量、

30 个回复,游客无法查看回复,更多功能请登录注册

发起人

扫一扫微信订阅<6SQ每周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