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还没有绑定微信,更多功能请点击绑定

两害相权取其轻

两害相权取其轻

一家著名的家电制造商,其总部的要求是物料采购进行年度招标,在资质、规格都能满足的条件下,最低价者中标。一年供货之后,下一年重新招标,期间供应商来料出现不合格品,进行罚款,造成停产损失的,每小时2万元罚款。
公司的一家供应商的来料总是有不合格品,公司的订单量大,要求急迫,着急时,SQE要求供应商派人到公司现场进行返工,供应商也还积极配合。供应商质量工程师SQE要求供应商进行整改,对方满口答应,但就是没有大的改观。
SQE到现场,很快发现了问题所在:设备带病工作,造成产品的不合格,例如,压力表坏了,没有更换,因而压力时高时低不稳定,产品质量当然受影响;更有甚者,就在这种质量水平下,还不做全检,有些不合格直接流入成品出厂了之。SQE就奇怪了,供应商知道有不合格品存在,也接受罚款,但怎么就不能改进呢?
SQE找到了公司的老板,了解为什么供应商迟迟不做整改的原因,SQE对老板说,这些都不是什么大问题,怎么就不能改进呢?再说,常常因为不合格品被罚款,经济上也不是一个好选择呀?老板回答一语道破其中苦衷:“我们不是不想改,是没办法改,如果停产改造、检修,要造成停产,停产一小时罚款就是2万元。谁能承担得起?”
“那你也不能不检验就发货呀?”
“我何尝想这样做?还不是你们逼的呀,不按时交货,造成停产,一小时2万元,还是承担不起呀,有问题给你换,差不多500元的罚款,还是比停产的天文数字损失少多了。两害相权取其轻。”
“你就不能再增加一条生产线?”
“你们每年招标,本来利润就不高,下一年不中标,我投资不就打水漂了?”反过来,这位老板提出一个建议:“如果生产线换成机器人和自动化设备,不仅质量上大有提升,就目前的人工工资水平,还不算上每年的涨幅,成本也会比现在用这么多人便宜。但我不敢投,产品价值低,测算下来要三年多才能达到收益平衡点,但你们每年招标,变数太大。更换普通设备又不不甘心,我是处境两难呀,若你能给我长期的订单承诺,我愿意自己投入机器人。”
SQE问道:“为什么不和总部谈谈?”
“每年招标时都是系统对系统,根本看不见人。”
SQE回到公司,找到采购员,看看是否能少下些订单,或停几次,让这家供应商将设备检修一下,至少将压力表给换了,采购员也很无奈:“订单下给谁,份额下多少,是总部规定的,订单是IT系统下的,我只能跟踪确认订单,无权更改。”
“那你帮忙与总部沟通一下?”
“订单份额多少是招标时决定的,不可修改。”
SQE是负责管理供应商的质量问题的,这似乎已经远远超过自己的职责范围了。

讨论:
1. 如何进一步推动供应商的质量改进?
2. 问题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出在供应商?还是采购方?
3. 供应商需要做哪些改革?采购方呢?
4. 这些活动超出了SQE的范围吗?如果超出了,SQE是无所作为,还是要积极推动内部改革?又如何推动?

14 个评论

游客无法查看评论和回复, 请先登录注册

推荐文章

文章状态

  • 发布时间: 2016-03-26 11:06
  • 浏览: 3299
  • 评论: 14
  •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