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还没有绑定微信,更多功能请点击绑定

转载:会干活,不会表现,怎么办?

转载:会干活,不会表现,怎么办?(转载请务必注明)
刘宝红 | Bob Liu
畅销书作者,供应链管理专栏创始人
历经8年沉淀,最新专著《供应链管理:高成本、高库存、重资产的解决方案》闪亮登场,领跑供应链畅销榜。先睹为快者,请到当当、京东、天猫等网站购买。

母校的一位MBA打电话来,谈找工作的事。她说,相对于国际学生,美国同学能说会道,不少机会给他们抢走了。我告诉她,但就MBA的平均毕业起薪来说,国际学生却高于美国学生,至少在我毕业的那几年。为什么呢?美国学生有不错的表达能力,强在表面,即会表现,而工作能力、个人素质往往并不突出;很多国际学生不一定善于表达,但个人素质高、做事能力强、经验丰富,即实干能力强,强在内质。想想看,能到美国顶尖的商学院求学,哪一个国际学生不是百里挑一的?大公司的招聘经理,大多是阅历丰富,哪种人能说会道,哪种人更加实干,自然心中有杆秤。国际学生的平均起薪普遍高,也就不足为奇了。

表现是外功,实干是内功。两者兼备自然最好,但一个人往往只具其一。从某种意义上讲,人生来都是平等的。有的能说,但能说的不一定能干;有的能干,但能干的往往不能说。有的有钱,但有钱的不一定有能力;有的有能力,却有能力的往往没钱。表现能力和实干能力也是一样,很难在一个人身上兼具——兼具的情况也有,不过那些人很快就脱颖而出,上升到公司阶梯的高层去了。与其悲叹自己不具备的,不如全力发挥已经具备的。尤其是职业发展到一定地步,比如说工作十年八年后,更要扬长避短,有所侧重。

如果是基本能力,水桶理论成立,即一个人的成就受制于最短的那块板,我们得聚焦弥补短板;在具备基本能力后,一个人的成就其实更取决于最长的那块板,我们得想法扬长避短。比如乔布斯,用北美大公司的人力资源的标准来说,很难说是个优秀的经理:吹毛求疵,严苛,对部下的工作不够赏识,与同事难以相处——否则的话怎么会被从苹果赶走呢。但别忘了,乔布斯的长板不是作为一个管理者,带着几个兵数豆子;而是他的愿景、激情和创造力,即领导力,导入良性变革、做出与众不同的事情的能力。对着自己不如人意的经理能力,乔布斯完全有理由自怨自艾,如果那样的话,这世上恐怕永远就没有乔布斯了。

这是个选择问题。到了一定年纪,你得知道你能干什么,不能干什么;想干什么,不想干什么;未来会集中力量发展什么,回避什么。比如你的特长是实干,那你就可选择成为一个专家式的人物,不管在哪个公司、哪个岗位,就靠一把活立足,将力气换钱,辛劳一日,得一夜安眠。

你不能一边干活,一边抱怨那些靠嘴皮过活的人,把你本来很快乐的生活变得悲催,也让周围同样的干活人觉得悲催。否则,你不但把自己做成了一个失败者,对周围的人也是在灌输负能量。如果你决定了靠两只手谋生,而不是靠一张嘴过活的话,那就承认这是你的选择,把一把活儿做到尽善尽美,同时意识到,这成绩有可能被有些耍嘴皮的人据为己有。这是做个干活人的风险之一。你既然决定做个干活人,这就是你经过计算的风险。真的发生了,那就发生了,没必要为此伤心。

如果你决定靠张嘴为生,那你也该认识到,一张嘴给你的工作保障,往往并没有两只手更可靠。经济不景气,或者公司运营不佳,大公司裁员,往往是从那些靠嘴谋生的人开始——如果把那些干活的人砍掉的话,产品就出不了门,公司也就得关门。而且这些耍嘴皮的人被砍掉后,能找到同样的工作的机会就更小。如果你决定靠张嘴谋生的话,这就是你“经过计算的风险”。如果发生了,自然也就用不着寻死觅活。

这里的关键是选择。人有选择的权利。一旦选择了,就应该认可结果。有一次跟一个部门老总聊天。他一路从仓库搬运工做到副总裁,在几十亿美金的硅谷企业负责一个部门。他说,职位每升一级,他的体重就增加10磅。他的口气非常诙谐。你能看出,他理解这是晋升的代价,他选择了晋升,就承受了这结果,没有丝毫抱怨的成分。当时他正好刚换了公司,从副总裁降到执行总监。当时我想开一句玩笑:您现在降了一级,是否该减轻10磅呢?想想还是忍住了。

还有一位集团副总裁、首席运营官,原来是既定接CEO的班,为了证明自己,就拼命地干活。成果大小暂且不说,腰围却是一日大过一日,走路都气喘吁吁。后来不知怎么回事,这接班的事黄了,这老兄受了挫,每天也就不再工作16小时,结果体重也就一步步降了下来。我想,这也是他做对了选择,或许会让他多活10年。

扯地有点远,言归正传。还有很多人既没有表现能力,也没有实干能力,那也不要对自己要求太高,尤其是职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后。管理层的位子就那么些,技术领域的资深人士也就那些(尽管“专家”很多)。适当努力后,达不到,也不要太苛求自己:这不意味着你做得不成功。毕竟,不管在哪个国家,这世上大多数的人都是当了一辈子小兵。

在北美,我见过很多人,一直就是客服,或者采购员,或者财务分析员。你用不着多少智慧就能看出,他们的职业生涯也就那样了。但这又有什么呢?他们仍旧生活地很开心:业务上或许永远做不到最好,但可以足够好;钱或许永远赚得不多,但精打细算也够花。我们都是小人物,小人物也能活出小人物的美来,就如诗人顾城说的,人可生如蚁而美如神。套用《高效人士的七种习惯》一书的作者柯维的话说,如果你把工作做到尽善尽美,你的重要性就不逊任何人。
 

5 个评论

游客无法查看评论和回复, 请先登录注册

发起人

jacd
jacd

供应商质量管理,为中华品质之崛起而学习

推荐文章

文章状态

  • 发布时间: 2016-10-03 07:47
  • 浏览: 4640
  • 评论: 5
  • 赞: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