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还没有绑定微信,更多功能请点击绑定

名正言顺——写在ISO9001换版之际

为何需要“正名”?

先来一段文言,没兴趣的直接跳过:

《论语·子路篇》,子路曰:“卫君待子而为政,子将奚先?” 子曰:“必也正名乎!” 子路曰:“有是哉,子之迂也!奚其正?”子曰:“野哉,由也!君子于其所不知,盖阙如也。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故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于其言,无所苟而已矣。”

翻译成白话文就是:

子路问孔子:“卫国的国君等着您去治理政事,您准备先做哪件事?”孔子回答说:“一定是要纠正各种名分。”子路不明就里,随口说道:“真的是这样吗?老师你迂腐了!为什么要去纠正名分?”孔子闻言不免有些生气,说道:“真粗鲁啊,子路!君子对于自己不知道的事,总是把怀疑存在心里而不是像你这般粗野地提出来。”接着孔子讲述了“正名”的重要性:“名分不正,当政者说的话就不能顺利(得到落实);说的话不能顺利得到落实,做事就不能成功;做事不能成功,礼乐就不能兴盛,礼乐无法兴盛,就会导致刑罚不恰当,刑罚不恰当,百姓就会不知所措。所以君子定下的名分必须能够说得清楚,这样说出来的话一定能够行得通。君子对于自己所说的话,不能有一点点的马虎。”

孔子将“正名”放在为政之首,可见孔子对“正名”的重视程度。

如何进行“正名”?

“正名”如此重要,那么,“正名”究竟应该“正”什么? 我认为主要“正”两个方面:一正名分;二正责任。这两者是管理的基础。

* 名分不正,必然会导致职务不清晰,职务不清晰,就会导致“言不顺”;

* 责任不正,则会导致有的人“乱作为”,有的人“不作为”。

回到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前三章是基础概述,进入正题的第四章就是在理解了组织环境和相关方期望之后的体系架构策划,这就要对组织所识别出来的过程进行“正名分”(4.4质量管理体系及其过程)。第五章是在明确了领导作用和组织方向的前提下对所识别出来的过程进行“正责任”(5.3组织的岗位、职责和权限)。这两章位于整个管理体系架构的前端,和孔子所倡导的为政之首的“正名”相契合。

“正名”是否合理?

那么,如何评价“为政”是否“有道”呢?孔子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标准:“天下有道,则庶人不议。”天下有道之时,庶人称道庶人的职责,做自己该做的事,自然无暇也无意去议论政事。即:“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曾子继承了孔子的思想,提出“君子思不出其位”的观点,也是说君子不要越过自己的职责范围去思考问题。

“不在其位不谋其政”,反言之,也就是“在其位,谋其政”。不同的角色要承担不同的职责,使“位”与“政”形成合理的搭配。“有所为,有所不为”----不分散精力,不互相干扰,不互相掣肘,安心完成自己的职责。也正是有了“位”与“政”的合理融合,在提供了适当资源(第7章 支持)后各项业务的处理才能形成有人可用、有法可依、有据可查的局面(第8章运行),也就不需要庶人去议政、去扯皮了。

为政之道,“正名”先行。

以“名正言顺”作为为政之首,着力解决“职位”与“职责”对等的问题,再加上企业分配机制,就形成了“责、权、利”与“人、财、物”相关联的管理框架。这是组织的管理职能发挥效用的基本前提。这样,在企业管理中才能形成“归位”、“到位”的良好局面,而不会出现“虚位”、“越位”的混乱局面。


 

8 个评论

游客无法查看评论和回复, 请先登录注册

发起人

老黄牛
老黄牛

质量管理、企业管理、生产技术

推荐文章

文章状态

  • 发布时间: 2017-12-21 16:25
  • 浏览: 5120
  • 评论: 8
  • 赞: 14