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还没有绑定微信,更多功能请点击绑定

质量基础力7-改善篇

文:何昌军 QQ:282866000

《质量基础力6-改善篇》这个话题的分享,谈不上专业,只能说说是我自己的一些看法,如跟各位前辈有不同之处,还请见谅和给予指教。谢谢!

在互联网上,经常看到很多评论说,中国即是“制造业大国”。自从事质量工作11年以来,我一直都在思考这个问题。

2015年8月25日参加质量峰会时,向现场的质量专家请教了这个中国即是“制造业大国”的话题。专家们说,就制造产品而言,我国依靠“人堆战术”,因此他们不认为我国是“制造业大国”。相反,他们认为美国、日本倒是“制造业大国”,为什么呢?因为他们的工厂有先进的自动化制造业规模,有优秀的制造技术、更有优秀的管理水平和无条件的执行力。

而说到规模,就会联想到“规模经济效应”。例如一个企业有10000多员工,很多人都会想到这是一个什么样的工厂,一看产值,哇塞!2014年居然达到了10个亿美元,粗略估计毛利润为20%。而相比“苹果公司”,他们有98000名员工,产值1827.95亿美元,而iPhone6硬件成本约300多美金左右,上市场价为5000以上。相比200%多的利润,简直就是小巫见大巫。之所以iPhone能受到广大消费者的喜爱,全都由于他有着优质的品质。而这个品质的是来源足够的经费实施PDCA和持续改善,使他的产品不易生病。

谈及至此,企业领导者都非常清楚“上医治未病,中医治病初,下医治病重”,被称为医者的三重境界。而质量管理却与之非常相似,在企业内部发现质量问题时,可视为“病初”,这是质量控制和质量检验的工作。而当质量引起顾客投诉后再处理,则是“病重”,一不小心非常容易演变成订单危机,让管理者非常头痛。改善起来却要投入一大比的质量成本,通过成本核算,已经与销售价格持平。企业为了能够生存,不得已而选择了“打补丁”的方案进行处理,而不是消除潜在所有的风险。而最好的改善是在产品“生病”之前就将“病因”排除,把健康的产品交到客户手中,这也是医者的最高境界。所以改善要从产品附加值开始。相反,企业要想长期生存,当务之急是要找到产品足够的利润空间和服务价值,只有改善了这个,其他改善才会有经费来源,才能谈得上是真正的改善。

为了改善,管理学界常常谈到,“一个公司若想永久地免于困扰,就必须改变公司的企业文化,从根本上消除造成产品或服务的问题点”。通过学习先进优秀的制造技术、积累、总结、创新、不断的试验,最终形成公司的隐形知识。换句话来说,就是别人在短时间内是不可能学到的东西。用当今的行业术语来说就是“核心竞争力”。然而这些知识不是“一成不变”的,因为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当代科技的进步,还需要不断的充实自己、取长补短、更新,保持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始终在行业的领军时期。这也是一个动态的改善过程,维持这个动态过程,让他持久有序,将是企业知识建设的“里程碑”。

“里程碑”优秀工厂最直接的体现在“现场管理”上面,同比日美欧企业来说,他们在这方面却实做的非常好,通过推行目视化管理、全员改善、无条件的执行、激情的员工仕气和不断鼓励,有序的随着时代变迁而更新换代。“砸产品”这样的事件轰动性强,效果显明,不过只能偶然为之。“质量改善”文化建设是细水长流的事,需要长期和耐心的建设,与砸烂不良品相比,更重要的是企业领导者有着建设高质量的追求,这样的追求要及时向员工传递正确的信号,使企业全员有着朝阳的仕气和激情的工作。

所以,如果让工厂的整体管理水平有着质的飞跃,“改善”是必经之道,只有下重力气“不断的改善、不断的反思、不断的PDCA……”。只有这样,才能以低成本、高质量、快交期的产出最好产品,保持行业领军水平。

最终,“改善“,永不止境,也是工厂未来发展必由之路。

转载必需注明原作者"何昌军"。

2 个评论

游客无法查看评论和回复, 请先登录注册

发起人

推荐文章

文章状态

  • 发布时间: 2015-09-19 09:20
  • 浏览: 2750
  • 评论: 2
  •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