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还没有绑定微信,更多功能请点击绑定

是应当痛恨辛德勒,还是希特勒?(转自徐昌生博文)

有些问题翻来覆去并无新意,但是,如果换一种角度来阐述,或许可以使某些顽固的大脑、僵化的思维拨云见日耳目一新。

关于富士康的“血汗工厂”就是一例。最近,美国的劳工组织开始了对中国著名的代工企业富士康工人的工作环境与薪酬待遇展开调查,他们发现富士康工人的待遇
相当菲薄,于是,声色俱厉地要求富士康应当为全体工人增加工资。美国劳工组织的正义行为,得到了中国媒体的一致喝彩,在强大的舆论压力面前,富士康诚惶诚
恐,谦虚地表示要逐步为百万工人提高待遇。其实,又何止是美国人,在此之前就有中外记者围观富士康、卧底富士康、揭秘富士康、戏曲化富士康以及高校学生将
富士康现象作为毕业论文的新闻不时见诸于的报端。富士康,已经成为中国“血汗工厂”的最典型代表。

这一现象,让笔者想起了一部电影,它叫《辛德勒的名单》,想必许多读者都看过这部声名卓著享誉全球的电影。电影阐述的是一个真实的故事:二战时期,一贯吃
喝嫖赌的纳粹党员辛德勒,跟随着德军来到了被入侵的波兰,狡猾的辛德勒利用自己与军方的紧密关系和所在地区犹太人对纳粹的恐惧,逼迫他们将手中的资金交由
他来投资(如不交出,迟早会被纳粹没收),由此辛德勒很快就建立起工厂并获得了大量的军方订单。为了能够获得低廉的劳动力使自己大赚一把,他还与德军关押
犹太人的集中营进行合作,他支付了少量的费用给德军就先后从集中营抽调了大量熟练的犹太工人为他工作,而那些集中营里的犹太人为了保住自己的生命也千方百
计想进入辛德勒的工厂。这些犹太工人进入了辛德勒的工厂之后,住宿的条件相当简陋,工作环境甚为恶劣,伙食仅能勉强度日,为了赶制订单,少不了要进行加班
加点,并且完全没有加班费,甚至有些犹太女工为了讨好巴结辛德勒,不惜牺牲色相而成为辛德勒的情妇。用现在的眼光来看,辛德勒的工厂不仅是“血汗工厂”,
简直就是人间地狱。
然而,就是这样一个道德上充满着污迹斑点的人,却让那些苟延残喘的犹太人感恩铭记,他被以色列耶路撒冷浩劫纪念馆宣布为义人,每年都有许多幸存的犹太人及其后代到他的陵墓祭奠他的亡灵。

是以色列政府迷糊,还是犹太人犯傻,对于这样一个当年残酷压迫自己先人的资本家,不仅没有丝毫仇恨,反而充满着崇高的敬意?道理其实很简单,在那个视犹太
人生命连蝼蚁也不如的黑暗年代,在那个视犹太人为瘟疫避之犹恐不及的荒唐日子里,是辛德勒以其独特的智慧拯救了犹太人。或许,辛德勒的本意是为了使自己敛
财发家,但不管其动机如何,其行为在客观上已经拯救了1200名犹太人的生命,敛财的初衷丝毫没有影响到他善举的光辉。如果不是战时,犹太人当然不愿意到
辛德勒的工厂来受他的颐指气使,但那时他们别无选择,不被选入进厂,他们就只能进焚尸炉。换句话说,工厂里面虽然有冷酷无情的辛德勒,但工厂外面却有更为
凶狠残暴的希特勒。

现在,我们不妨假设一下,如果当时波兰的劳工组织(犹太人自然是没有资格参加的),他们以正义的化身而自居,强硬地要求辛德勒改善犹太工人的工作环境和增
加薪酬待遇,媒体也跟着连篇累牍兴风作浪,异口同声地谴责辛德勒的“血汗工厂”,那最终的结局是对犹太工人有利还是不利?如果给工厂里的犹太工人以选择
权,他们是选择离开还是选择留下?如果舆论的压力导致辛德勒停业整顿,那等待犹太人是一个什么的结局?相信只要稍有点逻辑思维的人,肯定都能得出相同的答
案:舆论不是在帮助犹太人,而是会让这些可怜人刚脱虎口又再陷魔窟。

《辛德勒的名单》虽已问世20年,但这部电影并没有唤醒蒙昧愚钝的心灵,一些人对电影中的辛德勒无比尊敬,但对现实中的富士康却愤慨无比。也许会有人反
问,富士康怎能和辛德勒相提并论?现在并不是战争时期,没有凶残的希特勒横行霸道。然而,虽然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事物的本质却和电影中的故事如
出一辙,它们都有两个最为显著的共同点:

首先是,工人们进入“血汗工厂”都是自愿的。工人们对富士康的工作环境与薪酬待遇可能并不十分中意,但进来谋到一个岗位还是比失业在家或者在其他公司更
好,不进来只会使自己的境遇更加糟糕,这和犹太人进入辛德勒工厂一样,虽然辛德勒工厂环境恶劣异常辛苦,但他们心甘情愿,因为这比起进焚尸炉要好过百倍;
其次是,富士康并没有用绳索或者强制手段来限制这些工人的自由,工人们如果呆在里面并不如意,他们会主动辞职,但他们用实际行动为富士康投了赞成票,有数
百万工人仍奋战在富士康的生产第一线,每天还有数万名求职者在富士康的大门外焦急地等待着空缺的岗位,这种现象和当时集中营的犹太人面对辛德勒来挑选工人
时争先恐后趋之若鹜的报名异曲同工。

