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还没有绑定微信,更多功能请点击绑定

为什么体系管理越来越不受重视?

       我们内审时强调全要素审核,但实际执行时,企业的体系人主审的也无非是研、采、产、销(服务)几大过程,审核的对象大多是作业或执行的层面,如生产车间、IQC、仓库等,审核发现也无非是一些执行层面的不符合,当然发现的这些不符合的确是问题,改善这些问题也是必须的,但就整体体系的有效性而言,发现并改善这样的问题对体系有效性的提高,没有太大的价值,用一位质量专家的话说,体系如果只关注符合性问题,那么这个体系管理者就是失职的,这个体系也注定是低效的。       笔者在诸多企业的审核中发现,企业都进行了内审,一年一次或两次,审核发现的问题也有一些,如现场作业指导书非受控版本、作业员的作业内容与SOP不一致、仓库温湿度超标、现场设备未及时点检等等,不一而足。

        翻看内审计划,体系所有条款均有涉猎,但问题却只是执行部门的,为什么?难道领导就没问题,产品规划就没有问题?采购策略就没有问题?业务就没有问题?与体系管理人员交流发现,这些地方的没有问题,主要是以下几个 方面的因素造成:
       1、对领导导的审核,实际上没有进行,体系管理人员不够能力和胆量审领导,为了应付外审,自己做了一份审核记录。
       2、产品规划、采购策略涉及公司机密,被审核部门以这些都是公司机密,是老板定的,也就无从查起了,何况这些权威部门以规划与策略灵活性大,不形成管理流程,让一个只懂体系维护的人也无法审核,不知道要审核些什么。
       3、业务部门向来以灵活著称,接单方式灵活、谈判过程保密,过程由人决定,没有相应的流程,有流程规定的是订单接下来以后的工作,诸如ODF评审啦、计划变更啦,等等。‍

       这些前端的没法审,其管理流程更是没法建设或梳理,于是我们的体系从业人员,也就将这些模块淡出了体系管理的范畴,相安无事,你好我好大家好。

       最后因为体系总是在执行层面就鸡毛蒜皮的问题发声,对公司的经营管理的帮助日益减弱,老板也就觉得体系没用了,体系管理不受重视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以上所述或片面,欢迎讨论与指正!
 


此文发布于公众号gushiyue168,转载请注明出处。


     

18 个评论

游客无法查看评论和回复, 请先登录注册

发起人

老方
老方

欢迎关注《品质纵横》,gushiyue168

推荐文章

文章状态

  • 发布时间: 2016-11-06 21:13
  • 浏览: 4207
  • 评论: 18
  • 赞: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