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还没有绑定微信,更多功能请点击绑定

三不原则:最优选择

-------不接收不良不制造不良不传递不良----选择最优控制路线吧
1.对于IQC而言:不接收不良是关键;对于客户而言也是如此吧!
为什么存在客户免检的情况;不一定是客户认可你的质量;有可能客户使用时发现你不良品的成本很低;同时不良品流入使用早期可以发现;风险成本很低!但并不意味客户不会追责吧!
大部分的时候不良品流转,(无论内部还是外部情况);导致的损失成本很高.简单实例;从成品发现的不良品耗费多少加工费;如果一开始发现只是一点材料损失费;到最后远远不止----加工费只是一部分吧,热处理费用呢;电镀费用呢;全检费用呢;加工电费;流转费;刀具使用费;还会有量具成本费----------等等!需要一个很好的数学会计模型才能大致统计而非完全统计!
你会认可刀具;量具有使用寿命;必然存在可生产数量问题!这在五金加工企业是很明显的!在成品阶段的损失必然有刀具使用费,量具成本费!

为此不接收不良是如此要紧!

2.对于流程中作业员:选择不传递不良是最优选择吧;为什么?
----在流程中去发现上工序边界失误成本高;但发现本工序失误却是理所当然;为此强调第一次做对!流程中连贯工序倡导互检;如后工序对前工序的检查;很多情况后工序质量与前工序质量并无相关性;如尺寸联系不相干的情况!那么后工序的人员一定程度要熟悉前工序的工艺标准才能发现;这个熟悉是需要成本的;但自己做的人熟悉自己工序的标准是天经地义的;是必须的!这就为不流转不良品创造了条件!自检的重要性显然超越互检的重要性,于情于理非常应该靠谱很多!
不传递不良中采用过一些措施:如建立全检工序;问题是全检(如只是目视外观)其失效的几率不容乐观。
专人专岗是最优选择么?不一定;视觉疲劳;对错放置失误;机率也是不容乐观!
理想:防呆措施(比如效率良好的检具)
对比操作者边做边自检外观而言;个人看法会比专人的效果更好;原因在于能够有效的消除视觉疲劳;同时提高作业员的专注能力!做事情是一种状态;投入的做事情更佳!(单价适当鼓励;后续抽检适当加严)---是否适用所有的工序?有充裕时间的数控工序或许是个选择!


3.当然不制造与上岗作业员的关系不是很大;工艺保证不制造是正道!需要作业员之外的技术工程支持;需要QFD;DOE;APQP;FMEA;等等数学工具的帮助!属于预防控制保证的范畴!但从制造过程分析而言:人,机、料、法、环、测环节而言人无疑是最要紧的一环;但在不制造不良环节思考:具备相应岗位技能的人就是OK的!为此责任是直接主管和人力资源部的培训问题。

我的观点是: 系统上放弃任何一个都是不明智的;任何时候选择三不原则同时进行也是不明智的!在具体时候.具体的岗位.具体的地点有不同的最优选择;基于一个原则;最小的成本;最好的效果!

1 个评论

游客无法查看评论和回复, 请先登录注册

发起人

田园2012
田园2012

标准;规则;逻辑;概念;分析

推荐文章

文章状态

  • 发布时间: 2013-09-21 21:20
  • 浏览: 4484
  • 评论: 1
  •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