当初的犹太人争先恐后到辛德勒的工厂,那是为生存;现在的工人们趋之若鹜到富士康,那是为了生活。逼迫犹太人只能选择辛德勒而别无他途的是希特勒,这与辛
德勒无关;促使工人们只能选择“血汗工厂”而没有更好就业途径的是现在的社会环境和求职者自身的就业条件,这同样与富士康无关。

那些整日里为了完成写稿任务而奋笔疾书夙兴夜寐的记者们,从来不会像诅咒“血汗工厂”那样来诅咒自己所在的媒体为“血汗报社”或者“血汗电视台”,因为,
他们心明如镜,知道每天虽然辛苦却是自愿,有时也会埋怨单位老板的高压,但他们更清楚,一旦失去了现在的工作,他们的现状会变得更差,两害相权取其轻,这
是一般人无须教育背景仅靠本能就具备的知识。让人匪夷所思的是,记者们从来不控诉自己的血汗雇主,却对“血汗工厂”富士康喋喋不休大加挞伐?

很多人看到工人们的艰苦劳动或者悲惨遭遇时,总是天真地幻想,假如有一天,这个世界上没有了“血汗工厂”,车间环境优雅,工人轻松悠闲,没有加班,待遇丰
厚,那该多好!这样的社会当然是我们大家一致期盼的,但这样的社会到来要靠社会的自然进步,而不是靠社会对企业家的谴责或者靠媒体对工人的撺掇。曾经发生
的历史告诉我们,一旦靠强制使企业家失去了开设“血汗工厂”的自由,或者使工人们失去自愿充当“血汗工人”的自由,更大的灾难将会如影随形不期而至。

大家还记得夏衍的《包身工》吗?那些为了几块银元而失去自由并辛苦劳累的纺织女工,其悲惨的经历曾激起过无数中国人的无比愤慨,其实,这种愤慨并无道理。
因为,正是这种基于自由甘做包身工的交易,使她们获得了比在农村更好的收成,从而改善了自己和家庭的经济窘迫。以瘦骨嶙峋的包身工代表“芦柴棒”为例,
“芦柴棒”作为学徒工,第一年的平均工钱是每天三角二分,相当于每月10块大洋。根据1933年叶圣陶先生发表的文章《多收了三五斗》的介绍,在丰收的年
景,当时的粮价是“糙米五块,谷三块”,她一年的收入相当于24担大米,这种收入水平是她在农村务农不可企及的。更重要的是,这些目不识丁一贫如洗的农村
女孩,三年之后获得自由并成为熟练的纺织女工,不仅收入可以大幅增加,还使得她们在当时远东最繁华的大都市上海有了立足之地。

令人啼笑皆非的是,1959年6月,夏衍先生又写了一篇与包身工有关的新作,标题为《从“包身工”引起的回忆》。文中写道:“去年冬天我在北京参观了一处
女工宿舍,看到她们床边有书籍、雪花膏、香水等,我替她们感到了幸福。最初我混在包身工群中观察的时候,最使我受不了的就是那种难闻的臭气。”夏衍先生看
到了的也许是事实,但是,当他看到一批幸福女工有书籍、雪花膏和香水并在轻松悠闲的时候,他却漠视了一个更严峻的事实,更多的中国农民因为没有充当包身工
的自由,就在那个时期活活地饿死在中国有史以来最严重的饥荒之中。

残酷的事实已经告诉我们,同情穷人,最好的办法就是给他们以自由,在我们现在不能让他们自由买卖土地、买卖房屋,不能自由地让他们的孩子在城市读书高考,
不能让他们手推平车沿街叫卖或者摆个小摊卖个早点时,最好还是给他们以选择工作的自由。有了选择的自由,他们自会根据自己的利益来调整自己的行为,该到哪
里上班,该在何处就业,他们的抉择一定是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另外,企业家创办企业的环境越宽松,企业家创办企业的热情就是越是高涨,企业越多,工人的选择
余地就越多,工人们的工资自然水涨船高,工人们的工作环境自然也会不断改善,所以,同情穷人,不仅要给穷人自愿充当“血汗工人”的自由,还要给更多的企业
家以创办“血汗工厂”的自由。“血汗工厂”越多,“血汗工人”就越少,取缔了“血汗工厂”,固然是没有了“血汗工人”,但穷人也将彻底失去改善境遇由穷变
富的最后希望!
唯愿颟顸的媒体能够明白一个道理:假如当初波兰的劳工组织以“血汗工厂”为理由一味地谴责辛德勒,那在客观上就是帮助了想要灭绝犹太人的希特勒!当然,历史没有假设,但历史可以借鉴。钻石:这个人看问题的角度真不一般。

29 个评论

游客无法查看评论和回复, 请先登录注册

推荐文章

文章状态

  • 发布时间: 2013-03-05 12:21
  • 浏览: 2880
  • 评论: 29
  •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