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还没有绑定微信,更多功能请点击绑定

​洞察企业战略工具-波士顿经验曲线


BMGI 资深顾问林勇智(Brian Lin)

在生产过程或是服务产业中一定有这样的体会,就是当同样的产品生产越多或是相同的服务类型反复越多的时候,会发现越来越熟练进而生产或是服务效率提升同时单位生产及服务成本降低的现象,经常我们会说这就是经验的累积所带来的效果。

早在1960 年,美国波士顿咨询公司(Boston Consulting Group)的布鲁斯·亨得森(Bruce D. Henderson)首先提出了经验曲线效应(Experience Curve Effect)的观念。亨得森在他的研究之中发现生产成本和总累计产量之间存有一致相关性。他提出这样的理论:当一项生产任务被多次反复执行,它的生产成本将会随之降低。这就是经验曲线这个观念的起源。后来的研究学者根据布鲁斯的理论在各个行业中进行经验曲线效应的验证发现这样的关系:每一次当产量倍增的时候,代价值(包括管理、营销、分销和制造费用等)将以一个恒定的、可测的比率下降且发现这个下降的比率大约在 10%至 30%之间。因此,我们可以简单的将经验曲线转换成这样的观念:当某一家企业生产某种产品或是提供特定服务的数量越多时,企业就可以更多地了解了如何生产该产品或是提供这样的服务,从生产或是服务获得的经验也就越来越多。因此,在日后的生产或是服务中,企业就可以有目的性地并且较为准确地减少该产品的生产成本。每当工厂的累积产量增大一倍时,其生产成本就可以降低一定的百分比(该百分比的具体大小因行业不同而有所差别)。

经验曲线观念在市场竞争的战略时,经常可以看到在某项产品的竞争厂商之间,利用价格竞争战略(通常是低价战略)其目的就是为了抢占市场份额。当某一企业由市场取得较大的订单或是市场份额时,该企业就可以透过经验曲线效应,降低成本进而形成低成本地位。低成本地位可以显现两种效应首先是当售价相同,成本越低,就越能得到越高的获利。其此,当市场的价格比对手低就越能提高市占率,进而更进一步地降低成本而形成成本降低的正向循环。最后,透过这样的正向循环使得竞争对手退出市场。

运用经验曲线效应这个战略的近期的典型案例就是液晶屏幕的产业。当时这个产业刚开蓬勃发展时,各家企业无不穷尽所有的力量扩张产能及新世代的设备投资。其主要目的就是透过低价取得订单然后透过大量生产累积经验进而降低生产成本,然后在进行新一轮的价格竞争,周而复始,最后市场中的竞争者大者恒大,尤其是市场份额最大的企业可以获取市场最大的利润,第二名或第三名的厂商经常在营利及亏损的边缘挣扎,规模比较小的厂商陆续被较大的厂商并购或是退出市场。

利用经验曲线效应中的低成本地位战略能成功的关键点之一就是价格弹性要大。所谓价格弹性大亦即当价格价低时,消费者的需求可以被大量的激发出来,进而购买量会大量的增加。反之,如果价格弹性小的时候,低成本地位不但无法让场获益,反而蒙受其害。经验曲线虽然于上世纪的60年代被发表出来。期间鼓吹该理论故有人在但是批评的声浪亦是不少,尽管如此,经验曲线效应仍然是一个简单却仍然有效的理论,尤其在该产品生命中的导入期以致于成长期比较容易见到显着的效果。当然不可讳言的经验曲线并不是放诸四海皆有效的理论,在使用领域及时机均有其限制。在使用这个理论及战略时时应该先行进行评估。

欢迎转载,但请注明作者和出处
 

0 个评论

游客无法查看评论和回复, 请先登录注册

发起人

peggybmgi
peggybmgi

精益六西格玛 变革管理 策略 流程改善

推荐文章

文章状态

  • 发布时间: 2016-05-26 10:09
  • 浏览: 2084
  • 评论: 0
  •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